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130/2025-01311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生成日期 2025-04-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4-02 08:48:07浏览次数: 来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体:[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上级各项部署,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我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以“崇军拥军”为品牌,推进“强共建·创双拥”行动。一是拥军政策落实到位。及时足额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65人次共计854万元,预备消防士优待金8人次共计35.6万元,西藏高原兵和新疆兵一次性营养费16人次共计8万元。推动义务兵父母免费体检全覆盖,为现役军人父母开展免费体检233人次累计投入资金27.7万元。二是双拥氛围日渐浓厚。以市域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载体匠心打造“吾悦双拥商城”,今年以来联合属地街道与吾悦广场协调5次,并投入13万元用于吾悦商城双拥走廊、崇军氛围营造提升工作,目前已与商城商定免费停车、惠军折扣等优待优惠措施。三是支前机制不断完善。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需求,出台《拥军支前应急应战响应机制》。落实军地“双需求”清单,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驻龙部队等单位举办“缘聚强城 姻你而来”“红七月 拥军月”庆祝建军97周年等双拥系列活动。

(二)以“示范创建”为载体,推进“强服务·提质效”行动。一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打造数字化改革、思想引领、人武融合、志愿服务4个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引领提升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运行质效。全面开展“百站联百所”“百站联百会”行动,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援助27余起,为30余名退役军人排忧解困。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30余场次,与区红十字会对接并完成50人次的“退役军人救在身边”医护知识培训,同时增加部署3套AED救护设备,配合做好救护工作。二是思政引领深入“兵”心。构建全区信息宣传网络,“中流击水”网评工作位于全市前列。组织“老兵宣讲团”宣讲40余场次受众3000余人次,向省厅市局推送信息149篇,其中省厅录用42篇、市局录用44篇,温州都市报、温州新闻网、掌上温州等主流媒体发布共4篇。

(三)以“精准纾困”为导向,推进“强帮扶·优民生”行动。一是优待政策全面落实。区本级发放各类抚恤、医疗、生活补助约1259万元,累计走访慰问1787人次,发放慰问金约80万元,慰问物资23.3万元。建立优抚对象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制度,为253名优抚对象参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持续推进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32.6万元,为精神障碍5-6级的残疾军人发放护理费11.7万元,发放部分优抚对象门诊补助52万元。二是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率全省之先在《综合帮·享共富·崇军服务清单》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梳理出涉及41个单位涵盖124项帮扶政策的《部门单位履行退役军人保障工作责任清单》,充分撬动退役军人工作“最大合力”。相关做法在省厅共同富裕会议及全市工作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得到相关领导高度评价。三是社会力量精准帮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探索建立“医”路同行陪医服务新模式,目前已帮扶16名优抚对象并提供陪医服务28人次,取得良好反响。以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为载体,通过各街道服务站调查排摸出8户危房改造对象,制定“老兵暖心屋”改造项目“一户一方案”,为部分住房条件较差的老兵解决实际困难。

(四)以“共同富裕”为路径,推进“强安置·促就业”行动。一是安置任务圆满完成。今年共接收62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妥善安置转业军官公务员(参公)岗位2人,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全额事业岗位(退出消防员)24人,公务员、事业编制岗位安置率持续保持100%,安置工作处于全市一流水平。二是就业创业帮扶常态开展。全面落实“五个一”返乡机制,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62人,组织人员接站17批次,举行欢迎仪式及集中适应性培训4次,开展专场招聘会2场。深入开展“按需点单”技能培训,累计9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名参训。三是整合资源招引人才。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事业编4名,区属国有企业人员4名,完成千人帮扶37人,引进“域外退役军人”人才31人,打造“工匠人才”8人。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结果导向,确保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坚持“阳光安置”原则,努力争取更多事业编制用于退役士兵安置,实现部队、地方、退役军人“三满意”目标。高效办成“军人退役一件事”,精准实施技能培训,努力做到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退役、返乡、就业无缝衔接。

(二)坚持以人为本,确保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好。持续推进“百站引领、千站提升”工作,全面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和基层武装工作融合发展。规范街道、村(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员培训评价工作,稳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能力素养。

(三)坚持党建引领,确保退役军人教育管理好。深化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推动老兵宣讲“五进”活动走深走实。持续做好“吾悦双拥商城”打造工作,不断拓展双拥工作阵地,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常态化开展庆八一系列双拥活动,引领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四)坚持区位优势,确保退役军人作用发挥好。充分利用温州湾经济平台优势,做足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军创”企业调查摸底工作,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激励广大退役军人自立自强、担当作为。高质量完成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换届工作,推进服务中心与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共建共融”。持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

(五)坚持法治思维,确保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好。深入开展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健全联动协作处置机制,依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畅通退役军人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充分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援助,用实际行动切实维护好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索引号 001008003002130/2025-01311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生成日期 2025-04-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4-02 浏览次数: 来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体:[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上级各项部署,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我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以“崇军拥军”为品牌,推进“强共建·创双拥”行动。一是拥军政策落实到位。及时足额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65人次共计854万元,预备消防士优待金8人次共计35.6万元,西藏高原兵和新疆兵一次性营养费16人次共计8万元。推动义务兵父母免费体检全覆盖,为现役军人父母开展免费体检233人次累计投入资金27.7万元。二是双拥氛围日渐浓厚。以市域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载体匠心打造“吾悦双拥商城”,今年以来联合属地街道与吾悦广场协调5次,并投入13万元用于吾悦商城双拥走廊、崇军氛围营造提升工作,目前已与商城商定免费停车、惠军折扣等优待优惠措施。三是支前机制不断完善。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需求,出台《拥军支前应急应战响应机制》。落实军地“双需求”清单,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驻龙部队等单位举办“缘聚强城 姻你而来”“红七月 拥军月”庆祝建军97周年等双拥系列活动。

(二)以“示范创建”为载体,推进“强服务·提质效”行动。一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打造数字化改革、思想引领、人武融合、志愿服务4个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引领提升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运行质效。全面开展“百站联百所”“百站联百会”行动,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援助27余起,为30余名退役军人排忧解困。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30余场次,与区红十字会对接并完成50人次的“退役军人救在身边”医护知识培训,同时增加部署3套AED救护设备,配合做好救护工作。二是思政引领深入“兵”心。构建全区信息宣传网络,“中流击水”网评工作位于全市前列。组织“老兵宣讲团”宣讲40余场次受众3000余人次,向省厅市局推送信息149篇,其中省厅录用42篇、市局录用44篇,温州都市报、温州新闻网、掌上温州等主流媒体发布共4篇。

(三)以“精准纾困”为导向,推进“强帮扶·优民生”行动。一是优待政策全面落实。区本级发放各类抚恤、医疗、生活补助约1259万元,累计走访慰问1787人次,发放慰问金约80万元,慰问物资23.3万元。建立优抚对象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制度,为253名优抚对象参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持续推进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32.6万元,为精神障碍5-6级的残疾军人发放护理费11.7万元,发放部分优抚对象门诊补助52万元。二是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率全省之先在《综合帮·享共富·崇军服务清单》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梳理出涉及41个单位涵盖124项帮扶政策的《部门单位履行退役军人保障工作责任清单》,充分撬动退役军人工作“最大合力”。相关做法在省厅共同富裕会议及全市工作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得到相关领导高度评价。三是社会力量精准帮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探索建立“医”路同行陪医服务新模式,目前已帮扶16名优抚对象并提供陪医服务28人次,取得良好反响。以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为载体,通过各街道服务站调查排摸出8户危房改造对象,制定“老兵暖心屋”改造项目“一户一方案”,为部分住房条件较差的老兵解决实际困难。

(四)以“共同富裕”为路径,推进“强安置·促就业”行动。一是安置任务圆满完成。今年共接收62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妥善安置转业军官公务员(参公)岗位2人,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全额事业岗位(退出消防员)24人,公务员、事业编制岗位安置率持续保持100%,安置工作处于全市一流水平。二是就业创业帮扶常态开展。全面落实“五个一”返乡机制,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62人,组织人员接站17批次,举行欢迎仪式及集中适应性培训4次,开展专场招聘会2场。深入开展“按需点单”技能培训,累计9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名参训。三是整合资源招引人才。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事业编4名,区属国有企业人员4名,完成千人帮扶37人,引进“域外退役军人”人才31人,打造“工匠人才”8人。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结果导向,确保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坚持“阳光安置”原则,努力争取更多事业编制用于退役士兵安置,实现部队、地方、退役军人“三满意”目标。高效办成“军人退役一件事”,精准实施技能培训,努力做到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退役、返乡、就业无缝衔接。

(二)坚持以人为本,确保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好。持续推进“百站引领、千站提升”工作,全面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和基层武装工作融合发展。规范街道、村(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员培训评价工作,稳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能力素养。

(三)坚持党建引领,确保退役军人教育管理好。深化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推动老兵宣讲“五进”活动走深走实。持续做好“吾悦双拥商城”打造工作,不断拓展双拥工作阵地,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常态化开展庆八一系列双拥活动,引领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四)坚持区位优势,确保退役军人作用发挥好。充分利用温州湾经济平台优势,做足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军创”企业调查摸底工作,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激励广大退役军人自立自强、担当作为。高质量完成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换届工作,推进服务中心与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共建共融”。持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

(五)坚持法治思维,确保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好。深入开展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健全联动协作处置机制,依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畅通退役军人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充分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援助,用实际行动切实维护好退役军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