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033/2025-0119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体育中心
生成日期 2025-03-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3-26 17:14:59浏览次数: 来源:区体育中心 字体:[ ]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 继续深耕“温网”赛事品牌。一是举办“温网”体系核心赛。成功举办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400温州站赛事,创新推出首期赛事经济消费包、首届温网市集等赛事外延活动,获国家网管中心好评。二是拓展“温网”赛事内涵。举办2024年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系列赛周末巡回赛总决赛(CTJ-A1500)、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中国小网球·城市之星挑战赛(温州站)周末赛等网球系列赛,持续丰富“温网”赛事内涵。三是深化“温网”顶层设计。深入梳理分析“温网”品牌运营思路,研究国内城市办赛案例,联合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温网”城市品牌调研,围绕品牌定位、赛事体系、场馆建设、青训体系等,形成“温网”品牌运营建议。

(二)着力推进足球运动改革。一是统筹规划,深化足球事业改革发展。以筹备周一富主任专题研究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为契机,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全区足球改革调研,围绕场地建设、校园足球、青训体系、赛事运营等主题分别提出系统建议。认真落实全区足球运动改革攻坚重点工作跟踪督办事项,酝酿我区促进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谋划高等级足球训练基地项目。牵头组建足球发展考察团,赴苏州、南通海门考察太湖足球运动中心、阳澄半岛足球公园、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学习足球公园、训练基地建设、职业足球俱乐部进校园行动等先进的经验做法。支持张玉宁足球俱乐部深入开展青训活动,巩固温州市滨海外国语学校青训项目成果。二是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中国足协杯决赛。牵头组建温州奥体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构建“一办十组”定人定岗运行机制,顺利完成城赛两侧各项赛事筹备工作。围绕2024中国足协杯决赛,主动对接中国足协竞赛部,联动寺前街、万达广场,策划推出足球主题月,包含足协杯奖杯巡展活动、“种子计划”进校园、足球网红进商场互动等3项足协杯决赛延伸活动,首届LONG3三人制足球街头挑战赛、香港理工大学与温州市足球友谊赛等4项赛事以及寺前街足梦游园会、万达广场、空港万豪酒店等商家让利优惠活动,持续放大赛事的综合效应,赛事组织及系列配套活动获中国足协竞赛部高度肯定。二是造热氛围,搭建多层次足球赛事体系。配合办好2024年中国足协杯决赛、第十二届“亚平宁环球杯”中国区总决赛,举办首届LONG3三人制足球街头挑战赛、温州市-香港理工大学足球友谊赛、2024年温州市首届“强城杯”全民足球赛(龙湾赛区)、龙湾区中小学足球比赛等多元化赛事,激发全民参与足球的热情,营造热烈的社会足球氛围。

(三)大力培育赛事经济自主IP。一是“龙马”赛事升级,品牌效应显著提升。2024年“龙马”成功升级中国田协A1认证赛事,参赛人数升至6000余人,赛事直播突破650万人次,全网报道传播超860万次,流量效应明显。二是“LONG3”赛事进商圈,经济活力充分激发。策划打造赛事进商圈品牌IP——“LONG3”,成功举办“LONG3”三人制篮球及足球比赛。其中,“LONG3”三人制篮球赛,通过品牌运营、网红引流等方式,吸引133支队伍参赛,迅速成为市区最出圈的全民篮球赛事。“LONG3”三人制足球赛期间,5天累计吸引客流22万人次,同比提升110%,销售额日均完成224万,同比提升138%。三是“国”字号赛事轮番亮相,城市品牌持续擦亮。深化省级赛事集聚区创建成果,成功举办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等5场“国”字号品牌赛事,推出各赛事系列配套活动,着力变赛事流量为经济发展增量,进一步打响“赛会之都 活力龙湾”城市品牌。

(四)扎实推进民生实事落地。一是打造运动健康新地标。成功争取浙江省“好社区”智慧运动健康中心14家试点之一落户我区,项目选址蒲州街道蒲江社区,建成后将为周边市民提供“一站式”的运动健康服务平台。同时,顺利建成21个基层体育场地建设项目,实现全区各街道体育民生实事项目全覆盖。二是探索社会力量办体育新路子。牵头召开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联席会议,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公益性体育场所,先后“唤醒”四处闲置土地(废弃地)新(改)建为永中街道莱克运动中心等4个体育惠民运动中心,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健身需求。三是稳步推动体育设施开放。积极鼓励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体育设施向社会有序开放,成功争取市、区两级校园体育设施开放补助经费104万元,截止目前,全区已有1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47家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累计入校锻炼人数4931人次。

(五)全面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一是打造全民健身消费品牌。以第十六个全民健身日为切入点,创新全民健身活动场景,推出“首届龙湾8·8体育消费节”自主IP,通过赛事进吾悦、万达商圈,4天累积吸引人流49万人次,其中万达广场累计吸引客流25万人次,同比提升147%,销售额日均完成370万元,环比提升130%。二是丰富群众体育赛事供给。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0余场,覆盖3万余人次,形成全群体参与的全民健身格局。三是争取政策培育潮流运动。推广以匹克球为代表的潮流运动,组建省、市、区三级教练员专业团队,推动匹克球“进社区、进商圈、进街道”,入选省级普及推广试点。截至目前,已争取落户省匹克球推广基地 2 个,获批配套扶持资金40万元。温乐体育文化产业园改造建成全市首家匹克球主题运动场馆,7月开业以来新增体验人数超 2000 人、活跃会员超500人。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是做强IP,放大赛事经济效应。立足温州奥体中心及网球中心的场馆优势,聚力深化“龙马”“温网”“LONG3”等本土自主IP,深入谋划举办2025龙湾半程马拉松、2025年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700、2025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等重大赛事,以及“LONG3”三人制篮球赛、三人制街头足球赛等自主IP全民赛事,强化运营思维,撬动赛事经济发展。构建打造以“2025年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700”为核心赛事,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等系列赛事的“温网”赛事体系,配套开展网球嘉年华、明星球员进校园等活动,拉长赛事时间,扩大赛事外延,探索赛事经济品牌化新路径,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

二是聚合赛事,探索体育赛季品牌。立足“体育搭平台”的定位,以城市运营思路创新推出“一月一主题”体育品牌,围绕月度主线整合各类主体、赛事、活动,让体育运动更加影响人、改变人,探索打造有标识度的地域品牌。进一步推进体育进商圈场景探索,纵深发展体育消费自主IP品牌,谋划举办第二届龙湾8·8体育消费节、体育嘉年华等活动,持续激发体育消费活力。聚焦年轻化、时尚化新兴体育项目扶持,大力发展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项目,融合“体育+”发展,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推动温州网球中心二期建设以及赛车运动中心项目改造升级,结合资源禀赋优势,聚力培育打造一批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及示范基地,助力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三是聚焦改革,推动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率先出台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联动相关街道、部门、企业,大力推进市级足球青训基地、东西2片11人制足球场地、公益足球场地等多层次的足球场地建设。加强同教育部门协作,探索教练员队伍建设改革,逐步打通足球特长生升学链条,继续支持社会足球俱乐部参与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夯实校园足球发展基础。积极引进大型足球赛事,精心谋划本土三人制足球IP赛事,恢复举办“龙湾杯”邀请赛、街道联赛等区域性足球比赛,着力搭建多层次的足球赛事体系,营造浓厚的社会足球氛围。

四是围绕备战,推动竞技体育再上台阶。加大竞赛经费投入,精心策划全年14场涵盖足球、短式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激发近万名幼儿至初中生的运动热情,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质。积极备战全运会、全国青少年赛事和市运会等重点大赛,其中,计划组织参加市运会(青少年部)19个大项比赛,全国青少年7项10次以上赛事,以赛促训,撬动我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化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三员”队伍建设。计划推荐、举办、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10次以上,参与学习培训人员达50人以上,新增注册运动员300名以上,龙湾籍运动员在省注册库人数达到4600人以上。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运动员选材、输送、引进力度,力争向市体校、市运动队及省体职院等上级体育训练部门输送优秀后备运动员20人以上,为龙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夯实基础。

五是强化供给,提升全民健身服务品质。围绕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着眼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衡性,统筹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开放,持续扩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以民需为导向,充分挖掘公园绿地、闲置土地、桥下空间等场地,重点规划布局足球、门球、匹克球等项目,嵌入式建设基层体育场地设施,有序推进2025年省市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持续扩大体育场地供给。聚力拓宽体育设施开放渠道,在现有的开放基础上,进一步鼓励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体育设施有序向社会开放,支持引导有偿向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对学生、残疾人、老年人和军人优惠开放,并联合相关部门、体育协会开展系列公益培训和公益活动,最大化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谋划举办新年登高活动、幼儿体育大会、全国第十七个全民健身日系列赛事活动等一批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健全和完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体系,推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索引号 001008003002033/2025-0119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体育中心
生成日期 2025-03-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 来源:区体育中心 字体:[ ]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 继续深耕“温网”赛事品牌。一是举办“温网”体系核心赛。成功举办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400温州站赛事,创新推出首期赛事经济消费包、首届温网市集等赛事外延活动,获国家网管中心好评。二是拓展“温网”赛事内涵。举办2024年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系列赛周末巡回赛总决赛(CTJ-A1500)、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中国小网球·城市之星挑战赛(温州站)周末赛等网球系列赛,持续丰富“温网”赛事内涵。三是深化“温网”顶层设计。深入梳理分析“温网”品牌运营思路,研究国内城市办赛案例,联合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温网”城市品牌调研,围绕品牌定位、赛事体系、场馆建设、青训体系等,形成“温网”品牌运营建议。

(二)着力推进足球运动改革。一是统筹规划,深化足球事业改革发展。以筹备周一富主任专题研究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为契机,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全区足球改革调研,围绕场地建设、校园足球、青训体系、赛事运营等主题分别提出系统建议。认真落实全区足球运动改革攻坚重点工作跟踪督办事项,酝酿我区促进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谋划高等级足球训练基地项目。牵头组建足球发展考察团,赴苏州、南通海门考察太湖足球运动中心、阳澄半岛足球公园、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学习足球公园、训练基地建设、职业足球俱乐部进校园行动等先进的经验做法。支持张玉宁足球俱乐部深入开展青训活动,巩固温州市滨海外国语学校青训项目成果。二是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中国足协杯决赛。牵头组建温州奥体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构建“一办十组”定人定岗运行机制,顺利完成城赛两侧各项赛事筹备工作。围绕2024中国足协杯决赛,主动对接中国足协竞赛部,联动寺前街、万达广场,策划推出足球主题月,包含足协杯奖杯巡展活动、“种子计划”进校园、足球网红进商场互动等3项足协杯决赛延伸活动,首届LONG3三人制足球街头挑战赛、香港理工大学与温州市足球友谊赛等4项赛事以及寺前街足梦游园会、万达广场、空港万豪酒店等商家让利优惠活动,持续放大赛事的综合效应,赛事组织及系列配套活动获中国足协竞赛部高度肯定。二是造热氛围,搭建多层次足球赛事体系。配合办好2024年中国足协杯决赛、第十二届“亚平宁环球杯”中国区总决赛,举办首届LONG3三人制足球街头挑战赛、温州市-香港理工大学足球友谊赛、2024年温州市首届“强城杯”全民足球赛(龙湾赛区)、龙湾区中小学足球比赛等多元化赛事,激发全民参与足球的热情,营造热烈的社会足球氛围。

(三)大力培育赛事经济自主IP。一是“龙马”赛事升级,品牌效应显著提升。2024年“龙马”成功升级中国田协A1认证赛事,参赛人数升至6000余人,赛事直播突破650万人次,全网报道传播超860万次,流量效应明显。二是“LONG3”赛事进商圈,经济活力充分激发。策划打造赛事进商圈品牌IP——“LONG3”,成功举办“LONG3”三人制篮球及足球比赛。其中,“LONG3”三人制篮球赛,通过品牌运营、网红引流等方式,吸引133支队伍参赛,迅速成为市区最出圈的全民篮球赛事。“LONG3”三人制足球赛期间,5天累计吸引客流22万人次,同比提升110%,销售额日均完成224万,同比提升138%。三是“国”字号赛事轮番亮相,城市品牌持续擦亮。深化省级赛事集聚区创建成果,成功举办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等5场“国”字号品牌赛事,推出各赛事系列配套活动,着力变赛事流量为经济发展增量,进一步打响“赛会之都 活力龙湾”城市品牌。

(四)扎实推进民生实事落地。一是打造运动健康新地标。成功争取浙江省“好社区”智慧运动健康中心14家试点之一落户我区,项目选址蒲州街道蒲江社区,建成后将为周边市民提供“一站式”的运动健康服务平台。同时,顺利建成21个基层体育场地建设项目,实现全区各街道体育民生实事项目全覆盖。二是探索社会力量办体育新路子。牵头召开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联席会议,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公益性体育场所,先后“唤醒”四处闲置土地(废弃地)新(改)建为永中街道莱克运动中心等4个体育惠民运动中心,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健身需求。三是稳步推动体育设施开放。积极鼓励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体育设施向社会有序开放,成功争取市、区两级校园体育设施开放补助经费104万元,截止目前,全区已有1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47家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累计入校锻炼人数4931人次。

(五)全面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一是打造全民健身消费品牌。以第十六个全民健身日为切入点,创新全民健身活动场景,推出“首届龙湾8·8体育消费节”自主IP,通过赛事进吾悦、万达商圈,4天累积吸引人流49万人次,其中万达广场累计吸引客流25万人次,同比提升147%,销售额日均完成370万元,环比提升130%。二是丰富群众体育赛事供给。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0余场,覆盖3万余人次,形成全群体参与的全民健身格局。三是争取政策培育潮流运动。推广以匹克球为代表的潮流运动,组建省、市、区三级教练员专业团队,推动匹克球“进社区、进商圈、进街道”,入选省级普及推广试点。截至目前,已争取落户省匹克球推广基地 2 个,获批配套扶持资金40万元。温乐体育文化产业园改造建成全市首家匹克球主题运动场馆,7月开业以来新增体验人数超 2000 人、活跃会员超500人。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是做强IP,放大赛事经济效应。立足温州奥体中心及网球中心的场馆优势,聚力深化“龙马”“温网”“LONG3”等本土自主IP,深入谋划举办2025龙湾半程马拉松、2025年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700、2025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等重大赛事,以及“LONG3”三人制篮球赛、三人制街头足球赛等自主IP全民赛事,强化运营思维,撬动赛事经济发展。构建打造以“2025年ITF国际网球大师赛MT700”为核心赛事,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等系列赛事的“温网”赛事体系,配套开展网球嘉年华、明星球员进校园等活动,拉长赛事时间,扩大赛事外延,探索赛事经济品牌化新路径,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

二是聚合赛事,探索体育赛季品牌。立足“体育搭平台”的定位,以城市运营思路创新推出“一月一主题”体育品牌,围绕月度主线整合各类主体、赛事、活动,让体育运动更加影响人、改变人,探索打造有标识度的地域品牌。进一步推进体育进商圈场景探索,纵深发展体育消费自主IP品牌,谋划举办第二届龙湾8·8体育消费节、体育嘉年华等活动,持续激发体育消费活力。聚焦年轻化、时尚化新兴体育项目扶持,大力发展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项目,融合“体育+”发展,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推动温州网球中心二期建设以及赛车运动中心项目改造升级,结合资源禀赋优势,聚力培育打造一批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及示范基地,助力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三是聚焦改革,推动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率先出台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联动相关街道、部门、企业,大力推进市级足球青训基地、东西2片11人制足球场地、公益足球场地等多层次的足球场地建设。加强同教育部门协作,探索教练员队伍建设改革,逐步打通足球特长生升学链条,继续支持社会足球俱乐部参与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夯实校园足球发展基础。积极引进大型足球赛事,精心谋划本土三人制足球IP赛事,恢复举办“龙湾杯”邀请赛、街道联赛等区域性足球比赛,着力搭建多层次的足球赛事体系,营造浓厚的社会足球氛围。

四是围绕备战,推动竞技体育再上台阶。加大竞赛经费投入,精心策划全年14场涵盖足球、短式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激发近万名幼儿至初中生的运动热情,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质。积极备战全运会、全国青少年赛事和市运会等重点大赛,其中,计划组织参加市运会(青少年部)19个大项比赛,全国青少年7项10次以上赛事,以赛促训,撬动我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化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三员”队伍建设。计划推荐、举办、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10次以上,参与学习培训人员达50人以上,新增注册运动员300名以上,龙湾籍运动员在省注册库人数达到4600人以上。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运动员选材、输送、引进力度,力争向市体校、市运动队及省体职院等上级体育训练部门输送优秀后备运动员20人以上,为龙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夯实基础。

五是强化供给,提升全民健身服务品质。围绕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着眼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衡性,统筹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开放,持续扩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以民需为导向,充分挖掘公园绿地、闲置土地、桥下空间等场地,重点规划布局足球、门球、匹克球等项目,嵌入式建设基层体育场地设施,有序推进2025年省市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持续扩大体育场地供给。聚力拓宽体育设施开放渠道,在现有的开放基础上,进一步鼓励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体育设施有序向社会开放,支持引导有偿向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对学生、残疾人、老年人和军人优惠开放,并联合相关部门、体育协会开展系列公益培训和公益活动,最大化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谋划举办新年登高活动、幼儿体育大会、全国第十七个全民健身日系列赛事活动等一批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健全和完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体系,推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