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044/2025-0108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生成日期 2025-03-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3-19 10:02:52浏览次数: 来源: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字体:[ ]


2024年,龙湾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导向,通过优服务、强创新、降成本、提效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金融指标实现平稳增长。面对金融考核指标的调整,召开金融工作会议,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坚持金融机构常态联系制度,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分管领导及业务科室全员下沉,实现全区34家金融机构走访全覆盖。及时调整金融机构考核办法,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加强与市级层面沟通协调,力求获得更多资源倾斜;引导金融机构规范金融指标统计口径,深挖金融指标提升潜力。截至12月,含市本级(分解数据)显示,我区利息净收入59.88亿元,增速63.9%,排名全市第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02亿元,增速1.78%,排名全市第六。两项指标拟合增速3.74%,排名全市第四。

(二)金融创新示范成效明显。创新“共有厂房按份额抵押模式”改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隐形壁垒”,获省改革突破提名奖,并被省政府专题研究予以全省推广;推出全市首个“个人安置房住房按揭贷款”,有效解决安置户尾款资金难题;率全市之先首推“守重贷”“技能共富贷”,落地全省首笔“医惠贷”,为32户企业授信3.5亿元;办理全省首笔柜台债券质押再贷款业务合计5000万元,惠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43户;助推全国首个“住房公积金长租房”试点项目落地龙湾,推动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截至12月,我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4200亿元,增速总体平稳,总量持续扩充,区内资金活力充足,融资渠道畅通。

(三)金融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深化金融服务增值化改革,牵头打造企业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窗口,建立“1+1+1+9”工作架构,制定涵盖助企融资、风险帮扶等领域的11项服务清单。调动全区金融资源,成立包含银行、保险、证券、私募基金、律所、会所在内的金融顾问团。全年为企业解决金融难题60余起。落实金融“三服务”行动,依托市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开展金融服务联盟“一链一专员”链式服务,对融资需求“白名单”企业,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金融专员进千企”“百行进万企”“千企万户大走访”等行动开展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持续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联合经信、市监、科技等部门举办新材料产业链融资对接会、个体工商户金融增值服务活动、“小微科易贷”交流会等3场活动,为200余家企业匹配优质金融服务,推进小微普惠金融服务提质扩面。。

(四)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方正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8日首发上市申请获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12月27日于北交所敲钟上市,成为我区首家、我市今年第二家北交所过会企业;年内我区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报辅导企业1家。出台扶持政策,对上市后备企业、重点拟上市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生产要素保障、企业整合上市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构建梯队格局,组织筛选92家优质企业,纳入全区上市后备企业库,对入库企业划出层级、分出梯队、动态管理,进行重点辅导培育。强化助企服务,开展上市公司走访调研活动,及时解决上市公司具体困难和问题;建立“直通车”服务,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针对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需要主管部门出具相关的无违法违规证明等事项,实行“一件事”集成办理,简化环节,提升效率。规范基金发展,联审通过私募基金8只,私募基金管理人2只;招引市国投、瑞力投资、工银资本、爱尔眼科等成立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人落户我区。区国资参投基金累计参与投资项目41个,完成投资金额17.45亿元。

(五)金融风险防控有力有序。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管理。以现场检查和风险排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为抓手,督促各类地方金融组织规范经营,优化金融资源供给。截至12月,全区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合计为企业提供融资8.15亿元,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4.90亿元,惠及企业577家。强化风险企业帮扶。针对温州市初旭食品有限公司突发债务风险,及时启动预重整帮扶,创新引入全市首例“假马投资人”,帮助企业调整内部管理,进行财务重组和资产整合,引导企业回归正常经营状态,并于10月份完成预重整,该项工作获得张文杰市长批示、夏禹桨区长肯定;协调企业解决资金链问题。截至12月,白名单企业销号率100%,不良贷款率0.5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强化存量风险化解。稳妥推进涉众金融案件处置,加大追赃挽损力度,有序开展案件资金清退工作。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依托龙湾农商行,打造全区首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示范点”;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截至12月,累计开展宣传活动6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97份,参与群众4192人次。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培育金融指标增长点。一是以考核为指挥棒,强化日常督导。以金融机构考核工作为牵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各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放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兼顾业务拓展和营收增长,积极向上对接沟通,争取更多信贷服务创新权限。二是以政策为落脚点,做好资源承接。围绕降准降息、房地产“白名单”等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紧盯政策工具进度效果,呼吁区内重大项目的域外贷款引流,做大金融规模,增加利息和手续费收入,在同等条件下尽最大可能争取贷款落实到辖内银行机构。三是以改革为导向标,丰富金融业态。鼓励机构投身金融“五大篇”文章建设,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特色,支持区内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配合“险资入温”,加强区内优质投资项目与保险资金的对接,提升区内中长期资金在投资市场上的占有率。

(二)压实金融惠企着力点。一是打通政银企信息壁垒,疏通融资渠道。贯彻金融机构挂钩联系机制,立足企服中心区位优势,继续深化金融“三服务”走访活动;发挥金融顾问、共富专员等作用,精准排摸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二是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激发融资活力。鼓励区内机构积极争取普惠金融创新试点,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符合其发展阶段的金融产品。拓宽无还本续贷覆盖面,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与难度。三是加强部门联动,降低融资成本。加大与经信、商务等主管部门的联动,深度排摸、动态掌握重点企业融资需求,配合落实专项再贷款等上级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把稳企业上市预期点。一是持续整合资源共抓上市培育。深入挖掘重点企业,动态调整92家上市后备培育梯队。对已纳入上市后备库的企业,对照新规进行新一轮的整理排序,督促指导在库企业提高营收和业绩,争取早日启动上市工作。二是实施多渠道上市挂牌计划。紧盯已过会的方正阀门重点企业进度,助力加快完成北交所上市。对不符合上市新规的拟上市企业、待审企业和有撤回风险的已过会企业,适时引导其选择合适板块做好接续申报。三是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制定上市公司走访计划,搜集整理解决上市公司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协调区内相关部门对上市公司重点帮扶,提供技改、增资扩产等方面的指导和奖励,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支持。

(四)严控金融风险聚集点。一是继续落实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紧盯“天罗地网”“金融大脑”金融大数据预警监测平台,及时做好预警风险企业核查销号工作;加强对“7+4”类地方金融组织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以年度监管评级为抓手,推动地方金融组织减量提质。二是妥善化解企业金融风险。落实全年“白名单”企业销号工作,持续跟进“白名单”企业发展情况及相关帮扶工作。加强帮扶企业清单化管理,发挥银企协调中间人角色,帮助企业化解债务压力。监测并稳控全区不良贷款率,杜绝企业债务风险向银行蔓延。三是不断加强防处非工作力度。继续推进两起非法集资案件资金清退、收尾,防范涉众型非法集资风险及金融安全领域信访维稳风险发生。深化与区内银行机构的合作,发挥现场宣传作用,增强人民群众识别防范非法集资能力和意识。





索引号 001008003002044/2025-0108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生成日期 2025-03-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3-19 浏览次数: 来源: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字体:[ ]


2024年,龙湾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导向,通过优服务、强创新、降成本、提效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金融指标实现平稳增长。面对金融考核指标的调整,召开金融工作会议,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坚持金融机构常态联系制度,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分管领导及业务科室全员下沉,实现全区34家金融机构走访全覆盖。及时调整金融机构考核办法,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加强与市级层面沟通协调,力求获得更多资源倾斜;引导金融机构规范金融指标统计口径,深挖金融指标提升潜力。截至12月,含市本级(分解数据)显示,我区利息净收入59.88亿元,增速63.9%,排名全市第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02亿元,增速1.78%,排名全市第六。两项指标拟合增速3.74%,排名全市第四。

(二)金融创新示范成效明显。创新“共有厂房按份额抵押模式”改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隐形壁垒”,获省改革突破提名奖,并被省政府专题研究予以全省推广;推出全市首个“个人安置房住房按揭贷款”,有效解决安置户尾款资金难题;率全市之先首推“守重贷”“技能共富贷”,落地全省首笔“医惠贷”,为32户企业授信3.5亿元;办理全省首笔柜台债券质押再贷款业务合计5000万元,惠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43户;助推全国首个“住房公积金长租房”试点项目落地龙湾,推动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截至12月,我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4200亿元,增速总体平稳,总量持续扩充,区内资金活力充足,融资渠道畅通。

(三)金融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深化金融服务增值化改革,牵头打造企业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窗口,建立“1+1+1+9”工作架构,制定涵盖助企融资、风险帮扶等领域的11项服务清单。调动全区金融资源,成立包含银行、保险、证券、私募基金、律所、会所在内的金融顾问团。全年为企业解决金融难题60余起。落实金融“三服务”行动,依托市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开展金融服务联盟“一链一专员”链式服务,对融资需求“白名单”企业,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金融专员进千企”“百行进万企”“千企万户大走访”等行动开展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持续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联合经信、市监、科技等部门举办新材料产业链融资对接会、个体工商户金融增值服务活动、“小微科易贷”交流会等3场活动,为200余家企业匹配优质金融服务,推进小微普惠金融服务提质扩面。。

(四)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方正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8日首发上市申请获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12月27日于北交所敲钟上市,成为我区首家、我市今年第二家北交所过会企业;年内我区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报辅导企业1家。出台扶持政策,对上市后备企业、重点拟上市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生产要素保障、企业整合上市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构建梯队格局,组织筛选92家优质企业,纳入全区上市后备企业库,对入库企业划出层级、分出梯队、动态管理,进行重点辅导培育。强化助企服务,开展上市公司走访调研活动,及时解决上市公司具体困难和问题;建立“直通车”服务,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针对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需要主管部门出具相关的无违法违规证明等事项,实行“一件事”集成办理,简化环节,提升效率。规范基金发展,联审通过私募基金8只,私募基金管理人2只;招引市国投、瑞力投资、工银资本、爱尔眼科等成立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人落户我区。区国资参投基金累计参与投资项目41个,完成投资金额17.45亿元。

(五)金融风险防控有力有序。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管理。以现场检查和风险排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为抓手,督促各类地方金融组织规范经营,优化金融资源供给。截至12月,全区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合计为企业提供融资8.15亿元,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4.90亿元,惠及企业577家。强化风险企业帮扶。针对温州市初旭食品有限公司突发债务风险,及时启动预重整帮扶,创新引入全市首例“假马投资人”,帮助企业调整内部管理,进行财务重组和资产整合,引导企业回归正常经营状态,并于10月份完成预重整,该项工作获得张文杰市长批示、夏禹桨区长肯定;协调企业解决资金链问题。截至12月,白名单企业销号率100%,不良贷款率0.5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强化存量风险化解。稳妥推进涉众金融案件处置,加大追赃挽损力度,有序开展案件资金清退工作。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依托龙湾农商行,打造全区首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示范点”;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截至12月,累计开展宣传活动6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97份,参与群众4192人次。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培育金融指标增长点。一是以考核为指挥棒,强化日常督导。以金融机构考核工作为牵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各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放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兼顾业务拓展和营收增长,积极向上对接沟通,争取更多信贷服务创新权限。二是以政策为落脚点,做好资源承接。围绕降准降息、房地产“白名单”等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紧盯政策工具进度效果,呼吁区内重大项目的域外贷款引流,做大金融规模,增加利息和手续费收入,在同等条件下尽最大可能争取贷款落实到辖内银行机构。三是以改革为导向标,丰富金融业态。鼓励机构投身金融“五大篇”文章建设,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特色,支持区内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配合“险资入温”,加强区内优质投资项目与保险资金的对接,提升区内中长期资金在投资市场上的占有率。

(二)压实金融惠企着力点。一是打通政银企信息壁垒,疏通融资渠道。贯彻金融机构挂钩联系机制,立足企服中心区位优势,继续深化金融“三服务”走访活动;发挥金融顾问、共富专员等作用,精准排摸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二是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激发融资活力。鼓励区内机构积极争取普惠金融创新试点,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符合其发展阶段的金融产品。拓宽无还本续贷覆盖面,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与难度。三是加强部门联动,降低融资成本。加大与经信、商务等主管部门的联动,深度排摸、动态掌握重点企业融资需求,配合落实专项再贷款等上级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把稳企业上市预期点。一是持续整合资源共抓上市培育。深入挖掘重点企业,动态调整92家上市后备培育梯队。对已纳入上市后备库的企业,对照新规进行新一轮的整理排序,督促指导在库企业提高营收和业绩,争取早日启动上市工作。二是实施多渠道上市挂牌计划。紧盯已过会的方正阀门重点企业进度,助力加快完成北交所上市。对不符合上市新规的拟上市企业、待审企业和有撤回风险的已过会企业,适时引导其选择合适板块做好接续申报。三是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制定上市公司走访计划,搜集整理解决上市公司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协调区内相关部门对上市公司重点帮扶,提供技改、增资扩产等方面的指导和奖励,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支持。

(四)严控金融风险聚集点。一是继续落实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紧盯“天罗地网”“金融大脑”金融大数据预警监测平台,及时做好预警风险企业核查销号工作;加强对“7+4”类地方金融组织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以年度监管评级为抓手,推动地方金融组织减量提质。二是妥善化解企业金融风险。落实全年“白名单”企业销号工作,持续跟进“白名单”企业发展情况及相关帮扶工作。加强帮扶企业清单化管理,发挥银企协调中间人角色,帮助企业化解债务压力。监测并稳控全区不良贷款率,杜绝企业债务风险向银行蔓延。三是不断加强防处非工作力度。继续推进两起非法集资案件资金清退、收尾,防范涉众型非法集资风险及金融安全领域信访维稳风险发生。深化与区内银行机构的合作,发挥现场宣传作用,增强人民群众识别防范非法集资能力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