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65/2025-00728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永中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5-02-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永中街道勇拼经济、深耕文旅、情系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持续激发,经验做法获省部级领导批示2次,获评省部级以上先进典型事项12个,市级先进典型事项18个,并在全市乡镇(街道)交流活动上作典型发言。
(一)展现“最拼姿态”,打造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开展“班子分组联片、干部助企争先”专项行动,17大组结对走访重点企业181家,提速升规上限培育,全年新增“四上”企业35家。全年工业总产值首次逆势突破110亿元,增速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3%,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320.0%,新引进亿元以上落地项目3个,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完成率100%,以上指标均排名全区第一。
(二)整合“最佳资源”,激发文旅融合“乘数效应”。串联黄石山、天柱寺、寺前街等自然人文资源,构建“两山一寺、一街一堡”文旅格局。倾力推动“中国禧街”焕新归来,助推省级高品质消费集聚区培育创建。抢占文商旅融合新风口,引育壮大文化传媒公司6家,抢抓奥体8场大型演唱会流量红利,做优“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过夜游客量较上年增长15%,推动浙南时尚演艺中心加速出圈。
(三)跑出“最快速度”,释放城市更新“蝶变效应”。全面提速安置项目,完成C-02区块、D-18单元共计415户802处摸文认购,实现镇北等3处村集体资产约1.3万平方米高效安置。全力推进清零攻坚、做地出让,完成寺前街4户、青山村6户、衙前区块4户签约任务,完成瑶溪南单元12-G-03地块、沙城西单元D-11-C地块土地要素保障。高标准打造“城市迎宾线”,深入开展孙垟、坦头矿山、科技城片区、眼谷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永强塘河水质提升工作经验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作交流推广。
(四)突出“最优服务”,形成基层治理“示范效应”。嵌入式打造社区治理服务场景,探索成立“小区共治会”,打造明德书院社区培训基地。健康运行老年食堂12家,占全区近三分之一,老年助餐服务被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拓面打造文广、龙江、奥体、罗东等一批未来社区,万顺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上榜全国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郑宅、双岙未来乡村创建通过省级验收,街道获评全区唯一省级和美乡村示范乡镇。紧抓法治政府建设,今年14名年轻干部参加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100%。
(五)激活“最强动能”,扩大党建引领“红色效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质量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化“1124”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新建提升“共享社·幸福里”重点单元14个,建成东篱下、近距离等13家“共富工坊”。抢抓村级组织换届前“黄金期”,逐村社排摸储备后备力量,强化驻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驻村联社“十条举措”,建立“1+1”村社工作日、“五题五分钟”村情测验等工作机制,全面规范驻村工作全链条管理。高压推进“4+1+X”阳关工程专项行动,经验做法在全市“三清一促”专项行动中作交流推广。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平安建设还需赋能加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覆盖面不广,平安基础仍需夯实。
(二)工业经济还需扩容增效。工业企业发展空间需要拓展,潜力企业挖掘培育面临瓶颈,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三)清零工作还需发力加速。区块清零面临较大阻力,进度还需加快。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拼字当头,推动经济发展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紧抓“小升规”“下转上”“防掉规”,健全企业精准预警帮扶机制,跟踪服务村集体二产等目标工业企业、新入驻高端住餐企业升规上限培育,努力挖存量、扩增量。全力保障伟明环保二期项目选址落地、青山商业综合体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进镇南、王宅、新城等村级二产项目建设。坚持“大抓招商、大干项目”,深入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好项目引得来、留得住、长得壮。
(二)乘势而上,推动文旅融合更具特色、更有亮点。充分整合乡贤、乡情、乡力重塑天柱寺景区风貌,深化“两山一寺、一街一堡”文旅格局。充分发挥赛事演艺活动引流带动作用,持续做优住宿、餐饮等配套保障服务,进一步聚人气、促消费,全面激发文旅体融合发展活力。发挥寺前街辐射作用,重振罗东、万达等商圈,推动永中核心商圈连片提升,大力培育文旅爆款IP及特色市集。
(三)干在实处,推动首善街区更具魅力、更有质感。精细做好寺前街历史文化街区“管、服、治”文章,确保寺前街综合管理办公室有序运行,扩面打造龙北、奥体、寺前街等省级未来社区。深入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攻坚青山、城北等区块清零,进一步落实棋盘、上京、桥北等集体安置。加快各项目农用地征收及土地权属调查表确认,重点抓牢土地要素保障,统筹做好闲置地块规划利用。
(四)深耕细作,推动民生服务更具温度、更有准度。高质量推进街道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永昌片公共配套设施提升。抓深做实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推广“小区共治会”经验做法,打响龙北“三 rong”党建、镇中邻里艺术团等社区品牌,着力培育“龙水集”等家门口的共富市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每月“查、改、评、奖、惩”闭环考核机制等平安建设载体,持续推动行政诉讼“双下降”,切实提升风险防范化解水平。
(五)聚势赋能,推动党建引领更具效能、更有力度。下深水排摸储备村社后备力量,扎实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村级组织换届平静安静、高质高效。从严抓好村社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巩固运用“4+1+X”阳光工程工作成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深化运用驻村联社“十条举措”“青青讲坛”等机制载体,常态化开展“五题五分钟”村情测验,紧抓执法资格考试应考尽考,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党员队伍“进出管育爱”全链条管理,精心孵化培育优质党员社群,延伸构建两企三新、文旅地标党群服务中心矩阵。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65/2025-00728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永中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5-02-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永中街道勇拼经济、深耕文旅、情系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持续激发,经验做法获省部级领导批示2次,获评省部级以上先进典型事项12个,市级先进典型事项18个,并在全市乡镇(街道)交流活动上作典型发言。 (一)展现“最拼姿态”,打造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开展“班子分组联片、干部助企争先”专项行动,17大组结对走访重点企业181家,提速升规上限培育,全年新增“四上”企业35家。全年工业总产值首次逆势突破110亿元,增速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3%,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320.0%,新引进亿元以上落地项目3个,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完成率100%,以上指标均排名全区第一。 (二)整合“最佳资源”,激发文旅融合“乘数效应”。串联黄石山、天柱寺、寺前街等自然人文资源,构建“两山一寺、一街一堡”文旅格局。倾力推动“中国禧街”焕新归来,助推省级高品质消费集聚区培育创建。抢占文商旅融合新风口,引育壮大文化传媒公司6家,抢抓奥体8场大型演唱会流量红利,做优“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过夜游客量较上年增长15%,推动浙南时尚演艺中心加速出圈。 (三)跑出“最快速度”,释放城市更新“蝶变效应”。全面提速安置项目,完成C-02区块、D-18单元共计415户802处摸文认购,实现镇北等3处村集体资产约1.3万平方米高效安置。全力推进清零攻坚、做地出让,完成寺前街4户、青山村6户、衙前区块4户签约任务,完成瑶溪南单元12-G-03地块、沙城西单元D-11-C地块土地要素保障。高标准打造“城市迎宾线”,深入开展孙垟、坦头矿山、科技城片区、眼谷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永强塘河水质提升工作经验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作交流推广。 (四)突出“最优服务”,形成基层治理“示范效应”。嵌入式打造社区治理服务场景,探索成立“小区共治会”,打造明德书院社区培训基地。健康运行老年食堂12家,占全区近三分之一,老年助餐服务被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拓面打造文广、龙江、奥体、罗东等一批未来社区,万顺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上榜全国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郑宅、双岙未来乡村创建通过省级验收,街道获评全区唯一省级和美乡村示范乡镇。紧抓法治政府建设,今年14名年轻干部参加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100%。 (五)激活“最强动能”,扩大党建引领“红色效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质量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化“1124”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新建提升“共享社·幸福里”重点单元14个,建成东篱下、近距离等13家“共富工坊”。抢抓村级组织换届前“黄金期”,逐村社排摸储备后备力量,强化驻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驻村联社“十条举措”,建立“1+1”村社工作日、“五题五分钟”村情测验等工作机制,全面规范驻村工作全链条管理。高压推进“4+1+X”阳关工程专项行动,经验做法在全市“三清一促”专项行动中作交流推广。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平安建设还需赋能加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覆盖面不广,平安基础仍需夯实。 (二)工业经济还需扩容增效。工业企业发展空间需要拓展,潜力企业挖掘培育面临瓶颈,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三)清零工作还需发力加速。区块清零面临较大阻力,进度还需加快。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拼字当头,推动经济发展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紧抓“小升规”“下转上”“防掉规”,健全企业精准预警帮扶机制,跟踪服务村集体二产等目标工业企业、新入驻高端住餐企业升规上限培育,努力挖存量、扩增量。全力保障伟明环保二期项目选址落地、青山商业综合体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进镇南、王宅、新城等村级二产项目建设。坚持“大抓招商、大干项目”,深入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好项目引得来、留得住、长得壮。 (二)乘势而上,推动文旅融合更具特色、更有亮点。充分整合乡贤、乡情、乡力重塑天柱寺景区风貌,深化“两山一寺、一街一堡”文旅格局。充分发挥赛事演艺活动引流带动作用,持续做优住宿、餐饮等配套保障服务,进一步聚人气、促消费,全面激发文旅体融合发展活力。发挥寺前街辐射作用,重振罗东、万达等商圈,推动永中核心商圈连片提升,大力培育文旅爆款IP及特色市集。 (三)干在实处,推动首善街区更具魅力、更有质感。精细做好寺前街历史文化街区“管、服、治”文章,确保寺前街综合管理办公室有序运行,扩面打造龙北、奥体、寺前街等省级未来社区。深入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攻坚青山、城北等区块清零,进一步落实棋盘、上京、桥北等集体安置。加快各项目农用地征收及土地权属调查表确认,重点抓牢土地要素保障,统筹做好闲置地块规划利用。 (四)深耕细作,推动民生服务更具温度、更有准度。高质量推进街道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永昌片公共配套设施提升。抓深做实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推广“小区共治会”经验做法,打响龙北“三 rong”党建、镇中邻里艺术团等社区品牌,着力培育“龙水集”等家门口的共富市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每月“查、改、评、奖、惩”闭环考核机制等平安建设载体,持续推动行政诉讼“双下降”,切实提升风险防范化解水平。 (五)聚势赋能,推动党建引领更具效能、更有力度。下深水排摸储备村社后备力量,扎实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村级组织换届平静安静、高质高效。从严抓好村社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巩固运用“4+1+X”阳光工程工作成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深化运用驻村联社“十条举措”“青青讲坛”等机制载体,常态化开展“五题五分钟”村情测验,紧抓执法资格考试应考尽考,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党员队伍“进出管育爱”全链条管理,精心孵化培育优质党员社群,延伸构建两企三新、文旅地标党群服务中心矩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