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助推企业驶入快车道
发布日期:2024-06-25 15:31:48浏览次数: 来源:龙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 ]

 今年以来,龙湾区市场监管局继续深化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着力打通“一次申请,全网互通”的最后一百米。5月17日下午,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召开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推进会,通过政府牵头部门联合,全力打造“信用龙湾”,部署落实信用赋能营商环境优化。全区相关执法部门、各街道办事处、3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推进会。

龙湾区常委李明达指出,信用修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充分认识到推动信用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帮助“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事要事。明确每个街道的梳理清单、组织培训、完成修复的具体时间节点,通过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等方式宣传、指导,引导失信企业尽快重塑自身信用。深化改革成效,全力提升全区信用指数。坚持长效常治,协同联动,建立信用修复长效工作机制。

近日,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信用修复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实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信用浙江”“信用温州”和浙江政务服务网等五大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平台的信用修复结果联动互认,并有效将信用修复工作从企业向个体户拓展。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区大数据中心作为五大信息平台的主管部门,协同联动不留死角,着力解决信用修复最后堵点、难点、痛点,进一步健全全区信用修复机制,助推失信企业驶入快车道。

一是所有信用平台同步实现失信情况修复。去年,区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场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结果互认。简化网上修复流程,实现辖区主体”一次申请“市场监管部门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发改部门的”信用中国”“信用浙江”“信用温州”四大信用公示平台行政处罚修复。 今年,区市场监管局牵头,突破“信用助企”堵点,通过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区市场监管局、区大数据中心成功打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省政府门户网站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栏目,成功实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信用浙江“”信用温州“和省政府门户网站等五大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平台的信用修复数据同步更新、结果互认。信用修复实现“零堵点”,真正实现“一次申请,全面修复”。   

二是信用修复对象从企业向个体工商户延伸。个体工商户是龙湾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便利群众生活服务的最直接提供者,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4月底,全区受各类行政处罚的个体工商户共计1665户。不同于企业,这些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大部分缺乏对”信用修复“的认知,需要相关单位的指导和帮扶。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内在需求,将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工作从企业向个体户拓展,将个体创业者的失信行为也纳入修复视线,初步推动打造全区良性的诚信信用社会环境。

三是推行“无纸化”“零跑腿”“零见面”模式。实现“信用修复一网通办、问题反馈一键送达、全程办理零跑腿、修复初审日清零。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创新信用监管理念,不断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探索“不见面”信用修复,从申请到审批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力争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初核时限由3个工作日降为一个工作日。推进信用修复“一次不跑”,市场主体被处罚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积极构建“处罚+信用修复”服务链条。

温州湾新区、龙湾区通过打通平台壁垒、拓展信用修复对象,健全信用修复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失信纠错的制度性渠道。通过政府牵头部门联,按照“谁认定、谁指导、谁修复”的原则,全域开展企业信用修复相关工作,全力打造“信用龙湾”,部署落实信用赋能营商环境优化。鼓励市场经营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切实维护市场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全力提升全区信用指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助推企业驶入快车道

发布日期:2024-06-25 浏览次数: 来源:龙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 ]

 今年以来,龙湾区市场监管局继续深化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着力打通“一次申请,全网互通”的最后一百米。5月17日下午,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召开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推进会,通过政府牵头部门联合,全力打造“信用龙湾”,部署落实信用赋能营商环境优化。全区相关执法部门、各街道办事处、3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推进会。

龙湾区常委李明达指出,信用修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充分认识到推动信用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帮助“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事要事。明确每个街道的梳理清单、组织培训、完成修复的具体时间节点,通过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等方式宣传、指导,引导失信企业尽快重塑自身信用。深化改革成效,全力提升全区信用指数。坚持长效常治,协同联动,建立信用修复长效工作机制。

近日,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信用修复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实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信用浙江”“信用温州”和浙江政务服务网等五大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平台的信用修复结果联动互认,并有效将信用修复工作从企业向个体户拓展。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区大数据中心作为五大信息平台的主管部门,协同联动不留死角,着力解决信用修复最后堵点、难点、痛点,进一步健全全区信用修复机制,助推失信企业驶入快车道。

一是所有信用平台同步实现失信情况修复。去年,区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场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结果互认。简化网上修复流程,实现辖区主体”一次申请“市场监管部门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发改部门的”信用中国”“信用浙江”“信用温州”四大信用公示平台行政处罚修复。 今年,区市场监管局牵头,突破“信用助企”堵点,通过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区市场监管局、区大数据中心成功打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省政府门户网站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栏目,成功实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信用浙江“”信用温州“和省政府门户网站等五大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平台的信用修复数据同步更新、结果互认。信用修复实现“零堵点”,真正实现“一次申请,全面修复”。   

二是信用修复对象从企业向个体工商户延伸。个体工商户是龙湾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便利群众生活服务的最直接提供者,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4月底,全区受各类行政处罚的个体工商户共计1665户。不同于企业,这些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大部分缺乏对”信用修复“的认知,需要相关单位的指导和帮扶。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内在需求,将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工作从企业向个体户拓展,将个体创业者的失信行为也纳入修复视线,初步推动打造全区良性的诚信信用社会环境。

三是推行“无纸化”“零跑腿”“零见面”模式。实现“信用修复一网通办、问题反馈一键送达、全程办理零跑腿、修复初审日清零。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创新信用监管理念,不断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探索“不见面”信用修复,从申请到审批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力争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初核时限由3个工作日降为一个工作日。推进信用修复“一次不跑”,市场主体被处罚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积极构建“处罚+信用修复”服务链条。

温州湾新区、龙湾区通过打通平台壁垒、拓展信用修复对象,健全信用修复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失信纠错的制度性渠道。通过政府牵头部门联,按照“谁认定、谁指导、谁修复”的原则,全域开展企业信用修复相关工作,全力打造“信用龙湾”,部署落实信用赋能营商环境优化。鼓励市场经营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切实维护市场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全力提升全区信用指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