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008/2024-50564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龙湾区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24-05-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民政局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5-08 14:59:13浏览次数: 来源:区民政局 字体:[ ]

2023年以来,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沿线青山白化治理、老有康养、弱有众扶等工作为主要抓手,善攻坚、谋创新、求突破、抓落实, 高标准推动各项民政工作落到实处、走在前列、树立品牌。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沿线青山白化治理工作获得刘小涛书记、张振丰市长、章月影副市长等市领导批示肯定;率全市之先设立康养领域慈善信托项目,获得章月影副市长批示肯定;海城街道埭头村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入选“浙里康养”集成改革智慧养老社区试点。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老有康养”服务供给更加优质。一是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与“老有康养”深度融合,创成3个老年友好街道和13个老年友好村社,海城街道埭头村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二是高质高效完成5家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新增认知障碍床位40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50名、新建6家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新(改)建15家老年食堂等省市区养老民生实事项目,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截至目前,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已达24.11人,超过年度23人的目标;助餐配送餐服务村(社区)覆盖率达86.67%,超过年度70%的目标,覆盖27万余人次。三是开展基本康养公共服务直达2.0行动,入选“浙里康养”集成改革智慧养老社区试点。

(二)“弱有众扶”救助保障更加有力。一是推进“助联体”建设,建成投用1个区级助联体、10家街道级助联体服务站、123个村社级助联体服务点,实现街道、村社全覆盖。深入推进街道级助联体“一街一品”建设,全力打造“全生命周期”救助帮扶品牌,指导状元街道未保站创成省级示范。二是聚焦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条件,首次启动开展“善居工程”改造项目,惠及困难群众20户66名,相关做法获得学习强国、潮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三是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与“弱有众扶”并轨运行,全区认定低收入家庭2685人,第一类困难家庭需求排摸率100%,潜在第二类家庭排查率98.77%,解决微心愿2466人次。

(三)殡葬移风易俗改革更加巩固。一是用时4个半月时间,完成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沿线近8000座私坟生态化改造和8座公墓绿化提升,绿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远超过去十年6000余座私坟生态化改造数量。相关做法获得刘小涛书记,张振丰市长、章月影副市长等领导批示肯定。二是基本完成公墓建设布点规划(2022-2035)编制,拟规划新(扩)建公墓5处,可满足全区未来15年的安葬需求。

(四)基层治理共建共享更加紧密。一是创成省级五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1个、四星级1个、三星级4个、引领型农村社区1个,2个社区上榜首批省级现代社区,1人入选省级“社工领军人才”。二是推动慈善组织发展,新增慈善组织3家,率全市之先设立康养领域慈善信托项目,注资260万元,获得章月影副市长批示肯定。三是配齐配强基层社区工作力量,有序开展110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工作,1590名人员报名参加社工国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四是完成经开区慈善总会注销和经开区、龙湾区慈善总会融合换届选举工作,推进打造联合性慈善组织。

(五)民生事务管理服务更加精细。一是积极推进“龙泽经济合作社回购拆迁安置营业房”申报2024-2025年省移民示范共富项目,有效化解1例水库移民市级十大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核减移民72人,追回直补助资金等14.538万元。二是全市率先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完成婚姻登记证补领工作,累计开展巡回办理60余次,举办集体婚礼5次,办理补领补办婚姻证书1500余件。三是填补原经开区4个街道有路无名、路牌缺失等问题,新增路牌219个,更换维护路牌89个,命名无名自建道路5条。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友好高度。一是继续深入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高质高效完成养老民生实事项目,争创老年友好街道和老年友好村(社),推进样板打造。二是优化老年食堂布局,突出老年食堂建设运营和长效管理,实现老人就餐覆盖率达80%以上,抓好停运老年食堂整改,争取全市老年食堂建设运营现场会在龙湾召开。三是持续迭代优化未来康养智城应用,加快龙湾区康养福利中心项目建设,做好国有企业带资装修运营前期筹备工作,力争2024年底前投用。

(二)强化综合帮扶水平,提升困难救助温度。一是深入推进相对低收入家庭集成改革工作,推动街道、村级助联体实体化运作,开展常态化帮扶活动,推进“一街一品”和“全生命周期”救助帮扶品牌打造。二是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融合”行动,完成30户困难家庭“善居工程”改造。三是优化现有未保阵地打造,主动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心理帮扶、康复帮扶等多元化关心关爱活动,创成至少1个以上省级示范性未保站。

(三)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升五社联动精度。一是做好慈善基地改造提升,深化慈善信托项目,新增慈善组织3家以上,完成区慈善总会换届,打造联合型慈善组织。二是持续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新增社会组织15家以上,推进评估等级3A以上社会组织创建占总数的25%以上,持续开展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和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整治。三是做好基层政权、社会工作等职能划转工作,确保工作不断档、不掉线。

(四)深化殡葬改革成果,提升移风易俗力度。一是巩固青山白化治理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龙岗山沿线私坟生态化改造和金丽温高速东延龙湾段青山白化治理“回头看”行动,实行私坟“禁新”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二是强化丧葬礼俗监管整治,深化丧事集中办理,谋划状蒲片、中心片、南片等片区级或区级集中办丧点建设,增加治丧、吊唁等功能,解决丧事大操大办、丧事扰民和丧户往返奔波市殡仪馆等问题。三是深化“殡葬管理一件事”省级试点,整合“龙孝堂”功能,推进殡葬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四是完善《龙湾区公墓建设布点规划(2022-2035)》,谋划经营性公墓建设,推动龙湾区国有企业投资建设生态公墓。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提升暖心服务厚度。一是深化移民村“物业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抱团发展,增强移民村经济发展后劲。二是依法有序做好曹龙路南段道路更名工作,推进路牌规范化管理,继续做好二维码门牌设置上墙工作。三是出台婚姻登记颁证制度,实施婚姻登记增值服务,力争5A级婚姻登记中心落地。





索引号 001008003002008/2024-50564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龙湾区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24-05-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民政局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5-08 浏览次数: 来源:区民政局 字体:[ ]

2023年以来,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沿线青山白化治理、老有康养、弱有众扶等工作为主要抓手,善攻坚、谋创新、求突破、抓落实, 高标准推动各项民政工作落到实处、走在前列、树立品牌。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沿线青山白化治理工作获得刘小涛书记、张振丰市长、章月影副市长等市领导批示肯定;率全市之先设立康养领域慈善信托项目,获得章月影副市长批示肯定;海城街道埭头村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入选“浙里康养”集成改革智慧养老社区试点。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老有康养”服务供给更加优质。一是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与“老有康养”深度融合,创成3个老年友好街道和13个老年友好村社,海城街道埭头村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二是高质高效完成5家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新增认知障碍床位40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50名、新建6家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新(改)建15家老年食堂等省市区养老民生实事项目,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截至目前,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已达24.11人,超过年度23人的目标;助餐配送餐服务村(社区)覆盖率达86.67%,超过年度70%的目标,覆盖27万余人次。三是开展基本康养公共服务直达2.0行动,入选“浙里康养”集成改革智慧养老社区试点。

(二)“弱有众扶”救助保障更加有力。一是推进“助联体”建设,建成投用1个区级助联体、10家街道级助联体服务站、123个村社级助联体服务点,实现街道、村社全覆盖。深入推进街道级助联体“一街一品”建设,全力打造“全生命周期”救助帮扶品牌,指导状元街道未保站创成省级示范。二是聚焦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条件,首次启动开展“善居工程”改造项目,惠及困难群众20户66名,相关做法获得学习强国、潮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三是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与“弱有众扶”并轨运行,全区认定低收入家庭2685人,第一类困难家庭需求排摸率100%,潜在第二类家庭排查率98.77%,解决微心愿2466人次。

(三)殡葬移风易俗改革更加巩固。一是用时4个半月时间,完成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沿线近8000座私坟生态化改造和8座公墓绿化提升,绿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远超过去十年6000余座私坟生态化改造数量。相关做法获得刘小涛书记,张振丰市长、章月影副市长等领导批示肯定。二是基本完成公墓建设布点规划(2022-2035)编制,拟规划新(扩)建公墓5处,可满足全区未来15年的安葬需求。

(四)基层治理共建共享更加紧密。一是创成省级五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1个、四星级1个、三星级4个、引领型农村社区1个,2个社区上榜首批省级现代社区,1人入选省级“社工领军人才”。二是推动慈善组织发展,新增慈善组织3家,率全市之先设立康养领域慈善信托项目,注资260万元,获得章月影副市长批示肯定。三是配齐配强基层社区工作力量,有序开展110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工作,1590名人员报名参加社工国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四是完成经开区慈善总会注销和经开区、龙湾区慈善总会融合换届选举工作,推进打造联合性慈善组织。

(五)民生事务管理服务更加精细。一是积极推进“龙泽经济合作社回购拆迁安置营业房”申报2024-2025年省移民示范共富项目,有效化解1例水库移民市级十大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核减移民72人,追回直补助资金等14.538万元。二是全市率先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完成婚姻登记证补领工作,累计开展巡回办理60余次,举办集体婚礼5次,办理补领补办婚姻证书1500余件。三是填补原经开区4个街道有路无名、路牌缺失等问题,新增路牌219个,更换维护路牌89个,命名无名自建道路5条。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友好高度。一是继续深入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高质高效完成养老民生实事项目,争创老年友好街道和老年友好村(社),推进样板打造。二是优化老年食堂布局,突出老年食堂建设运营和长效管理,实现老人就餐覆盖率达80%以上,抓好停运老年食堂整改,争取全市老年食堂建设运营现场会在龙湾召开。三是持续迭代优化未来康养智城应用,加快龙湾区康养福利中心项目建设,做好国有企业带资装修运营前期筹备工作,力争2024年底前投用。

(二)强化综合帮扶水平,提升困难救助温度。一是深入推进相对低收入家庭集成改革工作,推动街道、村级助联体实体化运作,开展常态化帮扶活动,推进“一街一品”和“全生命周期”救助帮扶品牌打造。二是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融合”行动,完成30户困难家庭“善居工程”改造。三是优化现有未保阵地打造,主动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心理帮扶、康复帮扶等多元化关心关爱活动,创成至少1个以上省级示范性未保站。

(三)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升五社联动精度。一是做好慈善基地改造提升,深化慈善信托项目,新增慈善组织3家以上,完成区慈善总会换届,打造联合型慈善组织。二是持续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新增社会组织15家以上,推进评估等级3A以上社会组织创建占总数的25%以上,持续开展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和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整治。三是做好基层政权、社会工作等职能划转工作,确保工作不断档、不掉线。

(四)深化殡葬改革成果,提升移风易俗力度。一是巩固青山白化治理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龙岗山沿线私坟生态化改造和金丽温高速东延龙湾段青山白化治理“回头看”行动,实行私坟“禁新”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二是强化丧葬礼俗监管整治,深化丧事集中办理,谋划状蒲片、中心片、南片等片区级或区级集中办丧点建设,增加治丧、吊唁等功能,解决丧事大操大办、丧事扰民和丧户往返奔波市殡仪馆等问题。三是深化“殡葬管理一件事”省级试点,整合“龙孝堂”功能,推进殡葬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四是完善《龙湾区公墓建设布点规划(2022-2035)》,谋划经营性公墓建设,推动龙湾区国有企业投资建设生态公墓。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提升暖心服务厚度。一是深化移民村“物业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抱团发展,增强移民村经济发展后劲。二是依法有序做好曹龙路南段道路更名工作,推进路牌规范化管理,继续做好二维码门牌设置上墙工作。三是出台婚姻登记颁证制度,实施婚姻登记增值服务,力争5A级婚姻登记中心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