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20/2024-54740 | ||
组配分类 | 健康龙湾专项行动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生成日期 | 2024-11-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全面评估龙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效果,了解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明确慢性病防控重点干预人群,确定更符合辖区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的优先干预策略,我区开展了2023年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区18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流行状况如下 。
一、人口学基本特征
2023年末龙湾区户籍人口345619人,其中男性178095人,女性167524人,性别比为1.06。2023年龙湾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0.8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2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区出生婴儿数2303人,男女分别为1237、1066人,性别比1.16,人口出生率为6.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0‰。
二、慢性病、死因综合监测结果
2023年龙湾区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前五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3.09%。男性前五位死因分别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
三、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
(一)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1.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30.58%,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高血压患病率23.2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2.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12.13%,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糖尿病患病率9.1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患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3.血脂异常:调查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7.61%,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8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血脂异常患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4.超重和肥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群超重率为32.79% ,肥胖率为10.25% ,中心性肥胖率为 29.08%,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1.26%、10.25%、25.82%,成人肥胖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二)行为危险因素现况
1.吸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群吸烟率为17.01%,男性吸烟率为33.15%,女性吸烟率为0.56%,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人群吸烟率为19.97%,男性吸烟率34.86%,女性为0.69%。二手烟暴露率15.17%。
2.饮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现在饮酒率为8.41%,其中男性14.66%,女性2.05%,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人群现在饮酒率为7.74%,其中男性为12.54%,女性为1.54%。
3.盐与油摄入量情况:人均每日盐摄入量10.88g,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5g;人均每日油摄入量39.22g,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25-30g。
4.食物摄入情况:在调查人群中,红肉、蔬菜水果类食用率相对较高;蛋、奶及奶制品食用率相对较低。
5.身体活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52.44%,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龙湾区成人经常锻炼率为51.60%。
6.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人群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1.94%,人群体重知晓率为93.08%,人群腰围知晓率为69.11%,人群血压知晓率为82.90%,人群血糖知晓率为63.69%,人群血脂知晓率为56.21%。
四、主要问题及对策
1.慢性病为我区人口主要死因:当前导致龙湾区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内营代谢疾病。
2.2023年龙湾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0.8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2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社会负担进一步加重。
3.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除确诊患者以外还存在正常高值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等危险人群。超重肥胖率高,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存在密切的联系,人群超重肥胖率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此外监测资料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35岁以上人群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问题突出,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仍处于较高水平。
4.居民健康意识需要增强。辖区居民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得到提升,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仍不理想。
针对上述慢性病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点人群,提出以下优先策略。
全人群策略:主要采用健康促进的理论,强调以下几方面:(1)政策发展与环境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以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全人群食盐的摄入和控制体重,促进慢性病的早期检出和治疗。(2)健康教育:在政府的支持和媒体配合下,对社区全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慢性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如组织健康教育俱乐部、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影像资料或文字宣传材料等传播健康知识。(3)社区参与:以区街村三级防控网络为基础,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多部门协作,动员全社区参与慢性病防治。(4)场所干预:根据医院、居民社区、工作场所、学校等不同场所的特点制定和实施慢性病的干预计划。
高危人群策略:主要强调早期发现和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的发生。(1)筛选高危人群:通过体检、日常诊疗、重点人群筛查、自助检测等途径早期发现高危人群。(2)控制危险因素:开展场所干预,对高危个体进行随访管理和生活方式指导。
病例管理策略:强调慢性病的早诊早治,对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和监测。(1)病例诊断:通过体检、日常诊疗、重点人群筛查、自助检测等途径早期发现慢性病患者。(2)规范化管理:依照国家和省制定的“规范”、“指南”,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利用县级及以上专家技术优势,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建档、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危险因素监测等。(3)自我管理:组建自我管理小组,发挥患者自身作用,在专业人员支持下推广自我管理。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20/2024-54740 | ||
组配分类 | 健康龙湾专项行动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生成日期 | 2024-11-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全面评估龙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效果,了解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明确慢性病防控重点干预人群,确定更符合辖区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的优先干预策略,我区开展了2023年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区18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流行状况如下 。 一、人口学基本特征 2023年末龙湾区户籍人口345619人,其中男性178095人,女性167524人,性别比为1.06。2023年龙湾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0.8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2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区出生婴儿数2303人,男女分别为1237、1066人,性别比1.16,人口出生率为6.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0‰。 二、慢性病、死因综合监测结果 2023年龙湾区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前五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3.09%。男性前五位死因分别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 三、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 (一)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1.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30.58%,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高血压患病率23.2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2.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12.13%,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糖尿病患病率9.1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患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3.血脂异常:调查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7.61%,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8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血脂异常患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4.超重和肥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群超重率为32.79% ,肥胖率为10.25% ,中心性肥胖率为 29.08%,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1.26%、10.25%、25.82%,成人肥胖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二)行为危险因素现况 1.吸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群吸烟率为17.01%,男性吸烟率为33.15%,女性吸烟率为0.56%,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人群吸烟率为19.97%,男性吸烟率34.86%,女性为0.69%。二手烟暴露率15.17%。 2.饮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现在饮酒率为8.41%,其中男性14.66%,女性2.05%,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人群现在饮酒率为7.74%,其中男性为12.54%,女性为1.54%。 3.盐与油摄入量情况:人均每日盐摄入量10.88g,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5g;人均每日油摄入量39.22g,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25-30g。 4.食物摄入情况:在调查人群中,红肉、蔬菜水果类食用率相对较高;蛋、奶及奶制品食用率相对较低。 5.身体活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52.44%,以龙湾区七普人口构成进行调整后,龙湾区成人经常锻炼率为51.60%。 6.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人群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1.94%,人群体重知晓率为93.08%,人群腰围知晓率为69.11%,人群血压知晓率为82.90%,人群血糖知晓率为63.69%,人群血脂知晓率为56.21%。 四、主要问题及对策 1.慢性病为我区人口主要死因:当前导致龙湾区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内营代谢疾病。 2.2023年龙湾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0.8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2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社会负担进一步加重。 3.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除确诊患者以外还存在正常高值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等危险人群。超重肥胖率高,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存在密切的联系,人群超重肥胖率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此外监测资料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35岁以上人群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问题突出,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仍处于较高水平。 4.居民健康意识需要增强。辖区居民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得到提升,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仍不理想。 针对上述慢性病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点人群,提出以下优先策略。 全人群策略:主要采用健康促进的理论,强调以下几方面:(1)政策发展与环境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以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全人群食盐的摄入和控制体重,促进慢性病的早期检出和治疗。(2)健康教育:在政府的支持和媒体配合下,对社区全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慢性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如组织健康教育俱乐部、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影像资料或文字宣传材料等传播健康知识。(3)社区参与:以区街村三级防控网络为基础,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多部门协作,动员全社区参与慢性病防治。(4)场所干预:根据医院、居民社区、工作场所、学校等不同场所的特点制定和实施慢性病的干预计划。 高危人群策略:主要强调早期发现和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的发生。(1)筛选高危人群:通过体检、日常诊疗、重点人群筛查、自助检测等途径早期发现高危人群。(2)控制危险因素:开展场所干预,对高危个体进行随访管理和生活方式指导。 病例管理策略:强调慢性病的早诊早治,对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和监测。(1)病例诊断:通过体检、日常诊疗、重点人群筛查、自助检测等途径早期发现慢性病患者。(2)规范化管理:依照国家和省制定的“规范”、“指南”,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利用县级及以上专家技术优势,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建档、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危险因素监测等。(3)自我管理:组建自我管理小组,发挥患者自身作用,在专业人员支持下推广自我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