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2001/2022-44746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区生态环境分局
生成日期 2022-01-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规划解读】《龙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解读
发布日期:2023-03-22 09:17:11浏览次数: 来源:区生态环境分局 字体:[ ]

一、规划编制背景和过程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在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我区巩固提升“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加快推进美丽龙湾建设的关键期。科学编制龙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温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温州市龙湾区(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2021年,我区将《龙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列为区级“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区生态环境分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规划编制工作组,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历时近一年时间,编制组不断开展专题调研,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上下衔接,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规划文稿,形成《龙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二、规划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全文共分五个章节,总计2万3千余字。其中第一章回顾了“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成效,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十四五”;第二章阐明“十四五”时期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并科学设定了规划指标;第三章谋划了我区在“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第四章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谋划五水共治、无废城市、净土行动、生态保护和建设四大领域,共计18个项目;第五章制定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各项措施。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全域生态大保护大治理高标准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碳达峰基础逐步夯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本满足公众需求,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宜居幸福城市效能显著。具体目标是:

展望到2035年,全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全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面貌全面改善,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美丽龙湾”全面呈现。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根据国家、省、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战略部署,《规划》结合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梳理出十一大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具体包括:1.促进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加强协同治理,持续推进清新空气行动;3.推动“五水共治”,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4.推动陆海统筹,着力建设美丽海湾;5.实施分类防治,保障土壤和地下水安全;6.聚焦闭环管理,建设全域无废城市;7.系统修复保护,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8.深化噪声长效监管,营造安静城市

。9.强化风险防控,牢守环境安全底线。10.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11.推动数字赋能,提升整体智治水平。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谋划五水共治、无废城市、净土行动、生态保护和建设四大领域,共计18个项目,投资金额17.17亿。其中五水共治包括污水处理厂提升及管网设施建设、河湖生态治理、引水工程、水土保持四个方面共11个项目,投资金额13.97亿;无废城市建设包括无废城市创建共2个项目,投资金额2.4亿元;净土行动包括土壤污染修复共2个项目,投资金额0.67亿;生态保护和建设包括矿山生态治理共3个项目,投资金额0.13亿。

三、规划实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任务

建立区级部门推进规划落实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协调以及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统筹推进、抓好落实,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二)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类资金和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建立政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污染治理、环境风险管控、生态修复、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和环境治理体系建立等重点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完善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创新各类环保投融资方式,大力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建立健全常态化、稳定的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持续优化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

(三)强化信息公开,推动社会监督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社交平台和数字媒介等各类媒体,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定期公布环境质量、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规划实施信息,确保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公开。充分发挥公众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强化环保志愿者作用,建立规划实施公众反馈和监督机制。

(四)强化评估考核,督促规划实施

建立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对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和总结。在2023年年中和2025年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并对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索引号 001008003002001/2022-44746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区生态环境分局
生成日期 2022-01-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规划解读】《龙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解读

发布日期:2023-03-22 浏览次数: 来源:区生态环境分局 字体:[ ]

一、规划编制背景和过程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在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我区巩固提升“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加快推进美丽龙湾建设的关键期。科学编制龙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温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温州市龙湾区(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2021年,我区将《龙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列为区级“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区生态环境分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规划编制工作组,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历时近一年时间,编制组不断开展专题调研,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上下衔接,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规划文稿,形成《龙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二、规划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全文共分五个章节,总计2万3千余字。其中第一章回顾了“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成效,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十四五”;第二章阐明“十四五”时期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并科学设定了规划指标;第三章谋划了我区在“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第四章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谋划五水共治、无废城市、净土行动、生态保护和建设四大领域,共计18个项目;第五章制定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各项措施。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全域生态大保护大治理高标准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碳达峰基础逐步夯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本满足公众需求,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宜居幸福城市效能显著。具体目标是:

展望到2035年,全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全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面貌全面改善,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美丽龙湾”全面呈现。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根据国家、省、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战略部署,《规划》结合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梳理出十一大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具体包括:1.促进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加强协同治理,持续推进清新空气行动;3.推动“五水共治”,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4.推动陆海统筹,着力建设美丽海湾;5.实施分类防治,保障土壤和地下水安全;6.聚焦闭环管理,建设全域无废城市;7.系统修复保护,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8.深化噪声长效监管,营造安静城市

。9.强化风险防控,牢守环境安全底线。10.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11.推动数字赋能,提升整体智治水平。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谋划五水共治、无废城市、净土行动、生态保护和建设四大领域,共计18个项目,投资金额17.17亿。其中五水共治包括污水处理厂提升及管网设施建设、河湖生态治理、引水工程、水土保持四个方面共11个项目,投资金额13.97亿;无废城市建设包括无废城市创建共2个项目,投资金额2.4亿元;净土行动包括土壤污染修复共2个项目,投资金额0.67亿;生态保护和建设包括矿山生态治理共3个项目,投资金额0.13亿。

三、规划实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任务

建立区级部门推进规划落实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协调以及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统筹推进、抓好落实,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二)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类资金和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建立政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污染治理、环境风险管控、生态修复、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和环境治理体系建立等重点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完善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创新各类环保投融资方式,大力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建立健全常态化、稳定的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持续优化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

(三)强化信息公开,推动社会监督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社交平台和数字媒介等各类媒体,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定期公布环境质量、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规划实施信息,确保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公开。充分发挥公众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强化环保志愿者作用,建立规划实施公众反馈和监督机制。

(四)强化评估考核,督促规划实施

建立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对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和总结。在2023年年中和2025年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并对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