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28/2022-44322 | ||
组配分类 | 部门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2-05-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龙市监〔2022〕34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各所、局机关各科室(分局)、综合行政执法队、各食品承检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局关于构建市场监管系统新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机制的工作部署,推进食品安全全链条“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结合实际,现就深化食品安全“抽、检、处、研、控”一体化机制建设(以下简称一体化机制建设)通知如下。
一、组建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确保组织架构保障到位
组建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实现抽检监测、
研判预警、监督检查、执法办案、风险管控一体化调度指挥。中心主任由局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局办公室、食品抽检监测科、综合行政执法队、食品生产流通科、餐饮监管科、政策法规科、信用监管科、各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中心下设“专职抽样、风险研判、核查办案、风险控制”四支队伍,局办公室负责办公场所、抽检设备购置等经费与后勤保障工作。
(一)建立专职抽样队伍。
牵头单位:食品抽检监测科
负 责 人:王乐平(食品药品检验所)
人员组成:黄玉叶(食品药品检验所)专兼职抽样人员(各基层站所)
工作职责:强化抽检监测计划编制科学性、针对性,围绕风险隐患清单,组织开展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禁用滥用农兽药、滥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及致病微生物污染等突出问题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格规范抽检流程,在食品抽检能力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完善抽检工作指南,严格抽检全程操作流程,100%落实抽检硬分离和双随机制度;加强现场抽样人员食品各项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不断提高抽样操作水平和提升问题发现能力。
(二)建立风险研判队伍。
牵头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心
负 责 人:黄玉叶(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心)
人员组成: 张浩杰(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
郑 捷(食品生产流通科)
张娜雪(餐饮监管科)
专家库成员(各承检机构)
工作职责:加强信息收集,及时收集分析本区食品抽检等数据,依托省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协同应用系统风险数据仓,对风险信息进行初筛。定期召开风险会商交流会议对涉及行业性、区域性风险信息及新发现的风险信息,组织食品相关科室、秘书处、有关检验检测、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研判并梳理出重点食品风险隐患清单。对于较高风险,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并形成预警素材上报上级预警交流中心。
(三)建立核查办案队伍。
牵头单位:综合行政执法队
负 责 人:林雄(综合行政执法队)
人员组成:叶燕国(综合行政执法队)
陈珏纯(政策法规科)
黄玉叶(食品药品检验所)
王 芳(综合行政执法队)
各基层站所核查办案人员
工作职责:优化基层不合格(问题)食品核查处置流程,管理全区不合格食品案件办理情况,负责督促不合格案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闭环处理,确保不合格产品立案率 100%,核查处置率 100%,80 天按时完成率 100%。围绕“产品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行政处罚到位、信息公开到位”的“五个到位”要求,提高核查处置效率,提升队伍总体核查处置能力。建立核查处置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做好食品安全抽检人员、核查处置人员的法律法规指导和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相关案件审核监督工作。指导各核查处置单位向司法机关移送案卷或案件线索材料,并跟进案件刑事处理结果。
(四)建立风险控制队伍。
牵头单位: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
负 责 人:温兴伟(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
人员组成:余列岳(食品生产流通科)
邵卫忠(餐饮监管科)
戎 琳(市场监管安全应急管理中心)
各基层站所食品安全分管所长
工作职责:强化事前事中事后风险控制措施研究,事前加强企业指导,围绕重点风险开展专项治理;事中引入消费者、行业协会及社会各方参与监督;事后指导涉及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问题食品召回制度,落实企业约谈,深挖问题根源,实现风险闭环管理。
以上组成人员如调整或变动的,其职责由继任者继续履行。
二、建立“五位一体”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确保治理
机制运行到位
(一)信息交流一体化。收集各类食品风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监管、投诉举报、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执法办案、舆情监测和突发事件等来源。所有信息经由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心进行收集汇总,统一信息报送格式和风险信息范围,并对各类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按照行业性风险、区域性风险、趋势化风险、重点风险企业进行初筛分级,每季度形成食品安全分析报告及风险隐患清单,并提出监管建议,为食品抽样、监管和执法提供专业数据支撑作用。
(二)抽检监管一体化。定期组织开展风险预警交流活动,互通食品安全抽检检测及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风险,实现信息共享安全共治。强化食品溯源管理,做深做实做细索证索票工作,加大对源头的监管力度,完善全程追溯体系。加强治理结果评价,对风险治理是否有效,实施治理后再抽检来检验整治效果,实现整治闭环。
(三)核查整治一体化。实行不合格案件分级办理,统一由核查办案队进行任务派发。涉及国抽、省抽不合格以及多次不合格等情况的,由综合行政执法队跟踪监督核查处置进度,一般不合格案件实行综合行政执法队指导,基层站所负责上述案件的具体核查处置工作。完善核查处置中企业约谈、问题食品召回制度。聚焦行业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对重点企业、场所和区域实行“联动式”整治,并通过定期梳理、挂牌督查、限期整改、验收销号等形式,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消除一批重大风险隐患。
(四)研判控制一体化。充分运用省局一体化平台,依托浙江省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协同应用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于抽检等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智能计算,研判全区各环节和各业态食品安全形势,制定风险控制方案,细化风险控制流程,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苗头。
(五)服务提升一体化。加强对历年抽检不合格生产经营企业的跟踪抽检和问题研究,积极组织监管人员和专家,帮助支持企业提升质量管控水平。围绕困扰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专家会商和政策研究,推动标准制修订,健全工作规范,探索治本之策,助推本地特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落实一体化运行保障机制,确保综合治理责任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刻认识一体化机制建设是食品抽检分离改革的深化和提升,是构建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的重要举措。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一体化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调动整合资源力量搭建组织架构,理顺工作机制制度,强化分工协作,从讲政治、讲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全局意识,统筹推进工作实施。
(二)强化问题导向。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分析问题,精准梳理出风险点,以“风险收集研判、风险跟踪治理、风险化解反馈”的闭环抓落实机制,解决一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加强对不合格溯源,做到深挖细就、标本兼职,既要解决具体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
(三)强化绩效考核。为确保一体化机制顺利运行、落地有效,一体化机制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督查,加强对机制运行情况的过程督查,将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市场监管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对抽样队以数据退修率、不合格率等为主,风险研判队以数据分析、隐患梳理为主,核查办案队以立案及时率、办结及时率为主,并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责任考核。建立社会评价机制,邀请社会代表、新闻媒体以及公众代表参与评价,提升社会各界参与度、获得感,提高社会评价的满意度。
附件:龙湾区“抽、检、研、处、控”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名单
温州市龙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5月16日
附件:
龙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研、处、控”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陈 升
副组长:居述东、单武、张崇士、孙良东
成 员:张 敏、林雄、温兴伟、余列岳、邵卫忠、王乐平、陈 默、邵 播、姜振宇、肖云波、林小明、陈德龙、安东、李蒙蒙
下设办公室,王乐平任主任,温兴伟、余列岳、邵卫忠任副主任。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28/2022-44322 | ||
组配分类 | 部门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2-05-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龙市监〔2022〕34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各所、局机关各科室(分局)、综合行政执法队、各食品承检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局关于构建市场监管系统新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机制的工作部署,推进食品安全全链条“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结合实际,现就深化食品安全“抽、检、处、研、控”一体化机制建设(以下简称一体化机制建设)通知如下。 一、组建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确保组织架构保障到位 组建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实现抽检监测、 研判预警、监督检查、执法办案、风险管控一体化调度指挥。中心主任由局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局办公室、食品抽检监测科、综合行政执法队、食品生产流通科、餐饮监管科、政策法规科、信用监管科、各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中心下设“专职抽样、风险研判、核查办案、风险控制”四支队伍,局办公室负责办公场所、抽检设备购置等经费与后勤保障工作。 (一)建立专职抽样队伍。 牵头单位:食品抽检监测科 负 责 人:王乐平(食品药品检验所) 人员组成:黄玉叶(食品药品检验所)专兼职抽样人员(各基层站所) 工作职责:强化抽检监测计划编制科学性、针对性,围绕风险隐患清单,组织开展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禁用滥用农兽药、滥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及致病微生物污染等突出问题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格规范抽检流程,在食品抽检能力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完善抽检工作指南,严格抽检全程操作流程,100%落实抽检硬分离和双随机制度;加强现场抽样人员食品各项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不断提高抽样操作水平和提升问题发现能力。 (二)建立风险研判队伍。 牵头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心 负 责 人:黄玉叶(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心) 人员组成: 张浩杰(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 郑 捷(食品生产流通科) 张娜雪(餐饮监管科) 专家库成员(各承检机构) 工作职责:加强信息收集,及时收集分析本区食品抽检等数据,依托省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协同应用系统风险数据仓,对风险信息进行初筛。定期召开风险会商交流会议对涉及行业性、区域性风险信息及新发现的风险信息,组织食品相关科室、秘书处、有关检验检测、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研判并梳理出重点食品风险隐患清单。对于较高风险,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并形成预警素材上报上级预警交流中心。 (三)建立核查办案队伍。 牵头单位:综合行政执法队 负 责 人:林雄(综合行政执法队) 人员组成:叶燕国(综合行政执法队) 陈珏纯(政策法规科) 黄玉叶(食品药品检验所) 王 芳(综合行政执法队) 各基层站所核查办案人员 工作职责:优化基层不合格(问题)食品核查处置流程,管理全区不合格食品案件办理情况,负责督促不合格案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闭环处理,确保不合格产品立案率 100%,核查处置率 100%,80 天按时完成率 100%。围绕“产品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行政处罚到位、信息公开到位”的“五个到位”要求,提高核查处置效率,提升队伍总体核查处置能力。建立核查处置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做好食品安全抽检人员、核查处置人员的法律法规指导和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相关案件审核监督工作。指导各核查处置单位向司法机关移送案卷或案件线索材料,并跟进案件刑事处理结果。 (四)建立风险控制队伍。 牵头单位: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 负 责 人:温兴伟(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 人员组成:余列岳(食品生产流通科) 邵卫忠(餐饮监管科) 戎 琳(市场监管安全应急管理中心) 各基层站所食品安全分管所长 工作职责:强化事前事中事后风险控制措施研究,事前加强企业指导,围绕重点风险开展专项治理;事中引入消费者、行业协会及社会各方参与监督;事后指导涉及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问题食品召回制度,落实企业约谈,深挖问题根源,实现风险闭环管理。 以上组成人员如调整或变动的,其职责由继任者继续履行。 二、建立“五位一体”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确保治理 机制运行到位 (一)信息交流一体化。收集各类食品风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监管、投诉举报、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执法办案、舆情监测和突发事件等来源。所有信息经由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心进行收集汇总,统一信息报送格式和风险信息范围,并对各类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按照行业性风险、区域性风险、趋势化风险、重点风险企业进行初筛分级,每季度形成食品安全分析报告及风险隐患清单,并提出监管建议,为食品抽样、监管和执法提供专业数据支撑作用。 (二)抽检监管一体化。定期组织开展风险预警交流活动,互通食品安全抽检检测及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风险,实现信息共享安全共治。强化食品溯源管理,做深做实做细索证索票工作,加大对源头的监管力度,完善全程追溯体系。加强治理结果评价,对风险治理是否有效,实施治理后再抽检来检验整治效果,实现整治闭环。 (三)核查整治一体化。实行不合格案件分级办理,统一由核查办案队进行任务派发。涉及国抽、省抽不合格以及多次不合格等情况的,由综合行政执法队跟踪监督核查处置进度,一般不合格案件实行综合行政执法队指导,基层站所负责上述案件的具体核查处置工作。完善核查处置中企业约谈、问题食品召回制度。聚焦行业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对重点企业、场所和区域实行“联动式”整治,并通过定期梳理、挂牌督查、限期整改、验收销号等形式,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消除一批重大风险隐患。 (四)研判控制一体化。充分运用省局一体化平台,依托浙江省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协同应用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于抽检等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智能计算,研判全区各环节和各业态食品安全形势,制定风险控制方案,细化风险控制流程,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苗头。 (五)服务提升一体化。加强对历年抽检不合格生产经营企业的跟踪抽检和问题研究,积极组织监管人员和专家,帮助支持企业提升质量管控水平。围绕困扰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专家会商和政策研究,推动标准制修订,健全工作规范,探索治本之策,助推本地特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落实一体化运行保障机制,确保综合治理责任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刻认识一体化机制建设是食品抽检分离改革的深化和提升,是构建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的重要举措。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一体化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调动整合资源力量搭建组织架构,理顺工作机制制度,强化分工协作,从讲政治、讲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全局意识,统筹推进工作实施。 (二)强化问题导向。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分析问题,精准梳理出风险点,以“风险收集研判、风险跟踪治理、风险化解反馈”的闭环抓落实机制,解决一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加强对不合格溯源,做到深挖细就、标本兼职,既要解决具体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 (三)强化绩效考核。为确保一体化机制顺利运行、落地有效,一体化机制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督查,加强对机制运行情况的过程督查,将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市场监管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对抽样队以数据退修率、不合格率等为主,风险研判队以数据分析、隐患梳理为主,核查办案队以立案及时率、办结及时率为主,并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责任考核。建立社会评价机制,邀请社会代表、新闻媒体以及公众代表参与评价,提升社会各界参与度、获得感,提高社会评价的满意度。 附件:龙湾区“抽、检、研、处、控”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名单 温州市龙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5月16日 附件: 龙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研、处、控”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陈 升 副组长:居述东、单武、张崇士、孙良东 成 员:张 敏、林雄、温兴伟、余列岳、邵卫忠、王乐平、陈 默、邵 播、姜振宇、肖云波、林小明、陈德龙、安东、李蒙蒙 下设办公室,王乐平任主任,温兴伟、余列岳、邵卫忠任副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