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劳动素养监测

2022-05-12 10:03:00 | 教师发展中心 |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为此,龙湾区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及说明》,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行监测。

本次监测对象为三年级、七年级部分学生,监测内容为《缝制纽扣》和《剪纸》,监测时间为50分钟,监测流程如下:确定参测学生;发放监测试卷;学校准备好学生劳动监测时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放在测试教室供学生使用;监测时要求学生写出劳动所需材料和工具名称,简述劳动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劳动任务;两位监考员老师负责拍摄参测学生劳动全过程的视频;监测结束后,收回学生劳动全过程的视频材料和监测试卷,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观看视频,对照标准进行打分,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评价时主要关注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大类别,不主张“考试”,但一定要有“考核”“评价”。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位置,给孩子补足“劳动吃苦”的成长营养,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唯其如此,孩子才能走稳走好人生之路,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打印本页】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