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政府门户网站 > 今日龙湾
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升级周期缩短、单位产值能耗降低 智能化让晨泰科技“飞”得更稳
发布日期:2021-12-02 10:45:10浏览次数: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

龙湾新闻网讯 (通讯员 柯哲人) 正值金秋时节,位于空港新区的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满园的桂花清香四溢。得益于“数字化车间”的大规模运用,厂区内的设施、设备都向着“绿色工厂”方向大步迈进。这座有别于传统工厂的现代化花园工厂,让人很难一眼辨认出这是一家仪表制造企业。

  晨泰科技创办于2010年,是我市一家专业从事电能计量仪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电动汽车充电桩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在电能计量仪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领域,拥有了多项先进技术,已取得9项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及36项软件著作权,参与国家标准制定17项。

  “计量仪器类产品对精准度与合格率要求极高,实践证明,机器化生产比人工生产在这些方面更容易保持稳定性。”晨泰科技总经理林明光介绍,为成功实现智能化转型,公司于2018年初就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进行顶层设计,并分阶段实施。目前,晨泰科技在工厂建模、自动化检测、智能柔性制造装备、系统集成管控等方面均实现了创新性应用,对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的离散制造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多维度地打造数字化车间。

  在晨泰科技的智能仪表数字化车间,记者看到,自动生产流水线一字排开,工人们从操作工转为监督机器工作的“监工”。以生产过程中的“贴片元器件焊接”环节为例,经过智能化改造,如今1个工人就可以完成过去20个工人的工作量。林明光算了一笔账,“过去我们是几千人的工厂,现在只有400多人。虽然人数大幅缩减,但生产效率提高了50%,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了22%,产品升级周期缩短了32%,产品不良率降低了25%,单位产值能耗降低了12%。”

  智能化改造对于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作用显而易见,却也带来新的烦恼。“在智能化改造后,我们需要精通设备软件联通及个性订制切换等技术问题的人才,但现在比较紧缺。”林明光说,晨泰科技将继续把用才、育才、爱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目前,企业已通过大力引进高精尖人才、建立博士后工作流动站、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等方式努力破解这个关键问题。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内部培训和外部人才引进,持续构建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编辑: trs接口] 


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升级周期缩短、单位产值能耗降低 智能化让晨泰科技“飞”得更稳

发布日期:2021-12-02 浏览次数: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

龙湾新闻网讯 (通讯员 柯哲人) 正值金秋时节,位于空港新区的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满园的桂花清香四溢。得益于“数字化车间”的大规模运用,厂区内的设施、设备都向着“绿色工厂”方向大步迈进。这座有别于传统工厂的现代化花园工厂,让人很难一眼辨认出这是一家仪表制造企业。

  晨泰科技创办于2010年,是我市一家专业从事电能计量仪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电动汽车充电桩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在电能计量仪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领域,拥有了多项先进技术,已取得9项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及36项软件著作权,参与国家标准制定17项。

  “计量仪器类产品对精准度与合格率要求极高,实践证明,机器化生产比人工生产在这些方面更容易保持稳定性。”晨泰科技总经理林明光介绍,为成功实现智能化转型,公司于2018年初就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进行顶层设计,并分阶段实施。目前,晨泰科技在工厂建模、自动化检测、智能柔性制造装备、系统集成管控等方面均实现了创新性应用,对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的离散制造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多维度地打造数字化车间。

  在晨泰科技的智能仪表数字化车间,记者看到,自动生产流水线一字排开,工人们从操作工转为监督机器工作的“监工”。以生产过程中的“贴片元器件焊接”环节为例,经过智能化改造,如今1个工人就可以完成过去20个工人的工作量。林明光算了一笔账,“过去我们是几千人的工厂,现在只有400多人。虽然人数大幅缩减,但生产效率提高了50%,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了22%,产品升级周期缩短了32%,产品不良率降低了25%,单位产值能耗降低了12%。”

  智能化改造对于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作用显而易见,却也带来新的烦恼。“在智能化改造后,我们需要精通设备软件联通及个性订制切换等技术问题的人才,但现在比较紧缺。”林明光说,晨泰科技将继续把用才、育才、爱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目前,企业已通过大力引进高精尖人才、建立博士后工作流动站、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等方式努力破解这个关键问题。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内部培训和外部人才引进,持续构建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编辑: trs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