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政府门户网站 > 今日龙湾
龙湾稳扎稳打布局都市化战略
发布日期:2015-02-09 09:52:02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陈蜜 报道组 黄日聪 字体:[ ]

龙湾城市中心区鸟瞰图

温州创业园总部

龙湾万达广场

河泥荡公园

   河泥荡公园的小广场上市民跳着动感十足的健身舞,不远处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的工地上建筑工紧张施工,每天清晨城市在勃勃向上的氛围中被唤醒。舒展开筋骨,各色悦动的因子竞相呈现:道路交通网不断拓展,车行永中西路不再走走停停;公共自行车犹如橙色旋风,“刮”进85%以上村居;“五水共治”使家门口的垃圾河、黑臭河,变身可下水游泳的宜游河……点点滴滴的变化与体验,让龙湾作为城市东部中心,都市范越来越足。

  1月16日,龙湾区委书记王军在区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提升内涵,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围绕打造温州城市东部组团中心的目标,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个轮子”并驾齐驱,实现城市发展从硬件建设向内涵提升转变,着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滨海新城。

  城区面貌处处有惊喜

  在市区上班的林小影,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呼朋引伴到龙湾万达广场吃美食,到瑶溪景区爬山。对于这些上班族来说,便捷交通是出行先决因素。取道惠民路、温州大道,再上瓯海大道,不消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城市中心区,而再往瑶溪,车行永中西路仅仅不过七八分钟。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便捷的交通网则犹如毛细血管延伸到每个角落。去年,永中西路、罗东南街沙城段、77省道灵昆段等工程竣工投用,给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此外,市域铁路S1线龙湾段、瓯江南口大桥南接线、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环山北路等工程加快推进,则铺垫着期许。启动城市中心区、高新区核心区块等控规修编整合优化工作,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永中旧城二期、F地块大型地下停车场等项目建成;区规划展示馆、区便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快实施;永中东林三期、永兴乐一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城市面貌的质变不正是基于一步步的量变与积累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深入实施“三改一拆”,完成城中村改造“1+6”实施规划编制,去年该区完成旧住宅区改造136.37万平方米、旧厂房118.03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79.89万平方米,成效显著。

  家住海滨街道宁村社区居民徐海强说,虽然出门就是机场交通枢纽,环境暂时相对脏乱,不过几年后这里作为龙湾国际机场的腹地,发展前景值得期待。2015年,该区还将加快中心区G地块、F04地块等重点区块开发,吸引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进驻,以及提升基础配套、加快城乡一体等一系列行动。

  智慧城市处处有希冀

  通过二维码,市民可以了解龙湾农家乐等特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等各类旅游资讯;停车智能诱导系统,时时提供停车泊位信息;城市中心区公共场所已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全区所有在建楼宇项目均实施智能化管理……在龙湾,科技元素、创新精神正点燃智慧的火花,蝶变着城市的细节。

  而所有这些智慧成果,都源于龙湾“智慧城区”打造。2014年,龙湾区率全市之先出台智慧城区建设5年规划,并全面组织实施,如今,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环保、智慧教育等11个项目正在研发中。智慧城管、智慧民情服务平台开始试运行。位于文昌路科技创新大厦的“智慧龙湾展示中心”让市民张崇权至今感触颇省,展馆内所展示的智慧城市种种,让未来智慧生活的美好,在这里变得可触可感。汽车导航自动避开拥堵路段,选择最便捷最快速的道路通行;坐在智能茶几前,敲敲桌面开关电视、电灯、启动扫地机器人全部搞定,节能环保;企业线上光速沟通,物料监控、订单管理实时更新……“真没想到这些看似很高大上的生活生产方式,再过4年,都将成为龙湾城市一部分。”张崇权感慨道。

  按照规划,龙湾区将在3年内投资8亿元,着力打造“无线城市”,力争到2018年,率先达到“智慧浙江”、“智慧温州”规划的目标要求,最终打造成为“国家级智慧城市示范区”。

  水净岸绿处处有景观

  开门见绿、河水清清,曾经的“梦里水乡”正逐渐回归龙湾人的视野。全面向印染、化工、造纸、制革等行业“宣战”,对财政有突出贡献的合成革产业2年时间消减了30%以上的产能,这对于顶着“中国合成革之都”光环的龙湾而言,无疑是冒着“摘牌”的威胁。

  偿还历史欠账,必须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绝和勇气,短板不能补齐,硬伤将始终掣肘区域发展。截至目前,该区合成革生产线已削减35.4%,不锈钢拉管行业酸洗废气治理已经完成,开展煤炭行业专项整治,印染、化工、造纸、制革等行业整治通过市级核查验收。

  水是龙湾最灵动的环境要素。在做到从源头治水的同时,该区所辖的248条河道,每一条河都还配备了“河长”,除此以外还配有其他“四长”,即“指挥长”、“巡逻长”、“技术长”和“警长”。“‘五水’就是‘吾水’,保护母亲河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在龙湾不少村居村民们自发组成了“护水队”。各方合力,去年整治验收垃圾河7条、黑臭河86条122.7公里,河道清淤36.3万立方米、疏浚44.3公里。今年,该区将全面开展截污纳管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新建污水管网20公里,全力做好“最后一米”纳管工作。

  大罗山的葱翠、黄石山公园的绿意、瑶溪犁头垟公园的惊艳,“绿满龙湾”行动让人真切感受身边的绿色变多了。新增绿地109.04公顷、城区绿道16公里、滨水公园8个、“两无三化”位居全市第二……一份份绿色答卷,赢得市民点赞。

  都市生活处处现亮点

  把居家养老“9028”服务登记本往纸袋里一塞,穿上一件印有“民政助老,微笑龙湾”的红马甲,永兴街道兴北社区助老员范玲弟便利用午休时间去辖区93岁老人娄翠花的家里看看。顺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龙湾早在几年前就积极布局居家养老服务,致力打造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如今,除了建成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5家外,高龄老人还享受了如娄翠花一样的心理抚慰。

  “文化礼堂”送出道道文化大餐、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便民医疗服务……十方面50项民生实事全面,让居民感受着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丰富多彩。根据统计,去年该区民生支出达14.4亿元,占比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6%。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示范文明城区花落龙湾,则从另一个纬度反映出其作为温州城市东部中心的厚积薄发。

  从罗东大街橱窗秀,到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时尚、活力元素总是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和脚步。服务业的兴盛往往是衡量都市活力的重要风向标。在继续挖掘城市中心区周边潜力的同时,龙湾还专门制订了《关于推进月光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打造“两片八节点”的月光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新建一批“月光经济”集聚区,从而实现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区经济在第二时空的延伸,让夜龙湾“亮”起来。

  在不久前闭幕的龙湾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应许指出,要以融合发展为核心,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发展。今年,龙湾将以均等普惠为目标,切实改善社会公共服务,从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优化社会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夯实民生基础。

龙湾稳扎稳打布局都市化战略

发布日期:2015-02-09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字体:[ ]

龙湾城市中心区鸟瞰图

温州创业园总部

龙湾万达广场

河泥荡公园

   河泥荡公园的小广场上市民跳着动感十足的健身舞,不远处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的工地上建筑工紧张施工,每天清晨城市在勃勃向上的氛围中被唤醒。舒展开筋骨,各色悦动的因子竞相呈现:道路交通网不断拓展,车行永中西路不再走走停停;公共自行车犹如橙色旋风,“刮”进85%以上村居;“五水共治”使家门口的垃圾河、黑臭河,变身可下水游泳的宜游河……点点滴滴的变化与体验,让龙湾作为城市东部中心,都市范越来越足。

  1月16日,龙湾区委书记王军在区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提升内涵,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围绕打造温州城市东部组团中心的目标,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个轮子”并驾齐驱,实现城市发展从硬件建设向内涵提升转变,着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滨海新城。

  城区面貌处处有惊喜

  在市区上班的林小影,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呼朋引伴到龙湾万达广场吃美食,到瑶溪景区爬山。对于这些上班族来说,便捷交通是出行先决因素。取道惠民路、温州大道,再上瓯海大道,不消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城市中心区,而再往瑶溪,车行永中西路仅仅不过七八分钟。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便捷的交通网则犹如毛细血管延伸到每个角落。去年,永中西路、罗东南街沙城段、77省道灵昆段等工程竣工投用,给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此外,市域铁路S1线龙湾段、瓯江南口大桥南接线、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环山北路等工程加快推进,则铺垫着期许。启动城市中心区、高新区核心区块等控规修编整合优化工作,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永中旧城二期、F地块大型地下停车场等项目建成;区规划展示馆、区便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快实施;永中东林三期、永兴乐一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城市面貌的质变不正是基于一步步的量变与积累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深入实施“三改一拆”,完成城中村改造“1+6”实施规划编制,去年该区完成旧住宅区改造136.37万平方米、旧厂房118.03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79.89万平方米,成效显著。

  家住海滨街道宁村社区居民徐海强说,虽然出门就是机场交通枢纽,环境暂时相对脏乱,不过几年后这里作为龙湾国际机场的腹地,发展前景值得期待。2015年,该区还将加快中心区G地块、F04地块等重点区块开发,吸引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进驻,以及提升基础配套、加快城乡一体等一系列行动。

  智慧城市处处有希冀

  通过二维码,市民可以了解龙湾农家乐等特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等各类旅游资讯;停车智能诱导系统,时时提供停车泊位信息;城市中心区公共场所已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全区所有在建楼宇项目均实施智能化管理……在龙湾,科技元素、创新精神正点燃智慧的火花,蝶变着城市的细节。

  而所有这些智慧成果,都源于龙湾“智慧城区”打造。2014年,龙湾区率全市之先出台智慧城区建设5年规划,并全面组织实施,如今,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环保、智慧教育等11个项目正在研发中。智慧城管、智慧民情服务平台开始试运行。位于文昌路科技创新大厦的“智慧龙湾展示中心”让市民张崇权至今感触颇省,展馆内所展示的智慧城市种种,让未来智慧生活的美好,在这里变得可触可感。汽车导航自动避开拥堵路段,选择最便捷最快速的道路通行;坐在智能茶几前,敲敲桌面开关电视、电灯、启动扫地机器人全部搞定,节能环保;企业线上光速沟通,物料监控、订单管理实时更新……“真没想到这些看似很高大上的生活生产方式,再过4年,都将成为龙湾城市一部分。”张崇权感慨道。

  按照规划,龙湾区将在3年内投资8亿元,着力打造“无线城市”,力争到2018年,率先达到“智慧浙江”、“智慧温州”规划的目标要求,最终打造成为“国家级智慧城市示范区”。

  水净岸绿处处有景观

  开门见绿、河水清清,曾经的“梦里水乡”正逐渐回归龙湾人的视野。全面向印染、化工、造纸、制革等行业“宣战”,对财政有突出贡献的合成革产业2年时间消减了30%以上的产能,这对于顶着“中国合成革之都”光环的龙湾而言,无疑是冒着“摘牌”的威胁。

  偿还历史欠账,必须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绝和勇气,短板不能补齐,硬伤将始终掣肘区域发展。截至目前,该区合成革生产线已削减35.4%,不锈钢拉管行业酸洗废气治理已经完成,开展煤炭行业专项整治,印染、化工、造纸、制革等行业整治通过市级核查验收。

  水是龙湾最灵动的环境要素。在做到从源头治水的同时,该区所辖的248条河道,每一条河都还配备了“河长”,除此以外还配有其他“四长”,即“指挥长”、“巡逻长”、“技术长”和“警长”。“‘五水’就是‘吾水’,保护母亲河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在龙湾不少村居村民们自发组成了“护水队”。各方合力,去年整治验收垃圾河7条、黑臭河86条122.7公里,河道清淤36.3万立方米、疏浚44.3公里。今年,该区将全面开展截污纳管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新建污水管网20公里,全力做好“最后一米”纳管工作。

  大罗山的葱翠、黄石山公园的绿意、瑶溪犁头垟公园的惊艳,“绿满龙湾”行动让人真切感受身边的绿色变多了。新增绿地109.04公顷、城区绿道16公里、滨水公园8个、“两无三化”位居全市第二……一份份绿色答卷,赢得市民点赞。

  都市生活处处现亮点

  把居家养老“9028”服务登记本往纸袋里一塞,穿上一件印有“民政助老,微笑龙湾”的红马甲,永兴街道兴北社区助老员范玲弟便利用午休时间去辖区93岁老人娄翠花的家里看看。顺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龙湾早在几年前就积极布局居家养老服务,致力打造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如今,除了建成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5家外,高龄老人还享受了如娄翠花一样的心理抚慰。

  “文化礼堂”送出道道文化大餐、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便民医疗服务……十方面50项民生实事全面,让居民感受着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丰富多彩。根据统计,去年该区民生支出达14.4亿元,占比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6%。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示范文明城区花落龙湾,则从另一个纬度反映出其作为温州城市东部中心的厚积薄发。

  从罗东大街橱窗秀,到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时尚、活力元素总是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和脚步。服务业的兴盛往往是衡量都市活力的重要风向标。在继续挖掘城市中心区周边潜力的同时,龙湾还专门制订了《关于推进月光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打造“两片八节点”的月光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新建一批“月光经济”集聚区,从而实现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区经济在第二时空的延伸,让夜龙湾“亮”起来。

  在不久前闭幕的龙湾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应许指出,要以融合发展为核心,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发展。今年,龙湾将以均等普惠为目标,切实改善社会公共服务,从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优化社会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夯实民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