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4/2025-49034 |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生成日期 | 2025-07-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安继武委员:
你在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强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提案》收悉。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近年来,区教育局联合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持续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宣传,积极探索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已取得初步进展和成效。现答复如下:
一、深化“校-医-社”协同机制
2023年区卫健局联合区教育局出台《龙湾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温龙卫〔2023〕181号),由各医疗机构筛选热爱中医文化传播的骨干中医药人员,组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讲师团,在全区各幼儿园、中小学推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主题活动等,引导师生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拥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2024 年已完成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 13 场。同时结合辖区中医专业特色,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如蒲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小学生参加“‘趣’学中医,小小李时珍游学”活动,现场通过辨别中药材、制作香囊等活动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中医国粹的魅力。天河一小携手龙湾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主题为“中医文化进校园”的科普讲座活动。下一步,区卫健局将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示范单位建设,深入挖掘温州王侨骨伤医院,王燛薪堂的文化内涵,依托温州王侨骨伤的新院,扶持、指导建设区级中医药博物馆,梳理中医药文化遗存,面向青少年等群体开展专题展览等活动。
二、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区教育局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加强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教育部在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体育与健康、化学、生物学等国家课程中,明确中医药文化学习达60余处。全区中小学从客观实际出发,部分学校已先行挖掘本地中医药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的校本教材研发、课程渗透融合、实践活动阵地建设等,构建知识学习、劳动实践、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宣教矩阵。如龙湾二小开设了《中医药知识与保健》校本课程,赢得学生家长一致好评;龙湾区研学实践中心将中草药文化深度融入实践活动,形成“识药—制药—用药”全流程体验体系。依托百草园药材基地,学生在专家指导下辨识乌梅、甘草等本地草药,了解功效与文化内涵;通过酸梅汤熬制、中药眼罩、香囊制作等手作课程,掌握传统制药技艺,深化“药食同源”理念。特色课程创新融合非遗与健康应用,如雪梨膏棒棒糖熬制、瓯窑草药拓印、推拿护眸训练等,将炮制工艺与艺术创作结合。同时紧扣24节气设计主题研学,夏季消暑酸梅汤、秋季润肺雪梨膏、冬季滋补膏方等活动,串联药膳烹饪与养生智慧。活动以“五彩教育”课程为载体,通过中医药体验馆、炮制工坊等场景,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文化认同,生动诠释了中医药文化的实践魅力与当代价值。
三、推进本土传统文化教育
龙湾区各学校根据自身需求,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利用课后托管时间,以社团课的形式,开展龙湾本土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如南拳、王家拳、米塑、玻璃银光刻、镶嵌漆画、剪纸等在我区部分学校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区学生研学实践中心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大力开发龙湾非遗项目课程,开设了中医馆等传统文化项目,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最后,感谢你对龙湾区教育工作的支持。
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
2025年6月24日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4/2025-49034 |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生成日期 | 2025-07-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安继武委员: 你在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强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提案》收悉。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近年来,区教育局联合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持续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宣传,积极探索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已取得初步进展和成效。现答复如下: 一、深化“校-医-社”协同机制 2023年区卫健局联合区教育局出台《龙湾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温龙卫〔2023〕181号),由各医疗机构筛选热爱中医文化传播的骨干中医药人员,组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讲师团,在全区各幼儿园、中小学推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主题活动等,引导师生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拥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2024 年已完成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 13 场。同时结合辖区中医专业特色,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如蒲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小学生参加“‘趣’学中医,小小李时珍游学”活动,现场通过辨别中药材、制作香囊等活动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中医国粹的魅力。天河一小携手龙湾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主题为“中医文化进校园”的科普讲座活动。下一步,区卫健局将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示范单位建设,深入挖掘温州王侨骨伤医院,王燛薪堂的文化内涵,依托温州王侨骨伤的新院,扶持、指导建设区级中医药博物馆,梳理中医药文化遗存,面向青少年等群体开展专题展览等活动。 二、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区教育局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加强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教育部在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体育与健康、化学、生物学等国家课程中,明确中医药文化学习达60余处。全区中小学从客观实际出发,部分学校已先行挖掘本地中医药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的校本教材研发、课程渗透融合、实践活动阵地建设等,构建知识学习、劳动实践、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宣教矩阵。如龙湾二小开设了《中医药知识与保健》校本课程,赢得学生家长一致好评;龙湾区研学实践中心将中草药文化深度融入实践活动,形成“识药—制药—用药”全流程体验体系。依托百草园药材基地,学生在专家指导下辨识乌梅、甘草等本地草药,了解功效与文化内涵;通过酸梅汤熬制、中药眼罩、香囊制作等手作课程,掌握传统制药技艺,深化“药食同源”理念。特色课程创新融合非遗与健康应用,如雪梨膏棒棒糖熬制、瓯窑草药拓印、推拿护眸训练等,将炮制工艺与艺术创作结合。同时紧扣24节气设计主题研学,夏季消暑酸梅汤、秋季润肺雪梨膏、冬季滋补膏方等活动,串联药膳烹饪与养生智慧。活动以“五彩教育”课程为载体,通过中医药体验馆、炮制工坊等场景,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文化认同,生动诠释了中医药文化的实践魅力与当代价值。 三、推进本土传统文化教育 龙湾区各学校根据自身需求,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利用课后托管时间,以社团课的形式,开展龙湾本土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如南拳、王家拳、米塑、玻璃银光刻、镶嵌漆画、剪纸等在我区部分学校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区学生研学实践中心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大力开发龙湾非遗项目课程,开设了中医馆等传统文化项目,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最后,感谢你对龙湾区教育工作的支持。 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 2025年6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