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2025年温州市中小学地方课程《话说温州》新教材修订研讨活动在龙湾区罗峰实验学校举行。浙江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教授郑汉阳,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书记、院长、《话说温州》教材主编徐海龙,龙湾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徐海莲等出席活动。《话说温州》初中、小学教材分册负责人、编写成员和全市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研员、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研讨。
现场,徐海莲在活动致辞中分享了龙湾地方课程以文化为魂、以地方为本的实践思考,强调地方课程要做到五育融合,传承家园文化,培育家国情怀。
徐海龙强调,要统筹推动地方课程教材修订。《话说温州》教材的修订要坚持正确导向,重视课程管理,关注使用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文化根基。
随后,瓯海区龙霞实验小学何利约老师和龙湾区罗峰实验学校林佳慧老师分别执教四年级《温州鱼丸 长人伯鱼胶冻》和八年级《百工荟萃》公开课,生动诠释地方课程的教学思路,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龙湾区实验小学宋静老师和温州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周敏捷老师分别作《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学地方课程实施路径》和《地方课程常态教学及其生长点》经验交流,现场展示《话说温州》教材的实施路径和地方课程在学校中的实践成果。
接着,浙江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授、所长郑汉阳围绕“教材编辑工作的重要性”“教材编写制度规定”“教材出版高质量建设”三方面,作《努力规范教材编写工作》专题讲座。郑教授从国家教材建设相关文件要求出发,讲解教材编写在组织建设、制度保障、思维架构、修订流程、教材出版等方面内容,并以典型问题为例,指出要规范、严谨对待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其间,郑教授对《话说温州》教材的编写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活动以课堂展示为镜,以经验分享为桥,以专家引领为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共生。参会教师不仅收获了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更深化了对《话说温州》育人价值的理解。未来,温州将继续以地方课程为载体,让瓯越文化在课堂中焕发新生机,培养有根、有魂、有情怀的新时代温州学子。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