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14/2025-28784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龙湾区农业农村局 |
生成日期 | 2025-04-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4年,龙湾区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善作善成,砥砺前行,全面推进落实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亮点工作
(一)粮油高产示范与早稻增长成效显著。成功创建水稻绿色高产示范方14个,其中永兴街道五溪村省级双季稻百亩方早稻亩产630.9公斤,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五,永兴街道小塘村连晚示范方亩产701.19公斤,突破我区连晚单产记录。 早稻面积产量再度“三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早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1%、8.36%、2.61%。
(二)渔民穿戴救生衣成功试点。承接全市渔民穿戴救生衣试点工作,2024年,龙湾区承接渔民救生衣试点,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采购200余套优质救生衣免费分配。同时,建立渔民救生衣穿戴情况量化评分机制,对渔民穿戴救生衣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和评比,并加强教育宣传,提升渔民穿戴主动性和规范性。
(三)“4+1+X”阳光工程成果丰硕。全面打好省、市关于“三清一促”工作部署攻坚战,结合实际,启动村社“4+1+X”阳光工程,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进行全域整治和清理。截至目前,全区摸排问题合同数695个,问题债务2747.15万元,问题工程数423个,强村公司发现问题25个,完成整改率100%。全区共拖欠租金1.43亿元,已清收1.2亿元。率全市之先探索区农村产权服务中心直营模式,截至11月18日,该中心实现全区农村资产交易138个村社全覆盖,成交总额4.5亿元,营收340万元。
(四)国有资产盘活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实现双赢。龙湾区农业农村局与温州市龙湾中心区招商运营有限公司签订“永青锦园”(房屋租赁)财政支农资金折股量化帮扶项目合作协议。由龙湾区农业农村局出资20万元投资“永青锦园”房屋租赁项目,区招商运营有限公司则按照“固定回报”方式支付收益,确保资本金每年不低于5%的回报率,为低收入农户提供稳定的资金收入,实现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和农户增收的双重目标。
(五)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面推进。谋划龙湾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一二三期涉及总投资95.86亿元,获批发债额度共计49.7亿元(1期17.7亿、2期20亿,3期12亿);截止2023已累计投入使用15.07亿元(1期6.3亿、2期5.77亿、3期3亿),2024年申请使用额度共14亿元(一期2亿,二期1亿+新增7亿,三期4亿),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和美乡村建设。永梅大道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2024年一期投资3700万,并争取第四批浙江省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项目最高奖补1100万;“清秀郑宅”提升工程,去年已通过全省第三批未来乡村,2024年继续投入1000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永电投资8000余万元高端民宿美人瀑酒店已于10月1日试营业;瑶溪风貌连片提升示范区,2024年总投资7400万元,目前十五个项目已全部完工。“钟秀瑶溪”未来乡村提升工程,在瑶溪未来乡村一期二期2400万基础上,2024年投入2000万元实施提升三期工程,项目涉及河道驳岸等多个工程;另外,龙湾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顺利通过验收,争取到省级创建补助资金3000万元。
(六)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入选省级名单。以“潜龙入湾·水墨华章”主题,编制完成《龙湾区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谋划我区2025-2026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并入选浙江省水利厅2025 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名单(2024年全省仅12个区入选),获省级补助资金4000万元,推动实现“以水为脉推动永强塘河商旅融合发展”“以水为韵推动高品质水美乡村建设”“以水为媒推动水利数字监管”“以水为本推动水利投融资水美经济联动发展”“以水为魂推动水生态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五大标志性成果有效落地。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瑶溪风貌连片提升示范区工程特色难凸显。虽已实施连片提升方案,但风貌大改观仍面临挑战,风貌大改观较难。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尚在培育初期,档次有待提升,且民间特色风味开发不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此外,缺乏龙头型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和大型农文旅融合项目引领,导致联农带农、强村富民渠道拓宽不够,制约了乡村振兴和富民强村步伐。
(二)农林牧渔业产值缩减。我区耕地面积极为有限,粮经作物是此消彼长,今年扩种粮油作物,致使挤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畜牧业因中央环保督查整改要求,2个大型生猪养殖场控制养殖量,造成规模场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同时因自养区海域使用权未确权,我区退养海蜇1.5万亩,对我区水产总产量造成很大影响。
三、2025年计划
(一)全力抓好稳粮保供工作,夯实“农业强”文章。一是全力抓好稳粮保供工作。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原则,结合优新技术推广及农业机械化,推进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计划创建省级早稻千亩示范片1个、早稻及双季稻百亩攻关方各1个,全年奖励粮油规模种植主体10个以上,引进试种水稻新品种1个以上。二是稳步推进高标农田建设。以“三区三线”划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为基础,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贮备区划定情况,谋划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新建高标准农田0.05万亩,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筑牢粮食生产根基。三是全面完成土壤“三普”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资料汇总,及时形成总结报告和分项专题报告,年底前全面完成土壤“三普”成果验收,推进实现土壤“三普”摸清家底、服务生产目的。
(二)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夯实“农村美”文章。一是持续发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专项债。 2025年持续申请发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专项债预估金额5亿,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提升村容村貌与乡风,打造人美、村美、经济美的乡村。二是深入谋划未来乡村项目建设。谋划“钟秀瑶溪”四期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主要包括东入口改造提升等7个子项目,有效提升景区整体品质与游客体验。清秀郑宅未来乡村完成郑宅一期竣工,同时针对美人瀑酒店试营业、山脚下环境整合整治、矿山修复及产业项目等谋划郑宅二期项目。三是持续推进永梅大道共同富裕示范带。完成南片未来乡村2期和三甲河河道整治工程竣工;谋划永梅大道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二期项目。
(三)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与平台打造,夯实“农民富”文章。一是聚焦现代“新农人”引育,助推乡村创业创富新生态。聚焦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聚力打造新农小院、农创客共富基地、现代化农创园等乡村创业创富平台,争创省级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二是强化部门协同,精准谋划龙湾乡村产业项目。加强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建设、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全力抓好重大乡村产业项目排摸储备工作。同时,紧密结合温州龙湾实际,谋划一批具有龙湾特色的农业农村招商项目。三是强化增收共富,深化低收入农户帮扶与农村三资监管。以“共富工坊”为契机,给予低收入农户特定岗位,提供稳定性收入。深入谋划低收入农户产业帮扶项目,提高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推进农村三资监管工作,完善村级事务监督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四)全力强化水利建设与管理,夯实“水利兴”文章。一是全力推进水利规划与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水利规划,启动龙湾区“十五五”水安全规划,完成温州东站水网专题研究;积极推进重点水利温瑞平原东片排涝、瓯江标准海塘改造工程。二是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与服务提升。推进水利工程不动产登记,完成农业水价改革、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更新升级农田水利设施,签订管护协议;强化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排查整治隐患,紧抓白蚁防治、防溺水、防汛防台等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强化河长履职服务,发挥区河长办职能,实现河长制“有能有效”。三是全力推进河湖综合治理与民生改善。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示范引领性强的综合治理样板河湖,切实整体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14/2025-28784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龙湾区农业农村局 |
生成日期 | 2025-04-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4年,龙湾区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善作善成,砥砺前行,全面推进落实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亮点工作 (一)粮油高产示范与早稻增长成效显著。成功创建水稻绿色高产示范方14个,其中永兴街道五溪村省级双季稻百亩方早稻亩产630.9公斤,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五,永兴街道小塘村连晚示范方亩产701.19公斤,突破我区连晚单产记录。 早稻面积产量再度“三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早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1%、8.36%、2.61%。 (二)渔民穿戴救生衣成功试点。承接全市渔民穿戴救生衣试点工作,2024年,龙湾区承接渔民救生衣试点,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采购200余套优质救生衣免费分配。同时,建立渔民救生衣穿戴情况量化评分机制,对渔民穿戴救生衣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和评比,并加强教育宣传,提升渔民穿戴主动性和规范性。 (三)“4+1+X”阳光工程成果丰硕。全面打好省、市关于“三清一促”工作部署攻坚战,结合实际,启动村社“4+1+X”阳光工程,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进行全域整治和清理。截至目前,全区摸排问题合同数695个,问题债务2747.15万元,问题工程数423个,强村公司发现问题25个,完成整改率100%。全区共拖欠租金1.43亿元,已清收1.2亿元。率全市之先探索区农村产权服务中心直营模式,截至11月18日,该中心实现全区农村资产交易138个村社全覆盖,成交总额4.5亿元,营收340万元。 (四)国有资产盘活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实现双赢。龙湾区农业农村局与温州市龙湾中心区招商运营有限公司签订“永青锦园”(房屋租赁)财政支农资金折股量化帮扶项目合作协议。由龙湾区农业农村局出资20万元投资“永青锦园”房屋租赁项目,区招商运营有限公司则按照“固定回报”方式支付收益,确保资本金每年不低于5%的回报率,为低收入农户提供稳定的资金收入,实现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和农户增收的双重目标。 (五)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面推进。谋划龙湾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一二三期涉及总投资95.86亿元,获批发债额度共计49.7亿元(1期17.7亿、2期20亿,3期12亿);截止2023已累计投入使用15.07亿元(1期6.3亿、2期5.77亿、3期3亿),2024年申请使用额度共14亿元(一期2亿,二期1亿+新增7亿,三期4亿),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和美乡村建设。永梅大道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2024年一期投资3700万,并争取第四批浙江省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项目最高奖补1100万;“清秀郑宅”提升工程,去年已通过全省第三批未来乡村,2024年继续投入1000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永电投资8000余万元高端民宿美人瀑酒店已于10月1日试营业;瑶溪风貌连片提升示范区,2024年总投资7400万元,目前十五个项目已全部完工。“钟秀瑶溪”未来乡村提升工程,在瑶溪未来乡村一期二期2400万基础上,2024年投入2000万元实施提升三期工程,项目涉及河道驳岸等多个工程;另外,龙湾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顺利通过验收,争取到省级创建补助资金3000万元。 (六)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入选省级名单。以“潜龙入湾·水墨华章”主题,编制完成《龙湾区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谋划我区2025-2026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并入选浙江省水利厅2025 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名单(2024年全省仅12个区入选),获省级补助资金4000万元,推动实现“以水为脉推动永强塘河商旅融合发展”“以水为韵推动高品质水美乡村建设”“以水为媒推动水利数字监管”“以水为本推动水利投融资水美经济联动发展”“以水为魂推动水生态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五大标志性成果有效落地。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瑶溪风貌连片提升示范区工程特色难凸显。虽已实施连片提升方案,但风貌大改观仍面临挑战,风貌大改观较难。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尚在培育初期,档次有待提升,且民间特色风味开发不足,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此外,缺乏龙头型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和大型农文旅融合项目引领,导致联农带农、强村富民渠道拓宽不够,制约了乡村振兴和富民强村步伐。 (二)农林牧渔业产值缩减。我区耕地面积极为有限,粮经作物是此消彼长,今年扩种粮油作物,致使挤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畜牧业因中央环保督查整改要求,2个大型生猪养殖场控制养殖量,造成规模场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同时因自养区海域使用权未确权,我区退养海蜇1.5万亩,对我区水产总产量造成很大影响。 三、2025年计划 (一)全力抓好稳粮保供工作,夯实“农业强”文章。一是全力抓好稳粮保供工作。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原则,结合优新技术推广及农业机械化,推进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计划创建省级早稻千亩示范片1个、早稻及双季稻百亩攻关方各1个,全年奖励粮油规模种植主体10个以上,引进试种水稻新品种1个以上。二是稳步推进高标农田建设。以“三区三线”划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为基础,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贮备区划定情况,谋划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新建高标准农田0.05万亩,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筑牢粮食生产根基。三是全面完成土壤“三普”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资料汇总,及时形成总结报告和分项专题报告,年底前全面完成土壤“三普”成果验收,推进实现土壤“三普”摸清家底、服务生产目的。 (二)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夯实“农村美”文章。一是持续发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专项债。 2025年持续申请发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专项债预估金额5亿,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提升村容村貌与乡风,打造人美、村美、经济美的乡村。二是深入谋划未来乡村项目建设。谋划“钟秀瑶溪”四期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主要包括东入口改造提升等7个子项目,有效提升景区整体品质与游客体验。清秀郑宅未来乡村完成郑宅一期竣工,同时针对美人瀑酒店试营业、山脚下环境整合整治、矿山修复及产业项目等谋划郑宅二期项目。三是持续推进永梅大道共同富裕示范带。完成南片未来乡村2期和三甲河河道整治工程竣工;谋划永梅大道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二期项目。 (三)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与平台打造,夯实“农民富”文章。一是聚焦现代“新农人”引育,助推乡村创业创富新生态。聚焦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聚力打造新农小院、农创客共富基地、现代化农创园等乡村创业创富平台,争创省级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二是强化部门协同,精准谋划龙湾乡村产业项目。加强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建设、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全力抓好重大乡村产业项目排摸储备工作。同时,紧密结合温州龙湾实际,谋划一批具有龙湾特色的农业农村招商项目。三是强化增收共富,深化低收入农户帮扶与农村三资监管。以“共富工坊”为契机,给予低收入农户特定岗位,提供稳定性收入。深入谋划低收入农户产业帮扶项目,提高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推进农村三资监管工作,完善村级事务监督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四)全力强化水利建设与管理,夯实“水利兴”文章。一是全力推进水利规划与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水利规划,启动龙湾区“十五五”水安全规划,完成温州东站水网专题研究;积极推进重点水利温瑞平原东片排涝、瓯江标准海塘改造工程。二是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与服务提升。推进水利工程不动产登记,完成农业水价改革、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更新升级农田水利设施,签订管护协议;强化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排查整治隐患,紧抓白蚁防治、防溺水、防汛防台等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强化河长履职服务,发挥区河长办职能,实现河长制“有能有效”。三是全力推进河湖综合治理与民生改善。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示范引领性强的综合治理样板河湖,切实整体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