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湾区中小学基于地域文化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专题研讨活动在区海滨二小顺利举行。龙湾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修班学员、中小学校骨干教师代表和四川仪陇县老师等50余人共同参加研讨活动。
与会人员一同参观区海滨二小校园与宁村所、宁村文化礼堂,零距离感受地域特色文化。在课堂教学环节,区海滨二小李阳老师以宁村拦街福非遗文化为载体,通过视频导入、情境讨论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福字书法与拓印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福”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李老师在教学中融入非遗技艺体验与小组探究活动,以集体祈福和作品展评的方式强化学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对本土非遗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夏德生老师以汤和生平为线索,通过时间轴绘制、城防模拟和名片设计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汤和将军的高尚品质与家国情怀。夏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合作与实践,结合多媒体与实物教具带领学生会先辈们保家卫国的坚定意志,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与价值观,激发了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在经验交流环节,区海滨二小、区沙城三小和区实验小学三位老师分别分享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通过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文化认同感。例如,“走读宁村”课程挖掘乡土文化,将其转化为生动教学内容;“孔庙文化”课程依托温州孔庙资源,开发“新六艺”课程和德育实践;“宋韵瓯风”课程则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领略宋韵文化魅力。不仅丰富了课程体系,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学习与成长的平台。
区上庄小学王成福老师以《书写百家姓・传承宁村魂 —— 基于深耕地域文化的课程建设》为主题,对地域文化课程建设作深度剖析。在校本课程指导中,王老师强调,课程开发要立足文化传承与创新:一要厚植文化底蕴,深挖"百家姓"文化根脉,守护精神内核;二要弘扬民俗文化,将其作为课程亮点;三要传播和谐包容文化,突出宁村“合和”文化;四要深耕地域文化,培养历史思维与信息辨伪能力,在网络时代保持文化思辨力。
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蔡海平老师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几点建议》专题讲座中,基于丰富的教育研究经验,以龙湾地域文化为例,提出学校课程开发的建议,强调挖掘本地资源,如永嘉场文化、历史名人、非遗等,整合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并提出要凝练课程纲要,注重素养导向和五育并举,通过实践体验,如地方故事、文创活动传承文化,为在场的教师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专业指导。
龙湾将继续深耕地域文化,进一步优化课程,助力龙湾教育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