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089/2025-0036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海城街道
生成日期 2025-01-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海城街道办事处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21 10:35:23浏览次数: 来源:海城街道 字体:[ ]

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龙湾区人民政府: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城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方位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法治建设全局

海城街道充分发挥街道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各部门职责,构建起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体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街道党工委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法治建设的各项问题,对辖区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规划与指导,及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同时,完善行政案件街道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案件办理、“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等制度,从制度层面明晰责任分工,规范工作程序,显著提升街道法治建设整体水平。

    (二)加强法治审查,确保行政决策合法

启用线上审查系统,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全年共审查涉法事务 58件,完成重大合同备案10件,提出审查意见数136条,确保街道的各项行政决策和涉法事务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有效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程序和责任。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法定程序,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三)加强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1、深化信访维稳工作。结合重点人员“化、疏、控、打”专项行动,压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和定期接访群众制度,规范落实信访维稳重点人员“一人一档一策”机制。化解8年未决的S2征地社保群体性信访事项1起、涉军信访件1起,成功消除10年信访老户张德权,实体化解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督办件3件、国家信访局交办件1件。严格执行涉稳信息“周研判”制度,针对当前梳理的11名重点人员及5件各类型不稳定因素,全面加强和拓宽信息掌控渠道。2024年街道班子领导共坐班接访群众265次,受理市长热线1292件,领导信箱3件,网络投诉157件,来信15件,来访群众7件,各类信访件合计办结1474件,有效推进了社会初始矛盾和初访问题的化解,切实维护了辖区信访维稳形势的总体稳定。

    2、优化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完善多元化、宽领域、广覆盖的“大调解”机制建设,坚决防止因调处不当而引发涉稳问题或“民转刑”案件的发生。2024年,街道妇联接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205件,劳动所调处劳资纠纷385起,司法所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6起,未发生因调处工作不力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且未发生重大矛盾纠纷。在村社调解工作方面,通过指导村社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五有、四落实、六统一”标准加强规范化建设,并加大对村社调解人员的培训力度,村社调解占比得到稳步提升。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提升复议工作公信力,2024年,街道作为被告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已审结案件1件,其中胜诉1件,无败诉;行政复议案件3件,已经结案3件,其中胜诉2件。

    (四)优化法律服务,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积极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82人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共调解纠纷51件。全面落实“一村社一法律顾问”制度,村社法律顾问协助处理村级日常法律事务,为村社重大矛盾纠纷调处提供法律保障,有效提升了基层依法治理水平。积极培育村居“法律明白人”,全年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3次,参与培训共110人次。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工作,为农民工、妇女儿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殊人群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切实维护了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让法治的温暖惠及更多群众。

    (五)推进严格执法,筑牢安全底线

    通过“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等模式,精简入企扰企次数,用更加精确的执法排查整改更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今年以来,海城街道联同多部门站所对企业环保设施、特种设备、特种作业、违法建筑、违停违冲、危化品、可燃爆粉尘等领域进行执法检查与处罚。累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257多家,发现问题隐患3680余条,行政处罚31起,罚没款约27万元,查处非法抛光违法行为4起。完成消防管理站和专职消防队完成营房库室和场所建设,全面推进“应消一体化”建设。验收完成屿门村高层建筑消防整治水电表开设、2024年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新增15个消防屋,完成森林防火配套建设系统调试,推进乡村消防配套建设器材采购第二期投资建设。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一)法治建设专业力量不足。街道、站所工作人员中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占比较少,且多数人员需兼顾多项工作。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法治建设任务时,难以做到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作,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部分群众法治意识淡薄。辖区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入,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处理问题和解决纠纷时,部分群众未能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导致一些矛盾纠纷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法治宣传教育深度和广度不够。尽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但在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实际需求进行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深度和广度不足的问题。部分法治宣传内容未能真正贴近群众生活,导致群众参与度和接受度不高。

    三、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情况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总体要求,海城街道主要负责人对街道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工作目标与任务,切实履行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职责。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以及综合考核体系中,街道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的职责,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治工作在各个层面得以有效落实。

    四、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大对法治建设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法治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法律专家进行授课,着力提升街道干部法律意识、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提高街道干部依法行政水平。

    (二)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短视频等形式,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参与度。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打造具有海城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调解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温州市龙湾区海城街道工作委员会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海城街道办事处

2025年1月16日         





索引号 001008003002089/2025-0036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海城街道
生成日期 2025-01-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海城街道办事处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21 浏览次数: 来源:海城街道 字体:[ ]

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龙湾区人民政府: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城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方位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法治建设全局

海城街道充分发挥街道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各部门职责,构建起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体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街道党工委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法治建设的各项问题,对辖区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规划与指导,及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同时,完善行政案件街道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案件办理、“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等制度,从制度层面明晰责任分工,规范工作程序,显著提升街道法治建设整体水平。

    (二)加强法治审查,确保行政决策合法

启用线上审查系统,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全年共审查涉法事务 58件,完成重大合同备案10件,提出审查意见数136条,确保街道的各项行政决策和涉法事务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有效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程序和责任。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法定程序,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三)加强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1、深化信访维稳工作。结合重点人员“化、疏、控、打”专项行动,压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和定期接访群众制度,规范落实信访维稳重点人员“一人一档一策”机制。化解8年未决的S2征地社保群体性信访事项1起、涉军信访件1起,成功消除10年信访老户张德权,实体化解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督办件3件、国家信访局交办件1件。严格执行涉稳信息“周研判”制度,针对当前梳理的11名重点人员及5件各类型不稳定因素,全面加强和拓宽信息掌控渠道。2024年街道班子领导共坐班接访群众265次,受理市长热线1292件,领导信箱3件,网络投诉157件,来信15件,来访群众7件,各类信访件合计办结1474件,有效推进了社会初始矛盾和初访问题的化解,切实维护了辖区信访维稳形势的总体稳定。

    2、优化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完善多元化、宽领域、广覆盖的“大调解”机制建设,坚决防止因调处不当而引发涉稳问题或“民转刑”案件的发生。2024年,街道妇联接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205件,劳动所调处劳资纠纷385起,司法所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6起,未发生因调处工作不力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且未发生重大矛盾纠纷。在村社调解工作方面,通过指导村社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五有、四落实、六统一”标准加强规范化建设,并加大对村社调解人员的培训力度,村社调解占比得到稳步提升。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提升复议工作公信力,2024年,街道作为被告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已审结案件1件,其中胜诉1件,无败诉;行政复议案件3件,已经结案3件,其中胜诉2件。

    (四)优化法律服务,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积极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82人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共调解纠纷51件。全面落实“一村社一法律顾问”制度,村社法律顾问协助处理村级日常法律事务,为村社重大矛盾纠纷调处提供法律保障,有效提升了基层依法治理水平。积极培育村居“法律明白人”,全年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3次,参与培训共110人次。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工作,为农民工、妇女儿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殊人群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切实维护了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让法治的温暖惠及更多群众。

    (五)推进严格执法,筑牢安全底线

    通过“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等模式,精简入企扰企次数,用更加精确的执法排查整改更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今年以来,海城街道联同多部门站所对企业环保设施、特种设备、特种作业、违法建筑、违停违冲、危化品、可燃爆粉尘等领域进行执法检查与处罚。累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257多家,发现问题隐患3680余条,行政处罚31起,罚没款约27万元,查处非法抛光违法行为4起。完成消防管理站和专职消防队完成营房库室和场所建设,全面推进“应消一体化”建设。验收完成屿门村高层建筑消防整治水电表开设、2024年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新增15个消防屋,完成森林防火配套建设系统调试,推进乡村消防配套建设器材采购第二期投资建设。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一)法治建设专业力量不足。街道、站所工作人员中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占比较少,且多数人员需兼顾多项工作。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法治建设任务时,难以做到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作,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部分群众法治意识淡薄。辖区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入,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处理问题和解决纠纷时,部分群众未能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导致一些矛盾纠纷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法治宣传教育深度和广度不够。尽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但在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实际需求进行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深度和广度不足的问题。部分法治宣传内容未能真正贴近群众生活,导致群众参与度和接受度不高。

    三、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情况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总体要求,海城街道主要负责人对街道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工作目标与任务,切实履行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职责。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以及综合考核体系中,街道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的职责,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治工作在各个层面得以有效落实。

    四、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大对法治建设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法治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法律专家进行授课,着力提升街道干部法律意识、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提高街道干部依法行政水平。

    (二)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短视频等形式,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参与度。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打造具有海城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调解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温州市龙湾区海城街道工作委员会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海城街道办事处

202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