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10/2024-53203 | ||
组配分类 | 2023年度 | 发布机构 | 区财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4-09-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2023年全区财政决算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在温州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龙湾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优支出、保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保障涉及民生的重点支出,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1.全区
2023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93.76亿元,同口径增长8.7%。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完成调整预算的107.3%。加上转移性收入66.61亿元,收入合计120.69亿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6%,完成调整预算的102.5%。加上转移性支出45.57亿元,支出合计120.69亿元。
收支相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龙湾区本级
2023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8亿元,自然口径下降20.7%,剔除温州湾新区基数划转因素后同口径增长7.4%,完成调整预算的100.3%;加上转移性收入58.90亿元,收入合计81.78亿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27亿元,自然口径增长31.0%,剔除新增债券和温州湾新区划转基数等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6%,完成调整预算的102.2%。加上转移性支出18.51亿元,支出合计81.78亿元。
收支相抵,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与向龙湾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1)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数与执行数一致。
主要科目收入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支出决算情况:
(2)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23年区本级共收到中央税收返还收入 0.94 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6.36亿元(其中温州湾新区转移收入18.2亿元)。因区本级无下辖乡镇,故无对下转移支付支出。
(3)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3年区本级预备费预算为1.5亿元,按照《预算法》规定,报经区政府批准动用1.5亿元,用于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
2023年区本级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9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00万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为1.39亿元。
3.温州湾新区
2023年温州湾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20亿元,自然口径增长53.4%,剔除龙湾区本级划转基数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1.9%,完成预算的113.1%。加上转移性收入7.71亿元,收入合计38.91亿元。
温州湾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5亿元,自然口径下降53.4%,剔除龙湾区本级基数划转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4%,完成预算的104.0%。加上转移性支出27.06亿元,支出合计38.91亿元。
收支相抵,温州湾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1)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数与执行数一致。
主要科目收入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支出决算情况:
(2)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23年温州湾新区共收到中央税收返还收入-0.64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4.87亿元。因温州湾新区无下辖乡镇,故无对下转移支付支出。
(3)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3年温州湾新区预备费预算为0.12亿元,按照《预算法》规定,报经温州湾新区管委会批准动用0.12亿元,用于政策兑现等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
2023年温州湾新区年初预算稳定基金1.15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5亿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为3.6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情况
1.全区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6.58亿元,增长5.4%,完成调整预算的92.6%。加上转移性收入117.28亿元,收入合计263.86亿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8.47亿元,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7.6%,完成调整预算的94.6%。加上转移性支出65.39亿元,支出合计263.86亿元。
收支相抵,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龙湾区本级
2023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9.16亿元,自然口径下降12.9%,剔除温州湾新区划转基数因素后同口径下降13.2%,完成调整预算的93%。加上转移性收入84.25亿元,收入合计193.41亿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7.13亿元,自然口径增长4.1%,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后同口径下降3.2%,完成调整预算的96.7%。加上转移性支出56.28亿元,支出合计193.41亿元。
收支相抵,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与向龙湾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3.温州湾新区
2023年温州湾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42亿元,自然口径增长172.6%,剔除划转龙湾区基数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80.9%,完成调整预算的91.6%。加上转移性收入33.03亿元,收入合计70.45亿元。
温州湾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1.34亿元,自然口径增长316.4%,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47.8%,完成调整预算的88.5%。加上转移性支出9.11亿元,支出合计70.45亿元。
收支相抵,温州湾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决算情况
2023年,全区社保基金收支执行情况纳入市级社保基金核算。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情况
1.全区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45万元,下降42.4%,完成调整预算的106.2%。加上转移性收入7万元,收入合计852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53万元,下降21.0%,完成调整预算的99.3%。加上转移性支出299万元,支出合计852万元。
收支相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2.龙湾区本级
2023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2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转移性收入7万元,收入合计331万元。
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转移性支出104万元,支出合计331万元。
收支相抵,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与向龙湾区第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3.温州湾新区
2023年温州湾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21万元,下降64.5%,完成预算的110.4%。
温州湾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26万元,下降53.4%,完成预算的98.8%。加上转移性支出195万元,支出合计521万元。
收支相抵,温州湾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1.债务限额
2023年全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15.4亿元,包括一般债务限额67.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47.9亿元。其中:
省财政厅核定区本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48.19亿元,包括一般债务限额64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84.19亿元。
市财政局核定温州湾新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7.21亿元,包括一般债务限额3.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63.71亿元。
2.债务余额
2023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15.4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67.5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47.9亿元。其中:
2023年末区本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48.19亿元,包括一般债务64亿元,占25.8%,较上年增加9.10亿元;专项债务184.19亿元,占74.2%,较上年增加58.01亿元。区本级债务余额在省核定的债务限额范围之内。温州湾新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7.21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3.50亿元,占5.2%;专项债务余额63.71亿元,占97.8%,较上年增加28.29亿元。温州湾新区债务余额在市核定的债务限额范围之内。
3.使用情况
2023年省代全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03.6亿元,包括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5.40亿元,再融资债券8.20亿元,专项用于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再融资债券30亿元。其中:
省代区本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4.91亿元,包括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7.1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亿元,专项债券35.11亿元。按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途分类,分别用于交通运输1.9亿元,占5.1%;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事业1.1亿元,占3.0%;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8.76亿元,占50.6%;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1.2亿元,占3.2%;新型基础设施1.5亿元,占4.0%;农林水利建设12.65亿元,占34.1%。2023年发行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务的再融资债券7.8亿元。另经省政府同意,2023年发行专项用于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再融资债券30亿元。
省代温州湾新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69亿元(全部为专项债券),包括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8.29亿元,按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途分类,分别用于交通运输5200万元,占1.9%;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事业8000万元,占2.8%;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6.4亿元,占93.3%;农林水利建设5700万元,占2.0%。2023年发行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务的再融资债券4000万元。
4.偿还情况
2023年,全区共安排还本支出8.20亿元,包括一般债务还本支出0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20亿元,其中:区本级还本支出7.80亿元,温州湾新区还本支出3980万元。
(六)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全区所有收支均列本级收支,无对下级转移支付安排。
(七)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2023年,龙湾区贯彻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积极发挥预算绩效管理职能,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一是扎实推进全过程绩效管理。实行事前绩效评估和重点项目预算评审相结合的预算源头管理,在全面开展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的基础上,对81个项目开展第三方复评,对预算部门开展整体评价,以及对政策和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涉及财政资金8.21亿元。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成果应用。2023年绩效监控结果应用于当年预算调整,核减(调剂)低效、无效资金4770万元。绩效评价结果在区政府门户网予以公开通报,督促各部门(单位)落实问题整改,并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2024年部门预算。三是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探索基金绩效评价,率先对2021年-2022年度区政府引导基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针对龙湾区政府引导基金近2年来的运行情况及发展成效,围绕精准定位、完善机制、严格风控重要维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八)列入人代会审查的25个部门决算情况
2023年,25个列入人代会审查部门的年初预算 26.73 亿元(其中:部门预算23.61亿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3.11亿元),年中因政策性增资、人员调整等追加5748万元,项目调增13.97亿元。全年支出35.96亿元,总预算执行率为87.1%,其中5个重点审查部门情况如下:
龙湾区教育局年初预算2.77亿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511万元,项目调减1.13亿元,全年支出1.46亿元,总执行率为86.1%。
龙湾区农业农村局年初预算1.47亿元(其中:部门预算1.42亿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454万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306.7万元,项目调增2.57亿元,全年支出3.65亿元,总执行率为89.6%。
龙湾区卫健局年初预算3.29亿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 261万元,项目调减5218万元,全年支出2.52亿元,总执行率为90.2%。
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年初预算8.28亿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1468万元,项目调减8748万元,全年支出5.52亿元,总执行率为73.1%。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龙湾分局年初预算6833万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445万元,项目调增194万元,全年支出6275万元,总执行率为84%。
二、主要工作措施
总体上,2023年,在温州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龙湾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优支出、保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保障涉及民生的重点支出,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挖潜能促增收,充沛发展源泉。一是抓组织收入。制定财力攻坚实施方案、防风险促发展N条刚性举措,扎实做好收入动态监控,不断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全年财政收入保质保量。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8亿元,同口径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43.94亿元,同口径增长5.6%。二是抓争资争项。全年获得向上争取资金119.65亿元,争取额度创历年新高。其中,成功申请特殊再融资债券30亿元,发行额度居全省首位,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为我市唯一获得该债券的地区。三是抓资金效益。加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建立“定期清理、限期使用、超期收回”长效机制,全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亿元。探索党政机关过紧日子N个“小切口”改革试点,制定厉行节约刚性清单,大力压缩非重点、非刚性支出1.01亿元,压减政府性基金支出3.41亿元,全部统筹用于重点领域资金需求。
(二)优环境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一是精准惠企强扶持。全面落实“一号改革工程”及“8+4”政策体系,全年兑现惠企奖补资金20.43亿元,发放消费券9961万元,拨付创新平台建设2.36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负超20亿元,用政策“含金量”提振市场信心持续释放消费动能打出政府采购中小企业预留份额、价格评审优惠、降低投标成本、政采贷融资等系列“组合拳”,全区政府采购规模12.07亿元,中小企业占比96.6%,占比逐年上升,持续为中小企业蓄力赋能。二是流程再造优服务。全市试点开展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化改革,试点指数居全市前列,助力全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率全市之先出台融资授信提用比选管理办法,建立授信评分体系,充分保证参选银行公正性。优化会计代理记账审批流程,实现申报+审批最快1小时内完成,大幅度降低中介机构申报成本,全年审批代理记账许可证7家。三是基金赋能助上市。全年政府产业基金直投瑞浦兰钧项目2亿元、麦田能源1亿元、星曜半导体2亿元,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超70亿元,其中温州首个母基金直投项目瑞浦兰钧(00666.HK)在港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标志金融助企开启新篇章。
(三)强支撑护发展,守望城市蝶变。一是打造产城融合新引擎。探索“财政+基金+产业”融合模式,全年完成基金投资超10亿元。探索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工作,率全国之先以“政府+企业+保险机构”三方主体共担科研风险的保险模式。首次参投私募证券基金并协议受让沧州明珠5.0%股权,打开全市“省市区三级联动以基金方式投资上市企业”之先河。二是激活精建精美新动能。全力以赴做好财政基建工作,全力保障民生、重点项目资金筹措,投入19.13亿元支持沿江快速路、海塘安澜项目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助推环山北路、围垦路、永宁东路、老旧小区等项目建成投用。投入20.4亿元全力保障城中村改造、美丽城镇建设等项目,奋力擘画美丽龙湾、幸福龙湾新图景。三是求索共富乡村新路子。打造永联耕读幸福里等项目,探索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新模式。全年入库一事一议、小型公益项目40个,总投资6029万元,立项14个,其中经营性项目5个,建成一批群众期盼最大、受益最广的村级民生项目。投入5256万元用于钟秀瑶溪、灵秀五溪、金色埭头等未来乡村建设,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村。试点上线“惠农一键查”“浙里基财”系统,形成多跨协同应用的数字“赋农”新场景,实现惠农政策“一屏掌控”。
(四)优均衡促共享,增进民生福祉。全区民生支出53.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70.9%,比去年提高1.43个百分点。一是持续推进扩中提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落实资金2600万元巩固低保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惠及1950人次。落实资金2276万元保障困境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补助,惠及5248人次,推进残疾人服务提升和残疾儿童康复。落实资金3511万元,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的抚恤金和生活水平。落实资金1923万元,支持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教育支出16.8亿元,支持双减、公参民等政策落地生效,建成投用中小学校、幼儿园6所,南部片区7所中小学校纳入优质教育集团化办学序列,国科温州附属高级中学等5所国科系学校正式揭牌,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下达专项债资金9000万元支持实施寺前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以宋制婚礼、汉服节为载体打响“中国喜街”品牌。深入落实“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要求,统筹资金保障、政府采购、财务管理等重点任务,为赛事举办筑牢坚实后盾。落实4.2亿元推进市区东部医疗高地建设,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卫生健康现代化十大行动和28项健康龙湾专项行动,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三是持续推进稳岗拓就业。坚持“人才强区”首位战略,投入6403万元,努力构建浙南人才创业创新高地和最优人才发展生态。积极落实企业留岗补助、返岗交通补贴、“老带新”奖励等工作,安排稳岗补助3065万元,助力用人单位稳定岗位、扩大就业,保障全区就业局势和经济发展总体稳定。
(五)防风险守底线,夯实安全基石。一是着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全面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系统推进“一债一策”工作。开展财力攻坚行动,消除债务等级“返红”风险。二是着力防范三保运行风险。构建“滚动预测+调控管理+应急预案”库款管理模式,强化库款风险预警,科学统筹重要节点库款调度工作,防范化解支付风险,确保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全年“三保”支出25.63亿元,确保基本民生政策保障到位、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三是着力防范基层财政风险。扎实推进财会监督年专项行动,开展涉企补贴补助资金、中小学食堂伙食费专项检查,切实维护财经秩序。聚焦公共资金存放等关键环节,实现银行代表与招标单位、评委专家全程“零见面”,有效杜绝和防范廉政风险。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核,累计完成工程造价结算达430余个,核减金额累计1.90亿元,核减率达5.0%。动态监控各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13.94万笔,拦截违规资金2213万元,整改率100%。
(六)建机制促改革,提升管理效能。一是持续推进制度革新。修订区街财政体制文件,创新制定基层财政红绿灯制,理顺区街事权与支出责任,充分调动街道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率各县市区之先建立区级国企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整理区属国企党务指导手册,梳理区属国企党建工作要点16条、重点任务清单20条,理顺我区国企党建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基金绩效评价体制机制,率全市之先开展2021-2023年度区政府引导基金绩效评价。二是持续推进数字变革。率各县市区之先上线“罚没仓”应用,打通“三仓融合资产管理”应用场景,提高资产调剂效率,已纳入罚没物资173件。积极探索和试点数字人民币在财政业务管理中的应用,成功开通工行数字人民币缴纳非税统一支付平台,加快财政支付数字化进程。三是持续增强国企竞争力。瓯飞集团、高新城建公司成功获批2A+评级,进一步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鼓励区属国企围绕主责主业拓展业务范围,持续深化与特来电等公司的战略合作,积极向科创基地、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拓展。持续壮大国有企业规模、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区属国企完成资金筹集185亿元,超额完成年初任务,保障区内重大经营性项目资金需求。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从财政决算情况来看,2023年财政运行基本平稳,但财政工作仍面临一些压力,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债务风险化解压力仍然较大、财源建设基础不够牢固、财会监督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研究对策,逐步加以解决。
附件:1.温州市龙湾区本级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2.温州湾新区(高新区、经开区)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附件:2.温州湾新区(高新区、经开区)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docx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10/2024-53203 | ||
组配分类 | 2023年度 | 发布机构 | 区财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4-09-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2023年全区财政决算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在温州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龙湾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优支出、保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保障涉及民生的重点支出,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1.全区 2023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93.76亿元,同口径增长8.7%。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完成调整预算的107.3%。加上转移性收入66.61亿元,收入合计120.69亿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6%,完成调整预算的102.5%。加上转移性支出45.57亿元,支出合计120.69亿元。 收支相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龙湾区本级 2023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8亿元,自然口径下降20.7%,剔除温州湾新区基数划转因素后同口径增长7.4%,完成调整预算的100.3%;加上转移性收入58.90亿元,收入合计81.78亿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27亿元,自然口径增长31.0%,剔除新增债券和温州湾新区划转基数等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6%,完成调整预算的102.2%。加上转移性支出18.51亿元,支出合计81.78亿元。 收支相抵,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与向龙湾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1)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数与执行数一致。 主要科目收入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支出决算情况:
(2)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23年区本级共收到中央税收返还收入 0.94 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6.36亿元(其中温州湾新区转移收入18.2亿元)。因区本级无下辖乡镇,故无对下转移支付支出。 (3)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3年区本级预备费预算为1.5亿元,按照《预算法》规定,报经区政府批准动用1.5亿元,用于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 2023年区本级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9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00万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为1.39亿元。 3.温州湾新区 2023年温州湾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20亿元,自然口径增长53.4%,剔除龙湾区本级划转基数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1.9%,完成预算的113.1%。加上转移性收入7.71亿元,收入合计38.91亿元。 温州湾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5亿元,自然口径下降53.4%,剔除龙湾区本级基数划转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4%,完成预算的104.0%。加上转移性支出27.06亿元,支出合计38.91亿元。 收支相抵,温州湾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1)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数与执行数一致。 主要科目收入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支出决算情况:
(2)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23年温州湾新区共收到中央税收返还收入-0.64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4.87亿元。因温州湾新区无下辖乡镇,故无对下转移支付支出。 (3)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3年温州湾新区预备费预算为0.12亿元,按照《预算法》规定,报经温州湾新区管委会批准动用0.12亿元,用于政策兑现等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 2023年温州湾新区年初预算稳定基金1.15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5亿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为3.6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情况 1.全区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6.58亿元,增长5.4%,完成调整预算的92.6%。加上转移性收入117.28亿元,收入合计263.86亿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8.47亿元,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7.6%,完成调整预算的94.6%。加上转移性支出65.39亿元,支出合计263.86亿元。 收支相抵,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龙湾区本级 2023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9.16亿元,自然口径下降12.9%,剔除温州湾新区划转基数因素后同口径下降13.2%,完成调整预算的93%。加上转移性收入84.25亿元,收入合计193.41亿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7.13亿元,自然口径增长4.1%,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后同口径下降3.2%,完成调整预算的96.7%。加上转移性支出56.28亿元,支出合计193.41亿元。 收支相抵,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与向龙湾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3.温州湾新区 2023年温州湾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42亿元,自然口径增长172.6%,剔除划转龙湾区基数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80.9%,完成调整预算的91.6%。加上转移性收入33.03亿元,收入合计70.45亿元。 温州湾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1.34亿元,自然口径增长316.4%,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47.8%,完成调整预算的88.5%。加上转移性支出9.11亿元,支出合计70.45亿元。 收支相抵,温州湾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决算情况 2023年,全区社保基金收支执行情况纳入市级社保基金核算。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情况 1.全区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45万元,下降42.4%,完成调整预算的106.2%。加上转移性收入7万元,收入合计852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53万元,下降21.0%,完成调整预算的99.3%。加上转移性支出299万元,支出合计852万元。 收支相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2.龙湾区本级 2023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2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转移性收入7万元,收入合计331万元。 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转移性支出104万元,支出合计331万元。 收支相抵,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与向龙湾区第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3.温州湾新区 2023年温州湾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21万元,下降64.5%,完成预算的110.4%。 温州湾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26万元,下降53.4%,完成预算的98.8%。加上转移性支出195万元,支出合计521万元。 收支相抵,温州湾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1.债务限额 2023年全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15.4亿元,包括一般债务限额67.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47.9亿元。其中: 省财政厅核定区本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48.19亿元,包括一般债务限额64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84.19亿元。 市财政局核定温州湾新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7.21亿元,包括一般债务限额3.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63.71亿元。 2.债务余额 2023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15.4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67.5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47.9亿元。其中: 2023年末区本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48.19亿元,包括一般债务64亿元,占25.8%,较上年增加9.10亿元;专项债务184.19亿元,占74.2%,较上年增加58.01亿元。区本级债务余额在省核定的债务限额范围之内。温州湾新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7.21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3.50亿元,占5.2%;专项债务余额63.71亿元,占97.8%,较上年增加28.29亿元。温州湾新区债务余额在市核定的债务限额范围之内。 3.使用情况 2023年省代全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03.6亿元,包括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5.40亿元,再融资债券8.20亿元,专项用于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再融资债券30亿元。其中: 省代区本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4.91亿元,包括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7.1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亿元,专项债券35.11亿元。按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途分类,分别用于交通运输1.9亿元,占5.1%;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事业1.1亿元,占3.0%;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8.76亿元,占50.6%;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1.2亿元,占3.2%;新型基础设施1.5亿元,占4.0%;农林水利建设12.65亿元,占34.1%。2023年发行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务的再融资债券7.8亿元。另经省政府同意,2023年发行专项用于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再融资债券30亿元。 省代温州湾新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69亿元(全部为专项债券),包括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8.29亿元,按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途分类,分别用于交通运输5200万元,占1.9%;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事业8000万元,占2.8%;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6.4亿元,占93.3%;农林水利建设5700万元,占2.0%。2023年发行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务的再融资债券4000万元。 4.偿还情况 2023年,全区共安排还本支出8.20亿元,包括一般债务还本支出0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20亿元,其中:区本级还本支出7.80亿元,温州湾新区还本支出3980万元。 (六)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全区所有收支均列本级收支,无对下级转移支付安排。 (七)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2023年,龙湾区贯彻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积极发挥预算绩效管理职能,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一是扎实推进全过程绩效管理。实行事前绩效评估和重点项目预算评审相结合的预算源头管理,在全面开展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的基础上,对81个项目开展第三方复评,对预算部门开展整体评价,以及对政策和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涉及财政资金8.21亿元。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成果应用。2023年绩效监控结果应用于当年预算调整,核减(调剂)低效、无效资金4770万元。绩效评价结果在区政府门户网予以公开通报,督促各部门(单位)落实问题整改,并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2024年部门预算。三是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探索基金绩效评价,率先对2021年-2022年度区政府引导基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针对龙湾区政府引导基金近2年来的运行情况及发展成效,围绕精准定位、完善机制、严格风控重要维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八)列入人代会审查的25个部门决算情况 2023年,25个列入人代会审查部门的年初预算 26.73 亿元(其中:部门预算23.61亿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3.11亿元),年中因政策性增资、人员调整等追加5748万元,项目调增13.97亿元。全年支出35.96亿元,总预算执行率为87.1%,其中5个重点审查部门情况如下: 龙湾区教育局年初预算2.77亿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511万元,项目调减1.13亿元,全年支出1.46亿元,总执行率为86.1%。 龙湾区农业农村局年初预算1.47亿元(其中:部门预算1.42亿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454万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306.7万元,项目调增2.57亿元,全年支出3.65亿元,总执行率为89.6%。 龙湾区卫健局年初预算3.29亿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 261万元,项目调减5218万元,全年支出2.52亿元,总执行率为90.2%。 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年初预算8.28亿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1468万元,项目调减8748万元,全年支出5.52亿元,总执行率为73.1%。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龙湾分局年初预算6833万元,年中因人员调整追加445万元,项目调增194万元,全年支出6275万元,总执行率为84%。 二、主要工作措施 总体上,2023年,在温州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龙湾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优支出、保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保障涉及民生的重点支出,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挖潜能促增收,充沛发展源泉。一是抓组织收入。制定财力攻坚实施方案、防风险促发展N条刚性举措,扎实做好收入动态监控,不断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全年财政收入保质保量。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8亿元,同口径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43.94亿元,同口径增长5.6%。二是抓争资争项。全年获得向上争取资金119.65亿元,争取额度创历年新高。其中,成功申请特殊再融资债券30亿元,发行额度居全省首位,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为我市唯一获得该债券的地区。三是抓资金效益。加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建立“定期清理、限期使用、超期收回”长效机制,全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亿元。探索党政机关过紧日子N个“小切口”改革试点,制定厉行节约刚性清单,大力压缩非重点、非刚性支出1.01亿元,压减政府性基金支出3.41亿元,全部统筹用于重点领域资金需求。 (二)优环境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一是精准惠企强扶持。全面落实“一号改革工程”及“8+4”政策体系,全年兑现惠企奖补资金20.43亿元,发放消费券9961万元,拨付创新平台建设2.36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负超20亿元,用政策“含金量”提振市场信心持续释放消费动能打出政府采购中小企业预留份额、价格评审优惠、降低投标成本、政采贷融资等系列“组合拳”,全区政府采购规模12.07亿元,中小企业占比96.6%,占比逐年上升,持续为中小企业蓄力赋能。二是流程再造优服务。全市试点开展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化改革,试点指数居全市前列,助力全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率全市之先出台融资授信提用比选管理办法,建立授信评分体系,充分保证参选银行公正性。优化会计代理记账审批流程,实现申报+审批最快1小时内完成,大幅度降低中介机构申报成本,全年审批代理记账许可证7家。三是基金赋能助上市。全年政府产业基金直投瑞浦兰钧项目2亿元、麦田能源1亿元、星曜半导体2亿元,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超70亿元,其中温州首个母基金直投项目瑞浦兰钧(00666.HK)在港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标志金融助企开启新篇章。 (三)强支撑护发展,守望城市蝶变。一是打造产城融合新引擎。探索“财政+基金+产业”融合模式,全年完成基金投资超10亿元。探索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工作,率全国之先以“政府+企业+保险机构”三方主体共担科研风险的保险模式。首次参投私募证券基金并协议受让沧州明珠5.0%股权,打开全市“省市区三级联动以基金方式投资上市企业”之先河。二是激活精建精美新动能。全力以赴做好财政基建工作,全力保障民生、重点项目资金筹措,投入19.13亿元支持沿江快速路、海塘安澜项目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助推环山北路、围垦路、永宁东路、老旧小区等项目建成投用。投入20.4亿元全力保障城中村改造、美丽城镇建设等项目,奋力擘画美丽龙湾、幸福龙湾新图景。三是求索共富乡村新路子。打造永联耕读幸福里等项目,探索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新模式。全年入库一事一议、小型公益项目40个,总投资6029万元,立项14个,其中经营性项目5个,建成一批群众期盼最大、受益最广的村级民生项目。投入5256万元用于钟秀瑶溪、灵秀五溪、金色埭头等未来乡村建设,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村。试点上线“惠农一键查”“浙里基财”系统,形成多跨协同应用的数字“赋农”新场景,实现惠农政策“一屏掌控”。 (四)优均衡促共享,增进民生福祉。全区民生支出53.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70.9%,比去年提高1.43个百分点。一是持续推进扩中提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落实资金2600万元巩固低保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惠及1950人次。落实资金2276万元保障困境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补助,惠及5248人次,推进残疾人服务提升和残疾儿童康复。落实资金3511万元,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的抚恤金和生活水平。落实资金1923万元,支持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教育支出16.8亿元,支持双减、公参民等政策落地生效,建成投用中小学校、幼儿园6所,南部片区7所中小学校纳入优质教育集团化办学序列,国科温州附属高级中学等5所国科系学校正式揭牌,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下达专项债资金9000万元支持实施寺前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以宋制婚礼、汉服节为载体打响“中国喜街”品牌。深入落实“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要求,统筹资金保障、政府采购、财务管理等重点任务,为赛事举办筑牢坚实后盾。落实4.2亿元推进市区东部医疗高地建设,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卫生健康现代化十大行动和28项健康龙湾专项行动,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三是持续推进稳岗拓就业。坚持“人才强区”首位战略,投入6403万元,努力构建浙南人才创业创新高地和最优人才发展生态。积极落实企业留岗补助、返岗交通补贴、“老带新”奖励等工作,安排稳岗补助3065万元,助力用人单位稳定岗位、扩大就业,保障全区就业局势和经济发展总体稳定。 (五)防风险守底线,夯实安全基石。一是着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全面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系统推进“一债一策”工作。开展财力攻坚行动,消除债务等级“返红”风险。二是着力防范三保运行风险。构建“滚动预测+调控管理+应急预案”库款管理模式,强化库款风险预警,科学统筹重要节点库款调度工作,防范化解支付风险,确保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全年“三保”支出25.63亿元,确保基本民生政策保障到位、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三是着力防范基层财政风险。扎实推进财会监督年专项行动,开展涉企补贴补助资金、中小学食堂伙食费专项检查,切实维护财经秩序。聚焦公共资金存放等关键环节,实现银行代表与招标单位、评委专家全程“零见面”,有效杜绝和防范廉政风险。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核,累计完成工程造价结算达430余个,核减金额累计1.90亿元,核减率达5.0%。动态监控各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13.94万笔,拦截违规资金2213万元,整改率100%。 (六)建机制促改革,提升管理效能。一是持续推进制度革新。修订区街财政体制文件,创新制定基层财政红绿灯制,理顺区街事权与支出责任,充分调动街道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率各县市区之先建立区级国企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整理区属国企党务指导手册,梳理区属国企党建工作要点16条、重点任务清单20条,理顺我区国企党建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基金绩效评价体制机制,率全市之先开展2021-2023年度区政府引导基金绩效评价。二是持续推进数字变革。率各县市区之先上线“罚没仓”应用,打通“三仓融合资产管理”应用场景,提高资产调剂效率,已纳入罚没物资173件。积极探索和试点数字人民币在财政业务管理中的应用,成功开通工行数字人民币缴纳非税统一支付平台,加快财政支付数字化进程。三是持续增强国企竞争力。瓯飞集团、高新城建公司成功获批2A+评级,进一步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鼓励区属国企围绕主责主业拓展业务范围,持续深化与特来电等公司的战略合作,积极向科创基地、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拓展。持续壮大国有企业规模、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区属国企完成资金筹集185亿元,超额完成年初任务,保障区内重大经营性项目资金需求。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从财政决算情况来看,2023年财政运行基本平稳,但财政工作仍面临一些压力,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债务风险化解压力仍然较大、财源建设基础不够牢固、财会监督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研究对策,逐步加以解决。
附件:1.温州市龙湾区本级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2.温州湾新区(高新区、经开区)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