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对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24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7-24 09:29:19浏览次数: 来源:新区经济发展局(区经信局) 字体:[ ]

吴小顺委员:

你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破解民营企业制约瓶颈,助力加速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三大千亿级战略新产业集群的提案》已收悉。感谢你的提案,你通过认真调研形成的建议从引导温商回归、提升社会认同、引育留用人才等三个方面,对我区促进民营经济良性健康发展,助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三大千亿级战略新产业集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经调查研究,同时借鉴参考了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新区财政局(区财政局)、新区科技和人才局(区科技局)、新区投资促进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和区资源规划分局六个单位的会办意见,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答复:

一、当前工作成效

近年来,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温州市两大万亿级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6年》《温州市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方案》《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立足区域产业特点,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产业向智能化、链条化转型发展,提升重点产业链竞争力。

(一)财政资金支持方面。近期我区已出台《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高水平打造温州湾人才高地与浙南科创新城的若干政策举措》等若干政策,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数字化改造、鼓励引入高层次人才等方式,破解民营企业制约瓶。区级财政2024年在企业智能化改造、企业提档领域资金、数字经济提质发展领域以及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人才和智力工作经费、科技人才经费等领域安排预算资金4亿余元。

(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近年来,龙湾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2023年按照省、市“三个一号工程”总体部署要求,出台《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打响龙湾营商环境品牌。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中,我区“涉企行政执法服务化改革”项目入选。同时,“无感监测”营商指数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核心晾晒指标之一,我区对标评价体系,建立“日监测、月分析、季推动”工作机制,做到“优势指标继续保持、中游指标争先进位、落后指标迎头赶上”。2023年我区营商指数15项一级指标中,标杆指标从9项提升至13项,落后指标从2项下降到1项。

(三)土地要素保障方面。今年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进一步强化工业用地(海)保障工作,为加速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三大千亿级战略新产业集群留足空间,同时提出全年完成工业用地(海)出让3000亩的高线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区已基本完成工业用地用(海)的做地、储备、净地等土地要素盘活保障工作;完成多宗工业用地(海)项目出让,重点保障了伟明盛青三期、瓯江实验室动物模式中心、顺丰长三角南翼供应链总部基地、浙江石化阀门等重点项目落地。今年,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温州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24〕24号),目前我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已稳步推进实施,惠民惠企享受政策红利,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四)人才梯队建设方面。人才是民营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力的动力源泉。在引才方面,积极开展企业用才需求“大调研大走访大解题”行动,建立健全“紧缺目录”“招引图谱”,截至今年5月底,已成功引育E类及以上企业人才455人。育才方面,高水平打造温州未来光电国际人才创新中心,中东欧国际创新合作中心、高技能人才鲁班院等人才服务平台,多形式开展企业技术服务、人才技能提升、企业家训练营等活动30余场。留才方面,创新推出《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赋能人才创新创业构建人才“有为有位”全链式增值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温龙委人办〔2024〕4号),迭代升级人才增值化服务“十大关键实事”,首创人才住房“来了就住”、子女入学“来了就进”等暖心机制,升级扩面人才医疗康养等特色礼遇,营造尊才爱才荣才兴才氛围。用才方面,优化《温州湾新区、龙湾区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实施细则》(温龙委人办〔2024〕5号),大力实施人才创业全过程陪跑跟跑计划,畅通人才项目“先评后入”“快评快入”便利化通道,激励企业人才创新创业。截至目前,新落地领军人才领创项目12个,“一事一议”引进晶圆检测设备、高灵敏生物仪器等2个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大人才项目,正在对接引进地芯科技等人才项目31个。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是深化产业链补链强链。推进三大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招引力度,加快招引落地上下游配套项目,打造优势产业链联盟。新能源领域重点支持浙江光达、人本集团、长江汽车电子、晨泰科技、蓝天能源等本地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新材料领域重点引育一批新型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电池、锂制品等产品领域的领军型企业,继续推进伟明盛青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同时,联合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高密度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石墨烯应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智能装备领域加快建设龙湾二期智能制造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二期)和龙湾二期4号围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及配套设施工程(一期)等6个增资扩产项目。

二是激活产业创新动力。加快院士工作站、国千人才工作室等科研资源落地,依托全区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争取全年新增首台(套)装备3项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家以上,完成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70项。支持电池材料类科研院所在新区设立产业化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共建科技园和重点实验室,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体系建设。

三是强化产业要素保障。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和“瓯越英才计划”,做好三大产业项目用地用能保障。同时,加速集聚一批三大产业领域领军人才、首席专家、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才梯队。

最后,再一次向你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期待今后能继续一如既往地为我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温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5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潘速引  联系电话:86995537)





关于对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24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7-24 浏览次数: 来源:新区经济发展局(区经信局) 字体:[ ]

吴小顺委员:

你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破解民营企业制约瓶颈,助力加速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三大千亿级战略新产业集群的提案》已收悉。感谢你的提案,你通过认真调研形成的建议从引导温商回归、提升社会认同、引育留用人才等三个方面,对我区促进民营经济良性健康发展,助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三大千亿级战略新产业集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经调查研究,同时借鉴参考了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新区财政局(区财政局)、新区科技和人才局(区科技局)、新区投资促进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和区资源规划分局六个单位的会办意见,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答复:

一、当前工作成效

近年来,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温州市两大万亿级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6年》《温州市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方案》《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立足区域产业特点,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产业向智能化、链条化转型发展,提升重点产业链竞争力。

(一)财政资金支持方面。近期我区已出台《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高水平打造温州湾人才高地与浙南科创新城的若干政策举措》等若干政策,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数字化改造、鼓励引入高层次人才等方式,破解民营企业制约瓶。区级财政2024年在企业智能化改造、企业提档领域资金、数字经济提质发展领域以及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人才和智力工作经费、科技人才经费等领域安排预算资金4亿余元。

(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近年来,龙湾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2023年按照省、市“三个一号工程”总体部署要求,出台《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打响龙湾营商环境品牌。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中,我区“涉企行政执法服务化改革”项目入选。同时,“无感监测”营商指数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核心晾晒指标之一,我区对标评价体系,建立“日监测、月分析、季推动”工作机制,做到“优势指标继续保持、中游指标争先进位、落后指标迎头赶上”。2023年我区营商指数15项一级指标中,标杆指标从9项提升至13项,落后指标从2项下降到1项。

(三)土地要素保障方面。今年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进一步强化工业用地(海)保障工作,为加速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三大千亿级战略新产业集群留足空间,同时提出全年完成工业用地(海)出让3000亩的高线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区已基本完成工业用地用(海)的做地、储备、净地等土地要素盘活保障工作;完成多宗工业用地(海)项目出让,重点保障了伟明盛青三期、瓯江实验室动物模式中心、顺丰长三角南翼供应链总部基地、浙江石化阀门等重点项目落地。今年,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温州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24〕24号),目前我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已稳步推进实施,惠民惠企享受政策红利,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四)人才梯队建设方面。人才是民营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力的动力源泉。在引才方面,积极开展企业用才需求“大调研大走访大解题”行动,建立健全“紧缺目录”“招引图谱”,截至今年5月底,已成功引育E类及以上企业人才455人。育才方面,高水平打造温州未来光电国际人才创新中心,中东欧国际创新合作中心、高技能人才鲁班院等人才服务平台,多形式开展企业技术服务、人才技能提升、企业家训练营等活动30余场。留才方面,创新推出《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赋能人才创新创业构建人才“有为有位”全链式增值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温龙委人办〔2024〕4号),迭代升级人才增值化服务“十大关键实事”,首创人才住房“来了就住”、子女入学“来了就进”等暖心机制,升级扩面人才医疗康养等特色礼遇,营造尊才爱才荣才兴才氛围。用才方面,优化《温州湾新区、龙湾区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实施细则》(温龙委人办〔2024〕5号),大力实施人才创业全过程陪跑跟跑计划,畅通人才项目“先评后入”“快评快入”便利化通道,激励企业人才创新创业。截至目前,新落地领军人才领创项目12个,“一事一议”引进晶圆检测设备、高灵敏生物仪器等2个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大人才项目,正在对接引进地芯科技等人才项目31个。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是深化产业链补链强链。推进三大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招引力度,加快招引落地上下游配套项目,打造优势产业链联盟。新能源领域重点支持浙江光达、人本集团、长江汽车电子、晨泰科技、蓝天能源等本地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新材料领域重点引育一批新型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电池、锂制品等产品领域的领军型企业,继续推进伟明盛青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同时,联合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高密度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石墨烯应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智能装备领域加快建设龙湾二期智能制造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二期)和龙湾二期4号围区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及配套设施工程(一期)等6个增资扩产项目。

二是激活产业创新动力。加快院士工作站、国千人才工作室等科研资源落地,依托全区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争取全年新增首台(套)装备3项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家以上,完成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70项。支持电池材料类科研院所在新区设立产业化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共建科技园和重点实验室,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体系建设。

三是强化产业要素保障。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和“瓯越英才计划”,做好三大产业项目用地用能保障。同时,加速集聚一批三大产业领域领军人才、首席专家、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才梯队。

最后,再一次向你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期待今后能继续一如既往地为我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温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5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潘速引  联系电话:8699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