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3/2024-52088 |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生成日期 | 2024-07-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叶康远委员:
你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促进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打造浙南“数字未来城”主阵地的提案》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提案,你的建议对促进我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龙湾区始终坚持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引领,先后入选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两次获得省政府数字经济督查激励。2023年,龙湾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达108,居全市第2、全省第9,数字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温州第一梯队、全省前列。
一、强产业,增强数字产业竞争力。一是做大做强优质数字企业。麦田能源凭借其高成长性与发展潜力晋级独角兽企业。星曜半导体完成由中国移动产业链发展基金领投10亿元B轮融资。瑞浦兰钧新能源汽车用半固态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入选2024年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获得省补资金1500万元。建达电气、晨泰科技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江汽车电子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及“未来工厂”试点;瑞浦兰钧入选工信部5G工厂,康德莱医疗入选省级5G全连接工厂。二是引育数字经济重大项目。1-5月,新增招引浙江盛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高灵敏半导体前道缺陷检测装备开发项目等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项目6个,完成年度目标120%。温州智算中心项目、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项目、光达电子高性能超细金属粉体项目等数字经济项目亮相全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三是打造数字产业平台体系。深化温州文昌创客小镇建设,加快推进龙湾文昌数智谷、文昌里科创湾等数字产业园建设。制定《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加快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1-5月核心区新增软服企业41家,核心区实现规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8.72亿元,同比增长23.6%。
二、促转型,推动数实深度融合。一是推进“未来工厂”建设。支持各领域龙头企业构建“智造单元-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渐进式新智造发展路径,分层分级扩大“未来工厂”培育库,已排摸征集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6个。新增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88项,工业机器人140台。二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晨泰科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工业互联网平台顺利通过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验收。推荐百威啤酒、小伦智能等12家企业申报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推荐卓诗尼鞋业、麦田能源等8家申报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并指导做好项目答辩路演工作。三是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制定印发《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方案》,启动数改服务商和试点样本企业申报工作,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专项政策,进一步加强数改扶持力度。5月23日,成功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加速推进大会,参会企业超150家,累计举办企业数字化改造活动4场。
三、聚要素,繁荣产业发展生态。一是推动高能级平台提质。我区现有平台总量达17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领跑全市。国科温州研究院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并且是全市唯一一家在全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中获批“优秀”的单位,并与瓯江实验室双双入选2023年度省外国专家工作站设站单位。杭电温州研究院获得CMA资质认证。温大新材院获评浙江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二是加大上市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和推动本地数字经济企业上市力度,助推包括数字经济企业在内的优质企业加快改制上市进程。通过优惠政策再加码,修改制定上市政策,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加大扶持,帮助企业消化相关股改成本,调动企业股改上市的积极性。2023年,全区新增上市企业2家、过会企业2家、报会企业3家,数量占全市比重接近50%,报会上市企业数量连续两年排全市第一位。三是强化政府资金引导作用。设立总规模6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同时设立了瑞力医疗、开源科技等9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首次以母基金直投参股的形式参与投资,直投瑞浦兰钧、麦田能源、星曜半导体等项目,投资撬动社会资本超70亿元。
最后,感谢你对经信工作的支持。
温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5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陈军林 联系电话:86968093)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3/2024-52088 |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生成日期 | 2024-07-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叶康远委员: 你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促进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打造浙南“数字未来城”主阵地的提案》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提案,你的建议对促进我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龙湾区始终坚持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引领,先后入选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两次获得省政府数字经济督查激励。2023年,龙湾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达108,居全市第2、全省第9,数字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温州第一梯队、全省前列。 一、强产业,增强数字产业竞争力。一是做大做强优质数字企业。麦田能源凭借其高成长性与发展潜力晋级独角兽企业。星曜半导体完成由中国移动产业链发展基金领投10亿元B轮融资。瑞浦兰钧新能源汽车用半固态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入选2024年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获得省补资金1500万元。建达电气、晨泰科技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江汽车电子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及“未来工厂”试点;瑞浦兰钧入选工信部5G工厂,康德莱医疗入选省级5G全连接工厂。二是引育数字经济重大项目。1-5月,新增招引浙江盛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高灵敏半导体前道缺陷检测装备开发项目等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项目6个,完成年度目标120%。温州智算中心项目、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项目、光达电子高性能超细金属粉体项目等数字经济项目亮相全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三是打造数字产业平台体系。深化温州文昌创客小镇建设,加快推进龙湾文昌数智谷、文昌里科创湾等数字产业园建设。制定《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加快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1-5月核心区新增软服企业41家,核心区实现规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8.72亿元,同比增长23.6%。 二、促转型,推动数实深度融合。一是推进“未来工厂”建设。支持各领域龙头企业构建“智造单元-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渐进式新智造发展路径,分层分级扩大“未来工厂”培育库,已排摸征集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6个。新增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88项,工业机器人140台。二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晨泰科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工业互联网平台顺利通过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验收。推荐百威啤酒、小伦智能等12家企业申报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推荐卓诗尼鞋业、麦田能源等8家申报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并指导做好项目答辩路演工作。三是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制定印发《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方案》,启动数改服务商和试点样本企业申报工作,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专项政策,进一步加强数改扶持力度。5月23日,成功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加速推进大会,参会企业超150家,累计举办企业数字化改造活动4场。 三、聚要素,繁荣产业发展生态。一是推动高能级平台提质。我区现有平台总量达17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领跑全市。国科温州研究院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并且是全市唯一一家在全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中获批“优秀”的单位,并与瓯江实验室双双入选2023年度省外国专家工作站设站单位。杭电温州研究院获得CMA资质认证。温大新材院获评浙江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二是加大上市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和推动本地数字经济企业上市力度,助推包括数字经济企业在内的优质企业加快改制上市进程。通过优惠政策再加码,修改制定上市政策,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加大扶持,帮助企业消化相关股改成本,调动企业股改上市的积极性。2023年,全区新增上市企业2家、过会企业2家、报会企业3家,数量占全市比重接近50%,报会上市企业数量连续两年排全市第一位。三是强化政府资金引导作用。设立总规模6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同时设立了瑞力医疗、开源科技等9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首次以母基金直投参股的形式参与投资,直投瑞浦兰钧、麦田能源、星曜半导体等项目,投资撬动社会资本超70亿元。 最后,感谢你对经信工作的支持。 温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5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陈军林 联系电话:869680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