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3/2024-52086 |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生成日期 | 2024-07-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金微微委员:
你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构建开源生态,促进龙湾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提案指出龙湾区软件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构建开源生态作为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你的建议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经调查研究,并商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龙湾区立足入选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优势,汇聚资源要素、营造产业生态,围绕温州国际云软件谷逐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全力以“软实力”构筑数字经济硬核发展。
一、聚焦云软件谷建设,对标中国软件名城
温州国际云软件谷主攻“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大方向,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算力设施超前布局,产业“重器”温州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顺利建成投用。先后引进HPE、科大讯飞等一批国内外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行业头部企业,培育壮大本地软件企业,孵化“数智绿波”“无极云影像”等软件应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同时,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截至2024年6月,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拥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644家。2023年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5.5亿元,体量全市第1,占全市比重达39.7%。
二、聚焦软件研发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软件企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软件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大对软件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2023年天心天思、国坤职能科技等6家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均超过 200 万元且占销售额比重超过 6%,发放奖励资金共340万元。支持软件在智能制造、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着力培育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星曜半导体、长城计算机系统、卡易智慧医疗等3家获评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典型解决方案。
三、聚焦软件人才培养招引,优化政策举措
我区出台《关于支持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优化软件类人才集聚政策。主要变化:扩大核心区范围内软件企业人才政策奖励的受益群体,升级加码安家补贴、驻留奖励、生活补贴等各项奖励的补贴金额。经初步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云软件谷核心区范围内已累计引育人才179人,其中B类4人,C类(含省级青年人才)6人,D类6人,孵化人才领创项目6个。2023年开展制图员、短视频制作、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软件人才培养相关类工种培训1059人次,发放补贴近百万元。此外,为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赋能,我区对云软件谷核心区高层次人才创业给予倾斜支持,创新推出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先评后入”机制,优先支持符合核心区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目前已有1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刘博士(B 类人才)申报2024年区级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
下一步,为深化技术创新和合作,提升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我区将推进全国首个华为人工智能适配中心、浙江首个华为鸿蒙生态创新中心、阿里魔搭开源社区等人工智能项目落地。组建在云软件谷设立软件协会分支机构。加强软件人才引育,通过“政园校企”四方联动,加强与在温院校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软件类订单班”人才培养工作;举办企业推介会,实现以软件产业为导向的学校培养、企业实习、入企就业一体化新模式;发挥全国各园区人力资源机构优势,根据企业需求向全国各地高校精准开展岗位洽谈会、推介会,现场招聘会等活动。持续深化政策举措,更大力度引育一批软件类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专业人才,加快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若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区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最后,感谢你一直以来对软件产业发展工作的支持。
温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5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麻缅怀 联系电话:86966375)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3/2024-52086 |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生成日期 | 2024-07-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金微微委员: 你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构建开源生态,促进龙湾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提案指出龙湾区软件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构建开源生态作为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你的建议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经调查研究,并商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龙湾区立足入选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优势,汇聚资源要素、营造产业生态,围绕温州国际云软件谷逐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全力以“软实力”构筑数字经济硬核发展。 一、聚焦云软件谷建设,对标中国软件名城 温州国际云软件谷主攻“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大方向,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算力设施超前布局,产业“重器”温州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顺利建成投用。先后引进HPE、科大讯飞等一批国内外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行业头部企业,培育壮大本地软件企业,孵化“数智绿波”“无极云影像”等软件应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同时,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截至2024年6月,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拥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644家。2023年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5.5亿元,体量全市第1,占全市比重达39.7%。 二、聚焦软件研发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软件企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软件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大对软件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2023年天心天思、国坤职能科技等6家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均超过 200 万元且占销售额比重超过 6%,发放奖励资金共340万元。支持软件在智能制造、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着力培育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星曜半导体、长城计算机系统、卡易智慧医疗等3家获评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典型解决方案。 三、聚焦软件人才培养招引,优化政策举措 我区出台《关于支持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优化软件类人才集聚政策。主要变化:扩大核心区范围内软件企业人才政策奖励的受益群体,升级加码安家补贴、驻留奖励、生活补贴等各项奖励的补贴金额。经初步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云软件谷核心区范围内已累计引育人才179人,其中B类4人,C类(含省级青年人才)6人,D类6人,孵化人才领创项目6个。2023年开展制图员、短视频制作、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软件人才培养相关类工种培训1059人次,发放补贴近百万元。此外,为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赋能,我区对云软件谷核心区高层次人才创业给予倾斜支持,创新推出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先评后入”机制,优先支持符合核心区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目前已有1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刘博士(B 类人才)申报2024年区级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 下一步,为深化技术创新和合作,提升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我区将推进全国首个华为人工智能适配中心、浙江首个华为鸿蒙生态创新中心、阿里魔搭开源社区等人工智能项目落地。组建在云软件谷设立软件协会分支机构。加强软件人才引育,通过“政园校企”四方联动,加强与在温院校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软件类订单班”人才培养工作;举办企业推介会,实现以软件产业为导向的学校培养、企业实习、入企就业一体化新模式;发挥全国各园区人力资源机构优势,根据企业需求向全国各地高校精准开展岗位洽谈会、推介会,现场招聘会等活动。持续深化政策举措,更大力度引育一批软件类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专业人才,加快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若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区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最后,感谢你一直以来对软件产业发展工作的支持。 温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5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麻缅怀 联系电话:869663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