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3/2024-00102 |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生成日期 | 2024-01-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姜瑞玉代表:
你在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龙湾区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传统食品制药机械制造业是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局会同温州湾经发局、区资规分局等单位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值得充分肯定的是,你的建议对促进我区传统制造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区正积极推进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一、深化梯度培育,推动“专精特新”快成长。一是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完善“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培育链条。区本级推荐上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2家企业。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推荐申报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装备4家,征集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通过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5个。三是聚焦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组织开展产才对接活动,为专精特新、两型企业连线高层次人才,共摸排海外引才需求14人,申报国家级引才计划49人,明确达产合作意向企业3家、5人。
二、汇聚产业要素,着力打造集群“新生态”。编制《龙湾区、温州高新区(经开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持续抓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入选2023年度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2个,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支持1300万。结对苍南成功入选浙江省2023-2025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财政激励单位,合力探索“产业促共富”新模式,做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蛋糕”,首年获省财政激励资金9000万元。
三、健全工作机制,推进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编制《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意见》,整合成立龙湾区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周例会,半月研究,每月推进”的工作推进机制,确定七甲北工业区等18个连片重点改造区块,按照“一区块一方案”推进改造落实,1-5月全区老旧工业区拆除重建384.03亩,完成率46.62%;再供地21.5亩,完成率3.58%;拆后开工建设面积14.24万平方米,完成率19.86%。
四、科学管理布局,加强工业用地要素保障。2015年以来,省市级相继出台了各类文件支持工业二次开发,在城市空间上体现为“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军事、航空等要求的前提下,企业厂区范围内容积率、厂房高度不再设定上限指标限制,绿地率不再设定下限指标限制”、在开发成本上体现为“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并减免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具体支持措施。根据《温州市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经部门联审综合评价确定的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以及综合效益评价连续2年为B类以上、亩均税收达到全市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年均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高于上年度全市同行业平均水平15%以上的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可通过区政府资格审查等方式供应土地。为规范全市工业区块线管理,保障工业发展空间,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
六、强化政策支持,持续深化人才保障。一直以来,引进和培育适应龙湾制造业产业发展的企业人才,始终是我区人才工作的重点。在产教融合方面,今年我区创新打造高技能人才“鲁班院”,坚持产教融合自主培养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已推动温州理工大学、温州技师学院等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开设“定向班”3个,“订单式”培养青年技工200余名,组织学生入企业实习实训320余人次,开展“大匠名师”传帮带服务活动,促成鲁班院36名技能大师与72名企业青年技术人才师徒结对,着力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在人才政策体系建设方面,我区去年推出了人才新政3.0版,加大对各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政策惠及从院士、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到大学生、技能人才等基础人才。全覆盖满足我区人才的子女入学需求,其中F1类人才子女可以优先照顾入学,F2类、F3类人才子女统筹安排入学,E类及以上人才子女选择入读民办初中、小学的每年还能领取2万元的学费补贴。住房方面,F类以上企业人才可根据层次申请入住人才公寓或申领租房补贴,F1类及以上企业人才可以7折的优惠申请购买配售型人才房。
下一步区经信局将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加快建设具有龙湾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最后,衷心感谢你对龙湾工业经济工作的支持。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13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章霏霏 联系电话:86968736)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3/2024-00102 |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生成日期 | 2024-01-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姜瑞玉代表: 你在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龙湾区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传统食品制药机械制造业是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局会同温州湾经发局、区资规分局等单位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值得充分肯定的是,你的建议对促进我区传统制造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区正积极推进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一、深化梯度培育,推动“专精特新”快成长。一是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完善“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培育链条。区本级推荐上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2家企业。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推荐申报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装备4家,征集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通过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5个。三是聚焦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组织开展产才对接活动,为专精特新、两型企业连线高层次人才,共摸排海外引才需求14人,申报国家级引才计划49人,明确达产合作意向企业3家、5人。 二、汇聚产业要素,着力打造集群“新生态”。编制《龙湾区、温州高新区(经开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持续抓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入选2023年度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2个,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支持1300万。结对苍南成功入选浙江省2023-2025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财政激励单位,合力探索“产业促共富”新模式,做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蛋糕”,首年获省财政激励资金9000万元。 三、健全工作机制,推进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编制《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意见》,整合成立龙湾区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周例会,半月研究,每月推进”的工作推进机制,确定七甲北工业区等18个连片重点改造区块,按照“一区块一方案”推进改造落实,1-5月全区老旧工业区拆除重建384.03亩,完成率46.62%;再供地21.5亩,完成率3.58%;拆后开工建设面积14.24万平方米,完成率19.86%。 四、科学管理布局,加强工业用地要素保障。2015年以来,省市级相继出台了各类文件支持工业二次开发,在城市空间上体现为“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军事、航空等要求的前提下,企业厂区范围内容积率、厂房高度不再设定上限指标限制,绿地率不再设定下限指标限制”、在开发成本上体现为“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并减免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具体支持措施。根据《温州市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经部门联审综合评价确定的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以及综合效益评价连续2年为B类以上、亩均税收达到全市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年均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高于上年度全市同行业平均水平15%以上的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可通过区政府资格审查等方式供应土地。为规范全市工业区块线管理,保障工业发展空间,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 六、强化政策支持,持续深化人才保障。一直以来,引进和培育适应龙湾制造业产业发展的企业人才,始终是我区人才工作的重点。在产教融合方面,今年我区创新打造高技能人才“鲁班院”,坚持产教融合自主培养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已推动温州理工大学、温州技师学院等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开设“定向班”3个,“订单式”培养青年技工200余名,组织学生入企业实习实训320余人次,开展“大匠名师”传帮带服务活动,促成鲁班院36名技能大师与72名企业青年技术人才师徒结对,着力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在人才政策体系建设方面,我区去年推出了人才新政3.0版,加大对各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政策惠及从院士、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到大学生、技能人才等基础人才。全覆盖满足我区人才的子女入学需求,其中F1类人才子女可以优先照顾入学,F2类、F3类人才子女统筹安排入学,E类及以上人才子女选择入读民办初中、小学的每年还能领取2万元的学费补贴。住房方面,F类以上企业人才可根据层次申请入住人才公寓或申领租房补贴,F1类及以上企业人才可以7折的优惠申请购买配售型人才房。 下一步区经信局将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加快建设具有龙湾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最后,衷心感谢你对龙湾工业经济工作的支持。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13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章霏霏 联系电话:869687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