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3/2024-00100 |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生成日期 | 2024-01-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李国斌代表:
你在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快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局会同温州湾经发局等单位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力稳进提质,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一是强化工业经济有效调度。建立健全工业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建立贡献度、拖累度企业清单,梳理下降幅度大、能耗比不匹配等12张颗粒归仓清单,开展工业经济形势周监测、月分析、季报告,力促统计数据量质齐升,确保实现有效增长。1-5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48.95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7.59亿元,同比增长5.8%。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7.23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68亿元,同比增长4.8%。二是强化涉企政策落地。全面落实省市“8+4”经济政策体系,联合温州湾相关部门发布《留工稳岗“开门红”十条措施》《工业经济专项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探索“惠企资金预兑现制”,为伟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提前兑现1500万元奖补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截至6月25日,区经信局兑付涉企政府性补助补贴资金3571.7万元。三是强化服务助企解难。优化“两万”行动工作机制,构建全区“四上”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三级助企全覆盖网络,组织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专项走访服务、新一轮“两万”大走访、特色“经信干部助企行”等系列活动。截至6月21日,区本级收集解决企业诉求160个,办结率95%,为企服务分排名全市第2。
二、汇聚产业要素,着力打造集群“新生态”。一是聚焦细分产业新赛道。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群入选第二批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创建名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产业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创建名单,动力电池领域已形成以龙头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产业链协作为重点、以创新策源为驱动的集群发展格局,新能源产业在全省重要性显著提升。二是聚焦产业链协同发展。编制《龙湾区、温州高新区(经开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持续抓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入选2023年度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2个,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支持1300万。结对苍南成功入选浙江省2023-2025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财政激励单位,合力探索“产业促共富”新模式,做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蛋糕”,首年获省财政激励资金9000万元。三是聚焦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编制《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意见》,整合成立龙湾区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周例会,半月研究,每月推进”的工作推进机制,确定七甲北工业区等18个连片重点改造区块,按照“一区块一方案”推进改造落实,1-5月全区老旧工业区拆除重建384.03亩,完成率46.62%;再供地21.5亩,完成率3.58%;拆后开工建设面积14.24万平方米,完成率19.86%。
三、抢占发展赛道,擦亮数字经济“金名片”。一是加快提升数字产业规模。1-5月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1.35亿元,同比增长35.9%;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5.74亿元,同比增长31.5%。二是加快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发布《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清单化推进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招商项目、重点拆改项目等3张清单共计20个项目。埃锐克数字科技总部大楼等项目加快建设。温州国际云软件中心、每日动态数据新巢亮相全市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三是加快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坚持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引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助力省产业大脑能力开发中心建设,累计上架能力组件33个,成功入选第二批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工作省级试点区域,4家企业入选省DCMM贯标省级试点企业。累计编制公共数据目录3万余项,归集数据1947.5万余条,共享调用数据481万次,有力支撑各级各部门多跨场景应用创新。
四、深化梯度培育,推动“专精特新”快成长。一是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完善“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培育链条。区本级推荐上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2家企业。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推荐申报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装备4家,征集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通过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5个。三是深入推进“腾笼换鸟”攻坚。出台《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2023年工作要点》,启动新一轮亩均评价工作,已报送企业数据3838家。目前区亩均办对规上企业面积已完成公示。
五、强化政策支持,持续深化人才保障。一直以来,引进和培育适应龙湾制造业产业发展的企业人才,始终是我区人才工作的重点。在产教融合方面,今年我区创新打造高技能人才“鲁班院”,坚持产教融合自主培养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已推动温州理工大学、温州技师学院等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开设“定向班”3个,“订单式”培养青年技工200余名,组织学生入企业实习实训320余人次,开展“大匠名师”传帮带服务活动,促成鲁班院36名技能大师与72名企业青年技术人才师徒结对,着力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在人才政策体系建设方面,我区去年推出了人才新政3.0版,加大对各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政策惠及从院士、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到大学生、技能人才等基础人才。全覆盖满足我区人才的子女入学需求,其中F1类人才子女可以优先照顾入学,F2类、F3类人才子女统筹安排入学,E类及以上人才子女选择入读民办初中、小学的每年还能领取2万元的学费补贴。住房方面,F类以上企业人才可根据层次申请入住人才公寓或申领租房补贴,F1类及以上企业人才可以7折的优惠申请购买配售型人才房。
下一步区经信局将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加快建设具有龙湾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最后,衷心感谢你对龙湾工业经济工作的支持。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13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章霏霏 联系电话:86968736)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03/2024-00100 |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生成日期 | 2024-01-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李国斌代表: 你在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快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局会同温州湾经发局等单位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力稳进提质,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一是强化工业经济有效调度。建立健全工业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建立贡献度、拖累度企业清单,梳理下降幅度大、能耗比不匹配等12张颗粒归仓清单,开展工业经济形势周监测、月分析、季报告,力促统计数据量质齐升,确保实现有效增长。1-5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48.95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7.59亿元,同比增长5.8%。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7.23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68亿元,同比增长4.8%。二是强化涉企政策落地。全面落实省市“8+4”经济政策体系,联合温州湾相关部门发布《留工稳岗“开门红”十条措施》《工业经济专项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探索“惠企资金预兑现制”,为伟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提前兑现1500万元奖补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截至6月25日,区经信局兑付涉企政府性补助补贴资金3571.7万元。三是强化服务助企解难。优化“两万”行动工作机制,构建全区“四上”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三级助企全覆盖网络,组织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专项走访服务、新一轮“两万”大走访、特色“经信干部助企行”等系列活动。截至6月21日,区本级收集解决企业诉求160个,办结率95%,为企服务分排名全市第2。 二、汇聚产业要素,着力打造集群“新生态”。一是聚焦细分产业新赛道。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群入选第二批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创建名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产业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创建名单,动力电池领域已形成以龙头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产业链协作为重点、以创新策源为驱动的集群发展格局,新能源产业在全省重要性显著提升。二是聚焦产业链协同发展。编制《龙湾区、温州高新区(经开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持续抓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入选2023年度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2个,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支持1300万。结对苍南成功入选浙江省2023-2025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财政激励单位,合力探索“产业促共富”新模式,做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蛋糕”,首年获省财政激励资金9000万元。三是聚焦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编制《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意见》,整合成立龙湾区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周例会,半月研究,每月推进”的工作推进机制,确定七甲北工业区等18个连片重点改造区块,按照“一区块一方案”推进改造落实,1-5月全区老旧工业区拆除重建384.03亩,完成率46.62%;再供地21.5亩,完成率3.58%;拆后开工建设面积14.24万平方米,完成率19.86%。 三、抢占发展赛道,擦亮数字经济“金名片”。一是加快提升数字产业规模。1-5月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1.35亿元,同比增长35.9%;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5.74亿元,同比增长31.5%。二是加快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发布《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清单化推进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招商项目、重点拆改项目等3张清单共计20个项目。埃锐克数字科技总部大楼等项目加快建设。温州国际云软件中心、每日动态数据新巢亮相全市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三是加快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坚持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引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助力省产业大脑能力开发中心建设,累计上架能力组件33个,成功入选第二批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工作省级试点区域,4家企业入选省DCMM贯标省级试点企业。累计编制公共数据目录3万余项,归集数据1947.5万余条,共享调用数据481万次,有力支撑各级各部门多跨场景应用创新。 四、深化梯度培育,推动“专精特新”快成长。一是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完善“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培育链条。区本级推荐上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2家企业。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推荐申报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装备4家,征集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通过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5个。三是深入推进“腾笼换鸟”攻坚。出台《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2023年工作要点》,启动新一轮亩均评价工作,已报送企业数据3838家。目前区亩均办对规上企业面积已完成公示。 五、强化政策支持,持续深化人才保障。一直以来,引进和培育适应龙湾制造业产业发展的企业人才,始终是我区人才工作的重点。在产教融合方面,今年我区创新打造高技能人才“鲁班院”,坚持产教融合自主培养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已推动温州理工大学、温州技师学院等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开设“定向班”3个,“订单式”培养青年技工200余名,组织学生入企业实习实训320余人次,开展“大匠名师”传帮带服务活动,促成鲁班院36名技能大师与72名企业青年技术人才师徒结对,着力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在人才政策体系建设方面,我区去年推出了人才新政3.0版,加大对各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政策惠及从院士、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到大学生、技能人才等基础人才。全覆盖满足我区人才的子女入学需求,其中F1类人才子女可以优先照顾入学,F2类、F3类人才子女统筹安排入学,E类及以上人才子女选择入读民办初中、小学的每年还能领取2万元的学费补贴。住房方面,F类以上企业人才可根据层次申请入住人才公寓或申领租房补贴,F1类及以上企业人才可以7折的优惠申请购买配售型人才房。 下一步区经信局将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加快建设具有龙湾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最后,衷心感谢你对龙湾工业经济工作的支持。 温州市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13日 (签发人:林滢峰 承办人:章霏霏 联系电话:869687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