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特产多 | |||||
|
|||||
茫茫东海边,有一响当当的龙湾区,虽然区龄不长,可名誉神州,它是温州城市东移的中心区。区西边有一个名曰响动岩村的山村,地处大罗山北麓,人称龙湾区的西藏,全村有300多户1400多人。原散居在潘宅(响动岩)、陈宅(上料)、王宅、彭宅(下水田儿),三堂前、三堂后、深善、九岗、水竹田等自然村里。在集体化时期分为9个生产队,土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有山园1100多亩、水稻田(在山下)200多亩、柑桔600多亩、茶园500百多亩,近3000亩山地,大多种植杨梅。 这里虽然是凹凸不平的山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先民们很久以前就有在这里生息。约在清道光初年(1821 ),有潘姓光祖从平阳(今苍南)流浪在此樵薪、打工、垦荒,勤俭俊健成家繁衍而安居。后有陈姓、王姓、彭姓、李姓、方姓等先后流浪或逃难等在此落户。人口渐渐增多才成了村落。勤劳简朴的祖祖辈辈,利用聪明才智栽培了许许多多特产。 培育果苗是响动岩村村民的拿手好戏,一般山民都会种植。柑桔苗的栽培、嫁接就有100多年历史。首先培育基苗——枳壳苗(构桔苗)培育,时间约为1年,待长到10厘米长左右作城移栽。行距20厘米、株距5厘米栽在山园(由黄泥乌沙土混合)里。基肥要猪羊等栏肥经过发酵透的不干不湿细肥,打基肥分量要适合,太多幼苗会发酵枯死,太少会长不大。生长过程除草、除虫、防病,施追肥要掌握分寸。待到第二年清明前后10天,基苗直径达到将近1厘米方可嫁接。选什么品种为接梢,这项工序一般由技工嫁接。过去接箍绳用棕叶丝,如今用尼龙丝,接好后用黄泥封盖住。过了一个多月,接梢发芽才可启封。以后除草除病虫害,施追肥很重要。第三年二三月,苗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分杈、根系多的可出圃了。移植后四五年就会结果。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无核蜜桔苗供不应求,远销长江以南各省。 估计全村柑苗收入有近400万元;最多的专业户有近10万元收入。这里山地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土质肥沃,适合种植杨梅。杨梅基苗要野生的杨梅为种子。种子在八九月播在苗圃里,用尼龙布把垄封盖,再用黄泥厚厚地封住,四周用尼龙布做围墙,杨梅种子仁很香,防止鼠害。翌年清明前10天启封黄泥,让种子发芽。野杨梅苗有10厘米长就可移栽。中间施肥,病虫害也要其状况而定。第二年春天移栽山上,长到六七年才可选良种嫁接。嫁接方法有二:一是奶接(幼苗接);二是长大嫁接。大接有剖皮接、切接二种。接好要笋壳封包、箍紧,待到六七月接梢发芽,八九月秋到启封盖。五六年过后会开花结果。杨梅品种很多,大罗山出产的都是丁岙梅。红盘绿蒂,品味酸甜,人人都喜爱吃,食不厌。响动岩杨梅和丁岙只隔一条山岗,同山同种。还有大罗山白梅、贾宅早、东魁梅、宁波黑炭梅,永嘉高钟梅……但山有高低,地理环境差异,品质也有所变异。如田岙梅、甘呑梅因地低早熟闻名遐迩。响动岩古名杜(大)岙溪山,都在大罗山北麓,同属“中国杨梅之乡”。待到芒种至夏至间,山头成了闹市,车辆、商贩、游人来往不绝,赞赏杨梅好吃。山人靠党的政策好,收成不错,多的人有近10万元收入! 响动岩村民以果苗、杨梅为支柱产业外,还有茶叶也是一项好收成。这里地势低、气候暖,春茶发芽早。驰名品种有浙江黄叶早(今称绿叶早)、乌牛早等。过去,谷雨到才采摘,加工为“温炒青”或“毛尖”。近学杭州经验,在清明前采摘一叶一芽,加工为“浙江龙井”,比杭州早出10多天,使“西湖龙井”逊色。品质上乘、价格匪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开了两间茶叶初制厂,从业人员上百人,产量每日上千斤。当时为主要经济收入。 如今,随着党的改革开放,平原繁荣发展,各行各业蒸蒸日上。山上的年轻人不甘旧业,纷纷下山去攀高枝了,只有勤俭的老农舍不得丢掉祖业。 前往响动岩村山上有许多的时令特产。如清明时的毛竹笋、豌豆、蚕豆,立夏时的小麦、大麦、马铃薯、山药等,芒种时水蜜桃、白杨桃、枇杷等水果;年底外的芥菜、菜头(白萝卜)。 最著名的是菜头,里人都说“三堂菜头烧鲜带(鲜带鱼),一次吃了终生赞”。五六月的天萝瓜、八棱瓜,八九月的番莽、薪柴、桂花,闲月的草药、花卉都是勤劳人的收入。到了年边,番霁干、番弄枣儿、番芥粉丝又是一番滋味。因此,山人靠辛勤换得辛苦钱,但其乐无穷。 |
|||||
茫茫东海边,有一响当当的龙湾区,虽然区龄不长,可名誉神州,它是温州城市东移的中心区。区西边有一个名曰响动岩村的山村,地处大罗山北麓,人称龙湾区的西藏,全村有300多户1400多人。原散居在潘宅(响动岩)、陈宅(上料)、王宅、彭宅(下水田儿),三堂前、三堂后、深善、九岗、水竹田等自然村里。在集体化时期分为9个生产队,土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有山园1100多亩、水稻田(在山下)200多亩、柑桔600多亩、茶园500百多亩,近3000亩山地,大多种植杨梅。 这里虽然是凹凸不平的山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先民们很久以前就有在这里生息。约在清道光初年(1821 ),有潘姓光祖从平阳(今苍南)流浪在此樵薪、打工、垦荒,勤俭俊健成家繁衍而安居。后有陈姓、王姓、彭姓、李姓、方姓等先后流浪或逃难等在此落户。人口渐渐增多才成了村落。勤劳简朴的祖祖辈辈,利用聪明才智栽培了许许多多特产。 培育果苗是响动岩村村民的拿手好戏,一般山民都会种植。柑桔苗的栽培、嫁接就有100多年历史。首先培育基苗——枳壳苗(构桔苗)培育,时间约为1年,待长到10厘米长左右作城移栽。行距20厘米、株距5厘米栽在山园(由黄泥乌沙土混合)里。基肥要猪羊等栏肥经过发酵透的不干不湿细肥,打基肥分量要适合,太多幼苗会发酵枯死,太少会长不大。生长过程除草、除虫、防病,施追肥要掌握分寸。待到第二年清明前后10天,基苗直径达到将近1厘米方可嫁接。选什么品种为接梢,这项工序一般由技工嫁接。过去接箍绳用棕叶丝,如今用尼龙丝,接好后用黄泥封盖住。过了一个多月,接梢发芽才可启封。以后除草除病虫害,施追肥很重要。第三年二三月,苗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分杈、根系多的可出圃了。移植后四五年就会结果。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无核蜜桔苗供不应求,远销长江以南各省。 估计全村柑苗收入有近400万元;最多的专业户有近10万元收入。这里山地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土质肥沃,适合种植杨梅。杨梅基苗要野生的杨梅为种子。种子在八九月播在苗圃里,用尼龙布把垄封盖,再用黄泥厚厚地封住,四周用尼龙布做围墙,杨梅种子仁很香,防止鼠害。翌年清明前10天启封黄泥,让种子发芽。野杨梅苗有10厘米长就可移栽。中间施肥,病虫害也要其状况而定。第二年春天移栽山上,长到六七年才可选良种嫁接。嫁接方法有二:一是奶接(幼苗接);二是长大嫁接。大接有剖皮接、切接二种。接好要笋壳封包、箍紧,待到六七月接梢发芽,八九月秋到启封盖。五六年过后会开花结果。杨梅品种很多,大罗山出产的都是丁岙梅。红盘绿蒂,品味酸甜,人人都喜爱吃,食不厌。响动岩杨梅和丁岙只隔一条山岗,同山同种。还有大罗山白梅、贾宅早、东魁梅、宁波黑炭梅,永嘉高钟梅……但山有高低,地理环境差异,品质也有所变异。如田岙梅、甘呑梅因地低早熟闻名遐迩。响动岩古名杜(大)岙溪山,都在大罗山北麓,同属“中国杨梅之乡”。待到芒种至夏至间,山头成了闹市,车辆、商贩、游人来往不绝,赞赏杨梅好吃。山人靠党的政策好,收成不错,多的人有近10万元收入! 响动岩村民以果苗、杨梅为支柱产业外,还有茶叶也是一项好收成。这里地势低、气候暖,春茶发芽早。驰名品种有浙江黄叶早(今称绿叶早)、乌牛早等。过去,谷雨到才采摘,加工为“温炒青”或“毛尖”。近学杭州经验,在清明前采摘一叶一芽,加工为“浙江龙井”,比杭州早出10多天,使“西湖龙井”逊色。品质上乘、价格匪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开了两间茶叶初制厂,从业人员上百人,产量每日上千斤。当时为主要经济收入。 如今,随着党的改革开放,平原繁荣发展,各行各业蒸蒸日上。山上的年轻人不甘旧业,纷纷下山去攀高枝了,只有勤俭的老农舍不得丢掉祖业。 前往响动岩村山上有许多的时令特产。如清明时的毛竹笋、豌豆、蚕豆,立夏时的小麦、大麦、马铃薯、山药等,芒种时水蜜桃、白杨桃、枇杷等水果;年底外的芥菜、菜头(白萝卜)。 最著名的是菜头,里人都说“三堂菜头烧鲜带(鲜带鱼),一次吃了终生赞”。五六月的天萝瓜、八棱瓜,八九月的番莽、薪柴、桂花,闲月的草药、花卉都是勤劳人的收入。到了年边,番霁干、番弄枣儿、番芥粉丝又是一番滋味。因此,山人靠辛勤换得辛苦钱,但其乐无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