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032/2023-4562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政务服务中心
生成日期 2023-05-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龙湾区政务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3-05-06 08:56:11浏览次数: 来源:区政务服务中心 字体:[ ]

今年以来,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目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放大数字化改革赋能效应,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体系与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能力现代化,助推我区打造“一区五城”共富龙湾样板。

一、2022年工作成效

(一)聚焦全域通办,擦亮为民服务底色

一是打造智慧化政务服务综合体。持续优化“智能导服、收办分离、线上线下融合”政务服务模式,集成公证、户籍等服务供给,创新推出医社保“五险直通车”、二手房公积金贷款不动产登记联办等服务举措,建设政务智脑系统,上线人流量预警,减少群众办件时间,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办件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通过“一事一评”、第三方评价、特邀监督员等做好“好差评”管理,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布局便利化政务服务2.0网络。全面推进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2.0应用全覆盖,截止10月底,我区线上线下“一网通办”率为97.44%,大厅窗口收件“一网通办”率为94.56%。推行“驿站办”新模式,布局“企业园区+居民小区+银行网点”政务服务驿站网络,以全域“广触角”构建政务服务“新业态”,推进涉企事项“园区办”、民生事项“小区办”、高频事项“网点办”:建设空港、中国眼谷“政务服务驿站”,“一园一策”个性化定制服务清单;建设小区“智慧政务微驿站”,可办100项民生清单和“怎么办、这样办”清单;深化“政银合作”代办服务,全区43个银行网点可延伸社保、医保、公积金等94项高频事项。该项工作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登。

(二)聚焦重点领域,提升涉企审批质效

一是推进极简化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80天”改革,新赋码的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最多80天”实现率达到100%;推进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开展项目6个。推进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促进企业投资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快融资,开展“拿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竣工即领证”,深化代办服务,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二是探索轻量化涉批中介新规范。实行涉企鉴定评估及免评估事项清单管理,免评估事项4项,保留评估事项47项。推进“最多评一次”改革,推进入园企业办理水评、环评等常见涉企鉴定评估事项的“多评合一”和“一评多用”的应用。推进“网上中介超市”项目比选,开展信用评分,今年共有112个项目竞价,平均下浮率20.52%,为企业减轻负担,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三)聚焦清廉招标,打造阳光交易样板

一是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网上超市“全省一张网”,实现供应商库、商品库全省共享,形成“全省买货、货卖全省”的政府采购模式。建设“阳光e网”一体化平台,实现招投标全过程动态记录、留痕追溯。推广银行电子保函、保险保函,解决投标人资金占用的问题,为企业添便利、降成本、减负担。推进政采云平台可视化远程开评标系统和建设工程远程异地多点评标系统建设,通过异地抽取、异地评标,破解“熟面孔”、“老关系”、“评委成常委”、围标串标等招标疑难杂症问题。二是营造“公优廉”招投标市场环境。迭代升级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推进常规交易项目抓管理服务,探索特殊项目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推进“清廉招标”建设,以公平、择优、廉洁为目标,严把标前审查关、严管标中行为、严格标后履约。探索,鼓励招标人通过数字化应用“咨询宝”对招标文件“体检”,规避潜在隐患。建立标前谈话提醒制度和“打招呼”登记制度,完善代理人员退出机制,严格执行专家抽取信息保密机制,推进“评定分离”定标方式,强化招标投标领域违法行为专项治理联席工作机制和标后履约检查,加强违法线索报送与处置,构建招投标全过程全要素闭环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共召开4次联席会议,报送有效线索6宗,其中涉及不正当竞争1宗。对16个项目进行标后履约检查,发现违法线索2宗。

二、存在问题

(一)区级未施行招投标集中监管,监管力度不够。区级招标投标由行政监督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中心无此职能,虽已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但成效有限,发现有效线索不多,打击力度不够。

(二)窗口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不足,人员流动性大。随着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对窗口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大幅增加。目前窗口编外人员工资待遇较低,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窗口稳定和素质提高。

(三)基层政务服务供给力量稍弱,基层延伸受阻。街道、社区政务服务能力上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医保、社保等部门没有基层站所且业务和政策复杂,业务有效承接上存在一定差距。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一是深化“一网通办”改革。以数据通、系统通、业务通,推动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造,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融合发展。推进政务服务“市域一体化”,持续深化以线上办为主、自助办为辅、帮代办为补充、线下办兜底的政务服务供给模式。探索与“跨省通办”合作地区开展数据共享、电子证照互认等工作。二是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迭代升级。推动“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动态调整,网上掌上高效便捷办理。迭代升级前端咨询导服平台2.0版,完善智慧咨询、政务地图、移动应用等功能建设,健全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前端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问一次、一口清、一键达”。三是探索政务服务共同富裕布局。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网办中心、温州政务通等载体,深化政银合作、智慧政务微驿站等方式,主动融入“未来社区”建设,推动与基层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高频事项下沉,推进政务服务的现代化、均等化、普惠化。

(二)强化助企纾困,做快做简投资项目做好做实便民服务。

一是促产“一件事”改革提升扩容。持续优化企业投资项目促开工、促投产、促融资工作机制,探索“拿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竣工即领证”等改革模式,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审批、预验试产、竣工领证、高效融资等全闭环“一件事”集成服务,促进企业投资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快融资,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促产“一件事”改革数字场景与项目招商系统、“一码管地”系统、“中介服务超市”、在线审批监管3.0系统、不动产整体智治系统、浙里建系统等融合贯通,实现企业项目招商、拿地、审批、建设、投产、领证、融资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赋能、多跨联动、提速增效。二是基层政务服务供给侧能力提升。加强街道中心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推进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化建设,“示范型”“标准型”“基础型”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比例达到3:5:2,“示范型”“标准型”“基础型”社区便民服务站比例达到2:6:2。强化村社便民服务站代办服务工作标准化水平,高质量推进村社政务代帮办服务。探索政务服务专员派驻机制,评估前期派驻效果进行评估,灵活调整派驻时间和不同的服务模式,扩大向街道综合窗口派驻专员的覆盖面。

(三)强化精准施策,注入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发展强劲动能。

一是探索智慧监管。依托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阳光e网”,深入实施“152333”工程,即以丰富拓展“阳光e网”应用场景为主线,聚焦招投标领域五大市场主体,完善五大主体信息库建设,开发建设标前“智审”、标中“智控”、标后“智管”等智慧场景应用,强化招投标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推动业务链条的流程再造、监管链条的系统重塑,一体推进“不想违、不能违、不敢违”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实现招投标全要素、全过程、全信息等“一件事”闭环管理。二是深化试点创新工作。推进招标文本咨询体验数字应用“咨询宝”线上场景开发,充分利用咨询专家库资源,响应招标人优化招标文本的现实需求。开展集中采购合同履约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合同履约管理,规范供应商履约行为,督促采购人切实履行验收主体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抓实“清廉招标”工作。以项目试点为抓手,有序推进已选定的5个项目“公优廉一体化”工作,联动招标人、行业主管单位,视情增加全过程试点项目。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维护招标投标市场秩序,确保招投标活动在“公、优、廉”轨道上运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索引号 001008003002032/2023-4562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政务服务中心
生成日期 2023-05-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龙湾区政务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3-05-06 浏览次数: 来源:区政务服务中心 字体:[ ]

今年以来,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目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放大数字化改革赋能效应,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体系与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能力现代化,助推我区打造“一区五城”共富龙湾样板。

一、2022年工作成效

(一)聚焦全域通办,擦亮为民服务底色

一是打造智慧化政务服务综合体。持续优化“智能导服、收办分离、线上线下融合”政务服务模式,集成公证、户籍等服务供给,创新推出医社保“五险直通车”、二手房公积金贷款不动产登记联办等服务举措,建设政务智脑系统,上线人流量预警,减少群众办件时间,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办件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通过“一事一评”、第三方评价、特邀监督员等做好“好差评”管理,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布局便利化政务服务2.0网络。全面推进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2.0应用全覆盖,截止10月底,我区线上线下“一网通办”率为97.44%,大厅窗口收件“一网通办”率为94.56%。推行“驿站办”新模式,布局“企业园区+居民小区+银行网点”政务服务驿站网络,以全域“广触角”构建政务服务“新业态”,推进涉企事项“园区办”、民生事项“小区办”、高频事项“网点办”:建设空港、中国眼谷“政务服务驿站”,“一园一策”个性化定制服务清单;建设小区“智慧政务微驿站”,可办100项民生清单和“怎么办、这样办”清单;深化“政银合作”代办服务,全区43个银行网点可延伸社保、医保、公积金等94项高频事项。该项工作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登。

(二)聚焦重点领域,提升涉企审批质效

一是推进极简化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80天”改革,新赋码的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最多80天”实现率达到100%;推进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开展项目6个。推进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促进企业投资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快融资,开展“拿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竣工即领证”,深化代办服务,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二是探索轻量化涉批中介新规范。实行涉企鉴定评估及免评估事项清单管理,免评估事项4项,保留评估事项47项。推进“最多评一次”改革,推进入园企业办理水评、环评等常见涉企鉴定评估事项的“多评合一”和“一评多用”的应用。推进“网上中介超市”项目比选,开展信用评分,今年共有112个项目竞价,平均下浮率20.52%,为企业减轻负担,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三)聚焦清廉招标,打造阳光交易样板

一是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网上超市“全省一张网”,实现供应商库、商品库全省共享,形成“全省买货、货卖全省”的政府采购模式。建设“阳光e网”一体化平台,实现招投标全过程动态记录、留痕追溯。推广银行电子保函、保险保函,解决投标人资金占用的问题,为企业添便利、降成本、减负担。推进政采云平台可视化远程开评标系统和建设工程远程异地多点评标系统建设,通过异地抽取、异地评标,破解“熟面孔”、“老关系”、“评委成常委”、围标串标等招标疑难杂症问题。二是营造“公优廉”招投标市场环境。迭代升级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推进常规交易项目抓管理服务,探索特殊项目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推进“清廉招标”建设,以公平、择优、廉洁为目标,严把标前审查关、严管标中行为、严格标后履约。探索,鼓励招标人通过数字化应用“咨询宝”对招标文件“体检”,规避潜在隐患。建立标前谈话提醒制度和“打招呼”登记制度,完善代理人员退出机制,严格执行专家抽取信息保密机制,推进“评定分离”定标方式,强化招标投标领域违法行为专项治理联席工作机制和标后履约检查,加强违法线索报送与处置,构建招投标全过程全要素闭环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共召开4次联席会议,报送有效线索6宗,其中涉及不正当竞争1宗。对16个项目进行标后履约检查,发现违法线索2宗。

二、存在问题

(一)区级未施行招投标集中监管,监管力度不够。区级招标投标由行政监督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中心无此职能,虽已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但成效有限,发现有效线索不多,打击力度不够。

(二)窗口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不足,人员流动性大。随着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对窗口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大幅增加。目前窗口编外人员工资待遇较低,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窗口稳定和素质提高。

(三)基层政务服务供给力量稍弱,基层延伸受阻。街道、社区政务服务能力上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医保、社保等部门没有基层站所且业务和政策复杂,业务有效承接上存在一定差距。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一是深化“一网通办”改革。以数据通、系统通、业务通,推动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造,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融合发展。推进政务服务“市域一体化”,持续深化以线上办为主、自助办为辅、帮代办为补充、线下办兜底的政务服务供给模式。探索与“跨省通办”合作地区开展数据共享、电子证照互认等工作。二是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迭代升级。推动“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动态调整,网上掌上高效便捷办理。迭代升级前端咨询导服平台2.0版,完善智慧咨询、政务地图、移动应用等功能建设,健全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前端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问一次、一口清、一键达”。三是探索政务服务共同富裕布局。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网办中心、温州政务通等载体,深化政银合作、智慧政务微驿站等方式,主动融入“未来社区”建设,推动与基层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高频事项下沉,推进政务服务的现代化、均等化、普惠化。

(二)强化助企纾困,做快做简投资项目做好做实便民服务。

一是促产“一件事”改革提升扩容。持续优化企业投资项目促开工、促投产、促融资工作机制,探索“拿地即开工”“预验即试产”“竣工即领证”等改革模式,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审批、预验试产、竣工领证、高效融资等全闭环“一件事”集成服务,促进企业投资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快融资,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促产“一件事”改革数字场景与项目招商系统、“一码管地”系统、“中介服务超市”、在线审批监管3.0系统、不动产整体智治系统、浙里建系统等融合贯通,实现企业项目招商、拿地、审批、建设、投产、领证、融资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赋能、多跨联动、提速增效。二是基层政务服务供给侧能力提升。加强街道中心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推进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化建设,“示范型”“标准型”“基础型”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比例达到3:5:2,“示范型”“标准型”“基础型”社区便民服务站比例达到2:6:2。强化村社便民服务站代办服务工作标准化水平,高质量推进村社政务代帮办服务。探索政务服务专员派驻机制,评估前期派驻效果进行评估,灵活调整派驻时间和不同的服务模式,扩大向街道综合窗口派驻专员的覆盖面。

(三)强化精准施策,注入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发展强劲动能。

一是探索智慧监管。依托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阳光e网”,深入实施“152333”工程,即以丰富拓展“阳光e网”应用场景为主线,聚焦招投标领域五大市场主体,完善五大主体信息库建设,开发建设标前“智审”、标中“智控”、标后“智管”等智慧场景应用,强化招投标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推动业务链条的流程再造、监管链条的系统重塑,一体推进“不想违、不能违、不敢违”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实现招投标全要素、全过程、全信息等“一件事”闭环管理。二是深化试点创新工作。推进招标文本咨询体验数字应用“咨询宝”线上场景开发,充分利用咨询专家库资源,响应招标人优化招标文本的现实需求。开展集中采购合同履约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合同履约管理,规范供应商履约行为,督促采购人切实履行验收主体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抓实“清廉招标”工作。以项目试点为抓手,有序推进已选定的5个项目“公优廉一体化”工作,联动招标人、行业主管单位,视情增加全过程试点项目。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维护招标投标市场秩序,确保招投标活动在“公、优、廉”轨道上运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