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为全面落实“双减”,有效利用信息数字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质疑提问能力,2023年10月22日和29日,“温州学问通”名师在线平台集中轮值答疑龙湾名师团队为全市初中生提供“学问通”在线答疑服务,开启一场有质有量的“云上问答”之旅。
活动前期,为更好地服务学生、优质答题,答疑团队结合学科特质,充分预设学生提问类型,统筹部署答疑工作方案,从问题归类、答题攻略、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思考与准备,力求每一个问题都有效解决、每一位学生都问有所得。
答疑现场,老师们迅速切换“特种兵式”答疑状态。面对学生的提问,时而聚首讨论;时而飞快打字;时而翻阅书籍;时而提笔疾书;时而欣慰一笑……在各科领衔老师的引领下,答疑团队秉承着“呵护问题”“素养学习”“授之以渔”的原则,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
初中语文答疑团队在温州市教坛新秀杨建晓老师的带领下,在面对共性问题时,如:如何学习初中语文、提高阅读与写作、开展名著阅读,教师们齐心聚力,综合研判,指明学习方向,提供学习路径,整合梳理系统学习方案;在面对个性问题时,如如何提高答题速度、背书速度、寻找议论文论点等,教师们由点及面,提炼核心概念,指导学习方法,定制助学攻略;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教师们不急于给答案,而是换位做题,指导题目分析,提炼答题策略,推送学法指南;在面对缺陷问题时,教师们着眼问题本身,纠正提问失误,再点拨思路,答疑解惑。
初中数学答疑团队在温州市名师钱宜锋老师的带领下,在两天的答疑中,共收到3500多个数学问题。学生们的问题覆盖七、八、九三个年级近期所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数与式的有关概念和运算、三角形与特殊三角形、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和圆等,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七年级的数轴动点问题、八年级的有关特殊三角形的动点分类、九年级的项目化问题和运动型综合题。本次活动题量大,任务重,数学团队有序地分工合作,充分地利用数学工具进行画图、计算、讨论,迎难而上,为学生和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英语答疑团队由温州市教坛中坚郑洁老师领衔。英语团队收到的提问以八、九年级居多,主要涉及语言知识类和学习方法类问题。在语言知识版块,学生们的困惑有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典型错题理解、相近词汇之间的辨析使用、语法填空的词汇变形及虚词选择等。此外,英语团队还注意到,在常规错题、难题答疑之余,还有较多孩子渴望在英语学习的学习策略方面获得指导,例如:“如何整理英语错题会更有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阅读理解科技话题的英语文章”“英语作文审题老会遗漏一点,该怎么办”等。在答疑过程中,老师们不仅关注孩子们对具体题目的理解,也十分关注思维过程的引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初中科学答疑团队在温州市教坛中坚何锦霞老师的带领下,细致回复,解答了两千多个问题。骨干团队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类,从三个角度给予学生指导,一是平时学习的指导,二是答题策略提炼,三是题目分析。老师们为学生理清思路、找到症结、提出解决之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在答疑中老师们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科学的热爱和信心,结合自身经验整理出一套助学攻略,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在两天的“一对一答疑”的轮值行动中,老师们针对孩子们真实而又真诚的疑惑,进行了有效的交流。
初中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答疑团队由温州市教坛新秀潘筱红老师领衔,共收到2000余个问题,有关于具体题目的解法,也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困惑,更有关于学科问题的探究。老师们积极在线答疑,从早到晚,用最负责的态度、最亲切的语气、最易懂的语言、最全面的解析,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解答学生困惑。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疑惑,老师们给出了“私人订制”式的攻略和秘籍,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帮助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问题的思考中发展核心素养,提升情感价值。
龙湾名师团队为期两天的专场答疑活动,共回答全市中学生12164个问题,“学问通”平台数据的增加,带来的是学生提问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师解答的教学幸福感,因为有学生的多次提问,有教师的倾囊相授,有跨时空问答的思维火花。而这一切,既为学生们解决了学习困惑,也是教师们对自我教学的审思和自省,大大推动了课后服务的拓展延伸,开发了丰富优质的线上自学资源,促进了“双减”政策下课外作业减负提质的真实落地。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