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课程标准》(2022)的内涵,提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和执教能力,10月10日下午,龙湾区2023级小学数学新教师第三次培训暨教研员工作室活动在区实验小学举行,活动由区名师郑元成老师主持,分“课例展示”和“专题讲座”两个环节。
活动中,滨海学校郭吁琼老师带来精彩的课例展示《乘法的初步认识》。郭老师基于真实学情,设计系列开放性的大活动。学生们在重复数糖果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加法与乘法的关联;在数具体实物到数抽象点的过程中,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自然过渡。区实验小学林蓉艳老师作《认识毫米》展示课。林老师借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反复猜想与验证,深化对毫米、毫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认识。林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的思维层层卷入。课堂上更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曹龙路小学郑元成老师在专题讲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分析》中向在场老师们传授了自己的经验——“三融与四会”。郑老师说,课堂需致力于文本、学情、设计的三方融合,且要学会读懂课标、学会横纵向解读教材、学会解读例题、学会解读练习。郑老师还结合以上两个课例深入浅出地阐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具体方法,在场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龙湾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王小莲老师基于新老师的成长特点,聚焦新课标新理念,就如何提升文本解读能力提出宝贵建议,并勉励老师们应专注于研究教材、热衷于研究学生。
勤教善研;勤学苦练;且行且思,且悟且进。此次教研活动创造了一个真实而又精彩的学习样态,提供了一次交流互助的学习机会,有效助力一线教师在文本解读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促进常规教学稳稳落地。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