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003/2022-4571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生成日期 2022-08-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2-08-25 16:33:39浏览次数: 来源:区经信局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工作总载体,聚焦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六大攻坚,加快“541”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业经济始终保持高位运行,1-5月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4.14亿元,增长30.2%;规上工业增加值42.68亿元,增长14.9%。呈现三方面亮点:一是产业路径越来越清晰。已经形成“5+4”产业发展格局,五大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为39.53%,四大战新产业企业增长75.2%,以瑞浦能源、麦田能源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DXC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产业、以眼谷为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加速集聚的虹吸效应日益凸显。二是稳增长越来越有底气。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工业经济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特别是今年以来持续保持除文泰洞外第3名,工业稳增长成效明显获评省政府督查激励。三是服务越来越精准。开展新一轮万名干部进万企专项行动,亲企护商、安企助商、暖企惠商,打好强企“服务牌”、纾困“创新牌”、减负“加强牌”。深化助企纾困工作在全省稳企业强主体攻坚行动专班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召开龙湾区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暨浙南科创新城温州产业新城建设推进会。制定出台《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对GDP关联指标、重点指标、工业用电、制造业用电等匹配性指标,实行日监测、周会商、月分析制度,促进各项指标高质量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新产品产值、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分别实现增速14.9%、6.1%、14.8%、34.5%,排名全市第4、第5、第2、第1。

(二)产业平台有效提升。一是加快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建立老旧工业区完整底数清单,建立“一园一策”改造提升方案,全区5个都市工业园区已启动22个项目,完成投资额17.6亿元。二是推进小微企业园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新竣工小微园1个,新增入驻高质量小微企业50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65个,完成52个安全生产隐患整治,整治完成率80%。

(三)“双招双引”提质提速。一是推进企业“增资扩产”。进一步发挥优质项目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建立实施谋划签约项目、拟开工项目、在建项目、竣工投产项目等四张清单,梳理出增资扩产项目共计34个,其中谋划9个、开工7个、在建11个、竣工7个,1-5月累计完成投资13.93亿元。二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新增签约投资191亿元的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和投资38亿元国兴5G智造中心总部等重量级制造业项目,赛泷科创湾项目、通用航空产业园机场东片单元A-06地块小微园及2宗阀门用地已经挂牌公示,将于7月份完成出让。三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投产。瑞浦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中国长三角区域中心项目、中国眼谷科创园A区建设项目、伟明高端环保产业园项目等亿元以上续建项目顺利推进,全区在库项目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7.42亿元、制造业投资17.18亿元。四是深入推进“千企智能化改造”,累计完成智能化技改项目53项,完成技改投资11.18亿元,启动2022年技改补助申报工作,组织专家实地验收奇胜阀门、安构控制阀等9家企业的技改项目。

(四)企业培育提档升级。一是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推行“六企六库”动态管理,对培育库企业实行精准监测,推荐圣邦集团等7家企业申报市级智能制造装备示范企业。推荐8家企业申报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1家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二是鼓励小微企业晋档升级。完善“小升规”培育体系,以上年度产值1000—2000万元的小微工业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建立了2022年度“小升规”企业培育库,目前已入库54家。新增1家月度升规企业。三是推进低效企业转型增效。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3.0版,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深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完成45家高耗低效企业的整治。

(五)数字经济赶超发展。一是加快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出台发布了《2022年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建设工作方案》,起草了《温州数字未来城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筹办2022中国软件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揭牌开园开园仪式和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加快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和温州数字未来城建设,集聚国内外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和高水平数字经济孵化项目,加速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二是加快数字化改革。推进高新区创新积分评价应用和浙南科技城高能级平台资金第三方监管数字平台建设。积极谋划争取信息业产业大脑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大脑项目参加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信息业分区细分行业产业大脑答辩评审。三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出台《2022年龙湾区第一批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加快5G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用,累计新增243个。1-5月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速达130.4%,全市第3;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3.07亿元,增速达79.1%,环比增速提高67个百分点。

(六)“两链融合”不断深化。一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出台《龙湾区实施“5+4”主导产业链链长制提升方案》,组建“5+4”产业链链长制培育专班,全力优化稳定我区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基础配套体系。出台《龙湾区加快“未来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构建“未来产业”“未来智造”“未来科创”“未来服务”“未来空间”五大体系,加快形成产城人文全面融合的全域未来生态。三是加快提升产业链韧性。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上报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各1家,申报省级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项目企业4个、省级机器人应用场景开发项目企业1个,市级智能制造装备示范企业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新增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2家、省级工业新产品9个。

(七)助企纾困深入实施。一是持续深化“两万”助企行动,发布《关于开展新一轮“万名干部进万企”专项行动的通知》,全区助企服务员走访服务企业3660余家次,线上线下收集企业各类诉求153个,化解率98.04%。制定出台《优质中小企业用地难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解决优质中小企业用地难问题。二是加大减负降本力度。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全面落实新一轮减负降本政策“45条”、“温30条”、纾困解难“30条措施”、“留工稳岗”十条措施等惠企政策,全面推广“一指减负”场景应用,累计兑现惠企资金5943.48万元,惠及企业107家次。三是深化清欠账款专项行动。共排查欠款6笔,涉及金额5445.21万元,已偿还3笔,偿还金额5427.14万元,偿还率99.67%。

二、下半年工作举措

下半年,区经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季季红、全年赢。

(一)全力保主体稳预期。围绕“稳增长”这个核心,抓好坚定发展信心,把握机遇挑战,在需求收缩中拓展市场,在结构调整中转换动能,在纾困帮扶中做强主体,在防范风险中守牢底线,确保各项指标都能平稳增长,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持续作出龙湾贡献,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以上。

(二)突出“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突出项目为王。坚定大招商、招大商理念,推进优质大项目落地;推进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两新千亿”项目建设进程,年内实现实质性落地形成有效投资;紧盯正在挂牌的温州赛泷科创湾项目,争取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入统;加快在建项目投产和挂牌项目摘牌,形成新的增长点,力争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转负为正。另一个重点是突出产业链提升。不折不扣实施龙湾区“5+4”主导产业链链长制提升方案,用好产业链“十个一”机制,一方面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层次能级,另一方面加快新兴主导产业培育腾飞。

(三)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两大展会。办好中国软件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揭牌开园仪式和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两大展会,打响温州国际知名度,夯实龙湾数字经济核心地位。二是抓企业创新。加速区内高能级平台和企业的互动融合,以精准化服务推进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和技术创新提升,形成平台+人才+技术的闭环服务清单,大幅度提升技改投入增速。三是抓企业服务。打好助企纾困服务的“组合拳”,定期举办区长助企服务日,举全区之力高效高质解决涉企诉求,力争助企问题化解率实现95%以上。优化企业家训练营培训方案,高标准实施人才培养,





索引号 001008003002003/2022-4571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生成日期 2022-08-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龙湾区经济和信息化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2-08-25 浏览次数: 来源:区经信局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工作总载体,聚焦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六大攻坚,加快“541”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业经济始终保持高位运行,1-5月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4.14亿元,增长30.2%;规上工业增加值42.68亿元,增长14.9%。呈现三方面亮点:一是产业路径越来越清晰。已经形成“5+4”产业发展格局,五大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为39.53%,四大战新产业企业增长75.2%,以瑞浦能源、麦田能源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DXC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产业、以眼谷为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加速集聚的虹吸效应日益凸显。二是稳增长越来越有底气。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工业经济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特别是今年以来持续保持除文泰洞外第3名,工业稳增长成效明显获评省政府督查激励。三是服务越来越精准。开展新一轮万名干部进万企专项行动,亲企护商、安企助商、暖企惠商,打好强企“服务牌”、纾困“创新牌”、减负“加强牌”。深化助企纾困工作在全省稳企业强主体攻坚行动专班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召开龙湾区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暨浙南科创新城温州产业新城建设推进会。制定出台《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对GDP关联指标、重点指标、工业用电、制造业用电等匹配性指标,实行日监测、周会商、月分析制度,促进各项指标高质量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新产品产值、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分别实现增速14.9%、6.1%、14.8%、34.5%,排名全市第4、第5、第2、第1。

(二)产业平台有效提升。一是加快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建立老旧工业区完整底数清单,建立“一园一策”改造提升方案,全区5个都市工业园区已启动22个项目,完成投资额17.6亿元。二是推进小微企业园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新竣工小微园1个,新增入驻高质量小微企业50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65个,完成52个安全生产隐患整治,整治完成率80%。

(三)“双招双引”提质提速。一是推进企业“增资扩产”。进一步发挥优质项目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建立实施谋划签约项目、拟开工项目、在建项目、竣工投产项目等四张清单,梳理出增资扩产项目共计34个,其中谋划9个、开工7个、在建11个、竣工7个,1-5月累计完成投资13.93亿元。二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新增签约投资191亿元的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和投资38亿元国兴5G智造中心总部等重量级制造业项目,赛泷科创湾项目、通用航空产业园机场东片单元A-06地块小微园及2宗阀门用地已经挂牌公示,将于7月份完成出让。三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投产。瑞浦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中国长三角区域中心项目、中国眼谷科创园A区建设项目、伟明高端环保产业园项目等亿元以上续建项目顺利推进,全区在库项目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7.42亿元、制造业投资17.18亿元。四是深入推进“千企智能化改造”,累计完成智能化技改项目53项,完成技改投资11.18亿元,启动2022年技改补助申报工作,组织专家实地验收奇胜阀门、安构控制阀等9家企业的技改项目。

(四)企业培育提档升级。一是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推行“六企六库”动态管理,对培育库企业实行精准监测,推荐圣邦集团等7家企业申报市级智能制造装备示范企业。推荐8家企业申报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1家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二是鼓励小微企业晋档升级。完善“小升规”培育体系,以上年度产值1000—2000万元的小微工业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建立了2022年度“小升规”企业培育库,目前已入库54家。新增1家月度升规企业。三是推进低效企业转型增效。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3.0版,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深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完成45家高耗低效企业的整治。

(五)数字经济赶超发展。一是加快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建设。出台发布了《2022年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建设工作方案》,起草了《温州数字未来城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筹办2022中国软件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揭牌开园开园仪式和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加快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和温州数字未来城建设,集聚国内外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和高水平数字经济孵化项目,加速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二是加快数字化改革。推进高新区创新积分评价应用和浙南科技城高能级平台资金第三方监管数字平台建设。积极谋划争取信息业产业大脑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大脑项目参加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信息业分区细分行业产业大脑答辩评审。三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出台《2022年龙湾区第一批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加快5G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用,累计新增243个。1-5月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速达130.4%,全市第3;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3.07亿元,增速达79.1%,环比增速提高67个百分点。

(六)“两链融合”不断深化。一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出台《龙湾区实施“5+4”主导产业链链长制提升方案》,组建“5+4”产业链链长制培育专班,全力优化稳定我区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基础配套体系。出台《龙湾区加快“未来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构建“未来产业”“未来智造”“未来科创”“未来服务”“未来空间”五大体系,加快形成产城人文全面融合的全域未来生态。三是加快提升产业链韧性。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上报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各1家,申报省级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项目企业4个、省级机器人应用场景开发项目企业1个,市级智能制造装备示范企业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新增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2家、省级工业新产品9个。

(七)助企纾困深入实施。一是持续深化“两万”助企行动,发布《关于开展新一轮“万名干部进万企”专项行动的通知》,全区助企服务员走访服务企业3660余家次,线上线下收集企业各类诉求153个,化解率98.04%。制定出台《优质中小企业用地难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解决优质中小企业用地难问题。二是加大减负降本力度。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全面落实新一轮减负降本政策“45条”、“温30条”、纾困解难“30条措施”、“留工稳岗”十条措施等惠企政策,全面推广“一指减负”场景应用,累计兑现惠企资金5943.48万元,惠及企业107家次。三是深化清欠账款专项行动。共排查欠款6笔,涉及金额5445.21万元,已偿还3笔,偿还金额5427.14万元,偿还率99.67%。

二、下半年工作举措

下半年,区经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季季红、全年赢。

(一)全力保主体稳预期。围绕“稳增长”这个核心,抓好坚定发展信心,把握机遇挑战,在需求收缩中拓展市场,在结构调整中转换动能,在纾困帮扶中做强主体,在防范风险中守牢底线,确保各项指标都能平稳增长,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持续作出龙湾贡献,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以上。

(二)突出“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突出项目为王。坚定大招商、招大商理念,推进优质大项目落地;推进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两新千亿”项目建设进程,年内实现实质性落地形成有效投资;紧盯正在挂牌的温州赛泷科创湾项目,争取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入统;加快在建项目投产和挂牌项目摘牌,形成新的增长点,力争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转负为正。另一个重点是突出产业链提升。不折不扣实施龙湾区“5+4”主导产业链链长制提升方案,用好产业链“十个一”机制,一方面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层次能级,另一方面加快新兴主导产业培育腾飞。

(三)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两大展会。办好中国软件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温州国际云软件谷揭牌开园仪式和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两大展会,打响温州国际知名度,夯实龙湾数字经济核心地位。二是抓企业创新。加速区内高能级平台和企业的互动融合,以精准化服务推进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和技术创新提升,形成平台+人才+技术的闭环服务清单,大幅度提升技改投入增速。三是抓企业服务。打好助企纾困服务的“组合拳”,定期举办区长助企服务日,举全区之力高效高质解决涉企诉求,力争助企问题化解率实现95%以上。优化企业家训练营培训方案,高标准实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