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28/2022-45354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2-07-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今年以来,龙湾区市场监管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区委系列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局和区委、区政府中心部署,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谱写了新时代龙湾市场监管发展新篇章。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队伍建设,建设坚强有力红盾铁军。一是旗帜鲜明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建党百年主线,制定出台《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班子带头学、中层示范学、全员跟进学等举措,依托组织专题培训班、发动群团组织、下上线下一体宣传等形式,更加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有效转化为真抓实干的过硬本领和作风,通过系列党史活动,为群众、企业解难题902个。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从政治高度坚持“严”的总基调。通过制定四责协同机制、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部署“三整治五一律”、强化出入境管理等举措,创新推出每日一清廉、清廉信、助廉信等载体,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三是常抓不懈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关要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出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责任分工表》,召开专题会议2次,以党史学习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从正面引导筑牢思想防线,引导干部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通过系列举措,有效提升队伍战斗力、基层组织力、人才竞争力,收获集体、个人荣誉82项。
(二)深化数字化改革,打造市场监管改革样板。一是上级任务高标完成。协同区政法委共同推进省数字法治揭榜挂帅项目--龙湾区“信用+基层治理”智治云平台建设,为社会治理决策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承接省局试点,搭建“特殊药品(含特药品)流通环节精密智控系统”,守牢群众用药安全底线,并作为省药监局拟上线数字社会项目“浙里药店”具体场景。承接市级联合“双随机”标准化试点,牵头编制“联合双随机抽查规则”市级地方标准,弥补全国该领域空白,成绩获得市政府分管领导批示肯定。二是自选动作亮点纷呈。全面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体系,多项省、市首创做法,得到各方点赞,其中“专品标赋能云平台”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重点项目,相关成绩被省委办公厅刊发、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集成打造“药品安全基层监管数智平台”,成为龙湾基层治理重要展示,成绩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刊发,得到省药监局局长批示肯定,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三是“三比一讲”展现担当。8月至10月份,围绕省市监局“比快、比好、比贡献、讲大局”工作部署,凝心聚力,众志成城,高质量超额完成了市场主体监管服务集成改革、平台经济监管创新与服务等10大业务板块63项任务指标,服务企业6万余次,工作做法被《中国质量报》、《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医药报》等刊发,取得了全省90个县市区系统第24、全市第3的好成绩。
(三)突显责任担当,坚持巩固民生安全底线。一是扎实守牢防疫底线。从政治高度压实疫情防控监管责任,持续发挥药店“哨点监测”作用,落实农贸市场“四个一律”和“三个到位”工作要求,筑好冷链食品“三道防线”,并牵头相关部门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2次,确保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无遗漏、全覆盖”,累计出动防控人员1万余人次,停业整顿相关主体180家。二是全力护航四大安全。不断提高安全标线,下达专项检查、整治文件40份,有力守护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底线。开展食品、药品抽检监测1600余批次,增强药品领域风险防控能力;消除特种设备系列潜在隐患,推动在册1.3万台特种设备实现安全码全覆盖,完成整治隐患1915处;结合辖区企业生产实际和年度质量监管重点工作,部署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计划,包括阀门、非医用口罩、皮鞋等13种共计256批次的抽检任务。三是精心保障民生需求。牵头全区责任单位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实现电池赋码4873个、车架赋码3513个,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行业生产、销售突出问题,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贯通全国12315等5个群众消费投诉平台,深化打造“放心消费在龙湾”品牌,受理各类群众举报投诉7300余件,挽回消费者损失735万元。
(四)聚焦经济发展,激发市场创新创造潜力。一是坚持商事制度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扎实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持续优化企业开办环境。全区市场主体在册数突破64450户,较去年增加5393户,其中企业数达25477户,完成率位居全市首位。在中国眼谷建成温州首个省级“医药创新与审评柔性服务站”,全面代办国家、省、市级层面办理许可事项,为100余家医药企业落户眼谷提供优质一站式服务。二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打响“龙湾制造”品牌。依托“三强一制造”战略,树立质量建设示范标杆,引导行业、企业大力开展标准研制,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创成浙江制造“品字标”企业10家,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0项,研制“浙江制造”标准8个,指导新世纪发展集团创成“温州市质量管理创新奖”,实现我区市长质量奖“三连冠”,推动百盛联合获评“省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实现我区该荣誉“零”的历史性突破,得到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三是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激发科技创新动能。充分借力知识产权大港湾平台,搭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契机,有效提升全区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授权有效发明专利440件,推动“灵伟白啄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为企业开辟专利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累计授信13.6亿元。
(五)立足严防细管,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一是推进日常价格监测。加强重要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检查民生相关商品1200余品次。开展水电气公用事业单位、商业银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专项涉企收费检查,退费70余万元,惠及1972家市场主体。二是构建市场诚信体系。组织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疏导登记营业执照3239家,立案查处无照经营违法案件34起,部署市场监管领域“双减”工作,对全区66家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立案查处相关从事学科培训案件3起。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评选活动,推荐省AAA级守重企业12家,有效推动企业提高信用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组织开展“平安护航建党百年”、“亮剑2021”、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黄打非等系列执法专项,集中整治涉及食药安全、广告违法、商标侵权、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办理各类案件940件,有效守护全区营商环境和公平交易氛围。
二、2022年工作计划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区五城”建设目标,紧扣省市局工作部署,实干担当、创新破难,奋力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龙湾样板排头兵。
(一)围绕高质量发展做文章。一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促活力。围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易企办”深化行动,进一步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常态化实现不见面办事,进一步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在保障市场主体高速有序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力争市场主体突破6.7万户。二是以质量强区建设促转型。大力实施“三强一制造”战略,着力改善质量供给、加强质量创新、严格质量监管、狠抓质量提升,建立完善政府质量奖项、标准创建企业梯队培育制度,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力争全年新增市长质量奖(创新奖)企业1家、区长质量奖(创新奖)企业6家、“品字标”企业数6家以上,培育“浙江制造”标准6个。三是以知识产权发展促创新。在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再有新举措新亮点,持续发挥知识产权大港湾对人才、技术的汇聚作用,新增发明专利365个,创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二)围绕民生服务做文章。一是压实疫情防控各方责任。严格落实市场监管领域防控责任,以一失万无的警惕,确保万无一失的安全,持续发挥药店“哨点监测”作用,落实农贸市场“四个一律”和“三个到位”工作要求,筑好冷链食品“三道防线”,确保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无遗漏、全覆盖”。二是常态巩固四大安全底线。围绕龙湾经济社会发展常态,出台有针对性整治方案,确保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安全领域“低风险、零事故”。三是全面保障消费者投诉维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争取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三)围绕数字化改革做文章。一是争取上级试点。积极主动与省市局、相关单位做工作对接,及时掌握上级数字化改革的新政策、新动态、新试点和新要求,努力争取相关试点支持。二是自主改革创新。针对现行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监管服务难题、民众急难愁盼等,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以数字化理念和数字化手段大胆开展改革探索,实现由被动改革向主动改革的转变。三是提炼硬核成果。深度总结2021年数字化改革工作成功经验,在安全监管、高质量发展、信用监管等方面再有新思路和新作为,努力赢得更多肯定,全面展现龙湾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成果。
(四)围绕党建统领做文章。一是政治建局理念到位。加强局党委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自上率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突出加强领导班子政治信仰建设、中层干部责任担当建设、一般干部履职能力建设,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 ,“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到位。始终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四不”问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主动作为的作风,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三是意识形态把控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等原则落到实处。
三、2021年最出彩成绩
(一)打造药品安全基层监管建设全省示范。聚焦药品安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集成打造“药品安全基层监管数智平台”。全省率先应用研发“执业药师人脸识别在线监管”“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通远程监管系统”等,相关应用被纳入省药监局拟上线数字社会项目“浙里药店”具体场景。工作先后在“全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在“全省信用应用场景”案例遴选会议上作演示汇报,得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刊发,获得省药监局徐润龙局长批示肯定。
(二)高质量完成市级联合“双随机”标准化试点。率全省之先将“双随机”监管主体向街道延伸,通过非现场执法、在线远程核查,实现从“人控”到“智控”“数控”转换。出台全国首个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象抽查比例确定规则地方标准,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工作得到陈应许副市长批示肯定,被评选为全市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
(三)质量强区工作实现历史突破。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推动企业在更高目标、更高层次开展全面质量提升,质量工作实现历史性成绩斩获。指导新世纪发展集团创成“温州市质量管理创新奖”,实现我区市长质量奖“三连冠”,推动百盛联合获评“省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实现我区该荣誉“零”的历史性突破。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28/2022-45354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2-07-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今年以来,龙湾区市场监管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区委系列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局和区委、区政府中心部署,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谱写了新时代龙湾市场监管发展新篇章。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队伍建设,建设坚强有力红盾铁军。一是旗帜鲜明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建党百年主线,制定出台《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班子带头学、中层示范学、全员跟进学等举措,依托组织专题培训班、发动群团组织、下上线下一体宣传等形式,更加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有效转化为真抓实干的过硬本领和作风,通过系列党史活动,为群众、企业解难题902个。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从政治高度坚持“严”的总基调。通过制定四责协同机制、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部署“三整治五一律”、强化出入境管理等举措,创新推出每日一清廉、清廉信、助廉信等载体,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三是常抓不懈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关要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出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责任分工表》,召开专题会议2次,以党史学习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从正面引导筑牢思想防线,引导干部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通过系列举措,有效提升队伍战斗力、基层组织力、人才竞争力,收获集体、个人荣誉82项。 (二)深化数字化改革,打造市场监管改革样板。一是上级任务高标完成。协同区政法委共同推进省数字法治揭榜挂帅项目--龙湾区“信用+基层治理”智治云平台建设,为社会治理决策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承接省局试点,搭建“特殊药品(含特药品)流通环节精密智控系统”,守牢群众用药安全底线,并作为省药监局拟上线数字社会项目“浙里药店”具体场景。承接市级联合“双随机”标准化试点,牵头编制“联合双随机抽查规则”市级地方标准,弥补全国该领域空白,成绩获得市政府分管领导批示肯定。二是自选动作亮点纷呈。全面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体系,多项省、市首创做法,得到各方点赞,其中“专品标赋能云平台”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重点项目,相关成绩被省委办公厅刊发、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集成打造“药品安全基层监管数智平台”,成为龙湾基层治理重要展示,成绩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刊发,得到省药监局局长批示肯定,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三是“三比一讲”展现担当。8月至10月份,围绕省市监局“比快、比好、比贡献、讲大局”工作部署,凝心聚力,众志成城,高质量超额完成了市场主体监管服务集成改革、平台经济监管创新与服务等10大业务板块63项任务指标,服务企业6万余次,工作做法被《中国质量报》、《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医药报》等刊发,取得了全省90个县市区系统第24、全市第3的好成绩。 (三)突显责任担当,坚持巩固民生安全底线。一是扎实守牢防疫底线。从政治高度压实疫情防控监管责任,持续发挥药店“哨点监测”作用,落实农贸市场“四个一律”和“三个到位”工作要求,筑好冷链食品“三道防线”,并牵头相关部门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2次,确保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无遗漏、全覆盖”,累计出动防控人员1万余人次,停业整顿相关主体180家。二是全力护航四大安全。不断提高安全标线,下达专项检查、整治文件40份,有力守护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底线。开展食品、药品抽检监测1600余批次,增强药品领域风险防控能力;消除特种设备系列潜在隐患,推动在册1.3万台特种设备实现安全码全覆盖,完成整治隐患1915处;结合辖区企业生产实际和年度质量监管重点工作,部署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计划,包括阀门、非医用口罩、皮鞋等13种共计256批次的抽检任务。三是精心保障民生需求。牵头全区责任单位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实现电池赋码4873个、车架赋码3513个,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行业生产、销售突出问题,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贯通全国12315等5个群众消费投诉平台,深化打造“放心消费在龙湾”品牌,受理各类群众举报投诉7300余件,挽回消费者损失735万元。 (四)聚焦经济发展,激发市场创新创造潜力。一是坚持商事制度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扎实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持续优化企业开办环境。全区市场主体在册数突破64450户,较去年增加5393户,其中企业数达25477户,完成率位居全市首位。在中国眼谷建成温州首个省级“医药创新与审评柔性服务站”,全面代办国家、省、市级层面办理许可事项,为100余家医药企业落户眼谷提供优质一站式服务。二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打响“龙湾制造”品牌。依托“三强一制造”战略,树立质量建设示范标杆,引导行业、企业大力开展标准研制,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创成浙江制造“品字标”企业10家,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0项,研制“浙江制造”标准8个,指导新世纪发展集团创成“温州市质量管理创新奖”,实现我区市长质量奖“三连冠”,推动百盛联合获评“省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实现我区该荣誉“零”的历史性突破,得到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三是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激发科技创新动能。充分借力知识产权大港湾平台,搭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契机,有效提升全区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授权有效发明专利440件,推动“灵伟白啄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为企业开辟专利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累计授信13.6亿元。 (五)立足严防细管,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一是推进日常价格监测。加强重要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检查民生相关商品1200余品次。开展水电气公用事业单位、商业银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专项涉企收费检查,退费70余万元,惠及1972家市场主体。二是构建市场诚信体系。组织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疏导登记营业执照3239家,立案查处无照经营违法案件34起,部署市场监管领域“双减”工作,对全区66家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立案查处相关从事学科培训案件3起。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评选活动,推荐省AAA级守重企业12家,有效推动企业提高信用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组织开展“平安护航建党百年”、“亮剑2021”、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黄打非等系列执法专项,集中整治涉及食药安全、广告违法、商标侵权、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办理各类案件940件,有效守护全区营商环境和公平交易氛围。 二、2022年工作计划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区五城”建设目标,紧扣省市局工作部署,实干担当、创新破难,奋力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龙湾样板排头兵。 (一)围绕高质量发展做文章。一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促活力。围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易企办”深化行动,进一步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常态化实现不见面办事,进一步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在保障市场主体高速有序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力争市场主体突破6.7万户。二是以质量强区建设促转型。大力实施“三强一制造”战略,着力改善质量供给、加强质量创新、严格质量监管、狠抓质量提升,建立完善政府质量奖项、标准创建企业梯队培育制度,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力争全年新增市长质量奖(创新奖)企业1家、区长质量奖(创新奖)企业6家、“品字标”企业数6家以上,培育“浙江制造”标准6个。三是以知识产权发展促创新。在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再有新举措新亮点,持续发挥知识产权大港湾对人才、技术的汇聚作用,新增发明专利365个,创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二)围绕民生服务做文章。一是压实疫情防控各方责任。严格落实市场监管领域防控责任,以一失万无的警惕,确保万无一失的安全,持续发挥药店“哨点监测”作用,落实农贸市场“四个一律”和“三个到位”工作要求,筑好冷链食品“三道防线”,确保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无遗漏、全覆盖”。二是常态巩固四大安全底线。围绕龙湾经济社会发展常态,出台有针对性整治方案,确保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安全领域“低风险、零事故”。三是全面保障消费者投诉维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争取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三)围绕数字化改革做文章。一是争取上级试点。积极主动与省市局、相关单位做工作对接,及时掌握上级数字化改革的新政策、新动态、新试点和新要求,努力争取相关试点支持。二是自主改革创新。针对现行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监管服务难题、民众急难愁盼等,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以数字化理念和数字化手段大胆开展改革探索,实现由被动改革向主动改革的转变。三是提炼硬核成果。深度总结2021年数字化改革工作成功经验,在安全监管、高质量发展、信用监管等方面再有新思路和新作为,努力赢得更多肯定,全面展现龙湾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成果。 (四)围绕党建统领做文章。一是政治建局理念到位。加强局党委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自上率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突出加强领导班子政治信仰建设、中层干部责任担当建设、一般干部履职能力建设,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 ,“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到位。始终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四不”问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主动作为的作风,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三是意识形态把控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等原则落到实处。 三、2021年最出彩成绩 (一)打造药品安全基层监管建设全省示范。聚焦药品安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集成打造“药品安全基层监管数智平台”。全省率先应用研发“执业药师人脸识别在线监管”“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通远程监管系统”等,相关应用被纳入省药监局拟上线数字社会项目“浙里药店”具体场景。工作先后在“全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在“全省信用应用场景”案例遴选会议上作演示汇报,得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刊发,获得省药监局徐润龙局长批示肯定。 (二)高质量完成市级联合“双随机”标准化试点。率全省之先将“双随机”监管主体向街道延伸,通过非现场执法、在线远程核查,实现从“人控”到“智控”“数控”转换。出台全国首个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象抽查比例确定规则地方标准,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工作得到陈应许副市长批示肯定,被评选为全市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 (三)质量强区工作实现历史突破。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推动企业在更高目标、更高层次开展全面质量提升,质量工作实现历史性成绩斩获。指导新世纪发展集团创成“温州市质量管理创新奖”,实现我区市长质量奖“三连冠”,推动百盛联合获评“省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实现我区该荣誉“零”的历史性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