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110/2021-38997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
生成日期 2021-07-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龙湾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和202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1-07-05 09:11:31浏览次数: 来源: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 字体:[ ]

2016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城市塘河、生态塘河、旅游塘河、文化塘河”等四个塘河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塘河沿线开发建设、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作,五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工程项目118个,完成投资约2.26亿元,为我区推进“五水共治”和美丽龙湾贡献力量。现就我中心“十三五2020年工作总结及十四五2021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三五”以来,我中心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开展“五水共治”和“两线三片”建设为契机,以污水管网建设和重点河道治理为重点,全力实施“生态发展”优先战略,持久深入开展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坚持生态修复、环境美化、文化提升三措并举,进一步提升塘河亲水休闲品质。全区塘河水质和沿河环境得到了巨大提升,江南水乡“母亲河”形象逐步呈现。

(一)沿河人居环境明显提升一是紧盯目标,持续推进美丽水乡建设。五年来,我们以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为目标,以沿河公园为节点,以沿河绿道为纽带,通过沿河驳坎、绿化、配套设施等工程建设,整合沿河绿化资源,串点成线、串线成面,累计建设沿河环境整治项目20个,完成河道护岸3800米,绿化77600平方米,游步道43700平方米,逐步打造集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的龙湾塘河绿色滨水长廊。二是突出重点,打造一批样板工程。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两线三片”五张亮丽城市名片决策部署,高标准推进蒲州河沿线整治提升,开展了蒲州河南岸沿线整治提升工程、蒲州河南岸沿线亮化工程、上江河下埠段景观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造展现龙湾特色的“蒲州新韵”。围绕打造永强轮船河,对沿河景观绿化、历史文化遗迹等进行整理修葺和改造提升,完成永强塘河绿道整治提升工程建设。三是贯通断点,打造滨水慢行系统。加速滨水绿道打卡工作,重点围绕温瑞塘河“一环三线”东线、永强轮船河沿线,协调属地街道和职能部门合力攻坚,持续推进塘河沿线绿道断点的政策处理和贯通工作。五年来,通过拆违清零、整治提升等措施,温瑞塘河“一环三线”东线龙湾区域全部断点已经贯通,累计建成滨水绿道约22公里,进一步健全我区滨水慢行系统。

(二)塘河水质持续改善。一是以“污水应收尽收”为目标,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2016-2019年,开展了93个截污纳管项目建设,累计建成污水管网82.58公里,进一步健全我区污水收集网络系统。二是以“污水零直排”为目标,推进沿河排放口专项整治。2017年以来,在对全区范围内所有河道沿河排放口情况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2183个排污口进行集中整治,完成率100%。同时,联合职能部门多次对排污口的封堵、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有效遏制了污水入河,为全区河水消除黑臭现象、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提供坚实基础。三是以“水质持续改善”为目标,做好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和后续养护。围绕全区四个市控站位和33条主要河道,综合施策、全力以赴做好水质改善工作,持续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和后续维护,五年来,我区主要河道水质改善明显,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顺利通过省督查组消劣验收。

(三)塘河文化建设深入人心。一是积极推动塘河文化研究和保护。举办塘河文化论坛,邀请龙湾本地的文化大咖,汇总塘河文化资源,挖掘人文历史底蕴,整理散落文化记忆,调研沿河古迹现状,为后续开展塘河文化保护开发工作提供保障。针对当前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对沿河文化古迹的保护。及时保护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石浦村近百年历史的张氏民居、原石浦大队卫生室等民国民居典型代表建筑。二是大力推进塘河文化元素注入。围绕文化塘河建设目标,从项目设计阶段就注重项目范围内的塘河文化资源整合,保留塘河文化元素的多样性,注重点与线相结合,文化与景观相结合,原有的与新建的相结合,集中展示塘河文化魅力,传承塘河记忆。永强塘河整治工程将棋盘村陈时祯宅这一建于清朝具有永强特色的古建筑迁移入项目范围,蒲州河将一座代表状蒲文化的古门台融入蒲州记忆节点中去,利用拆旧的老砖头做一面“蒲州新韵”的入口景墙。三是持续开展塘河保护条例宣传。以《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和《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为依据,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保护母亲河日”、《条例》和《办法》颁布周年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对沿河居民展开全方位的塘河保护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塘河保护条例进企业、进村社、进校园、进机关“四进”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展示龙湾塘河文化底蕴和整治成效,营造全民护河、全民治水氛围。

二、2020年亮点工作

今年以来,围绕建设“四个塘河”工作目标,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扎实做好沿河绿道断点贯通、塘河沿线开发建设等工作,切实巩固“五水共治”成果,优化我区水环境质量。

(一)打卡东线绿道,实现温瑞塘河“一环三线”东线龙湾段全线贯通。根据姚高员市长8月份提出的“一环三线”滨水绿道贯通目标,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全力攻坚,于10月底拆除温瑞塘河东线蒲中路桥下和会展路2号桥桥下的两处历史遗留卡点,迁移长期堆放的龙舟,提前10个月实现东线绿道全线贯通。同时,对梳理出的其他河道绿道断点加大打卡力度,完成沙前河明珠大楼、永强塘河永康东路和沧河锦园等多处沿河绿道历史遗留断点的贯通。

(二)融入诗文化元素,打造上江河沿河绿化提升工程 “蒲州文韵”。在原“一带(景观绿化带)四区(运动健身区、休闲观景区、两个入口景观区)”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围绕“文缘”主题,邀请龙湾本土20位书法名家,就龙湾塘河水文化、诗文化等内容泼墨挥毫,篆刻成60余块景观石,安放在绿道边,与园内的彩绘井盖、十二生肖石雕、“诗意长廊”等内容融为一体,打造出集文化、慢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蒲州文韵”,与对岸“蒲州新韵”遥相呼应。

(三)建设美丽河湖,推进永强塘河绿道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打造龙湾特色滨河文化走廊。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整治提升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设绿道约2.3公里,通过“一河、两岸、三段、十二景”布局在原有景观和城市风貌的基础上,将龙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注入其中打造一条从自然风—新中式—古典范自然过渡的城市塘河,成功入选浙江省“美丽河湖”名单该项目计划今年11月底前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周边居民和游客休闲健身、夜游休憩的又一绝美去处。

三、 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我中心计划围绕“一环(中心片环状滨水带)两片(状蒲片滨水慢行带和空港片滨水慢行带)”持续打造我区生态、多元、高品质的滨水空间。

(一)重点打造中心片环状滨水带。黄石山后河、瑶溪河、青山直河和永强塘河等四条河流,围绕龙湾区政府中央绿轴线形成了中心城区的环状水系,北靠黄石山姿态雕塑公园,南依大罗山科创走廊,环内自然景观、都市风光、历史文化等文旅资源丰富,道路交通网南北贯通、东西相接,区域优势明显。计划东面依托新建成的永强塘河绿道整治提升工程和计划实施的永昌堡东侧塘河两岸旅游策划项目打造“永昌堡-永强塘河-黄石山公园”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南面围绕市委党校实施青山直河红色主题文化走廊、西面依托瑶溪河打造十里水街、北面依托黄石山后河及黄石山雕塑公园突出自然景观和休闲观光,构建完整的中心片环状滨水景观带,囊括了都市景观、文化观光、现代购物、运动健身、创意体验等多种主题元素,探索龙湾塘河“文化+商业+旅游”新模式。

(二)状蒲片城市滨水慢行带。状蒲片水系为温瑞塘河主河道龙湾境内唯一干流,河道沿线古树、古祠等景观资源丰富,岸坡整治已基本完成,建设条件比较成熟。下一步计划围绕已建成的“蒲州新韵”和市控屿田站位,继续实施上江河、屿田河、十字河、汤家桥河等次干河道沿河景观工程,进一步提升沿河绿化品质,打造“都市休闲观光”风格的滨水慢行绿道带。

(三)空港片城市滨水慢行带。空港新区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温州东部五大功能区之一,当前,正在按照“三生融合、幸福空港”的目标要求,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温州生态新东城。计划结合S1线地块开发和空港新区建设,围绕中横河以“沧海桑田·农情龙湾”为主题,融合渔猎、围垦、农耕、海洋等地域文化,进一步提升龙湾空港都市农业休闲示范带品质,打造集现代生态农庄、都市观光农业和滨水主题公园为一体的滨水生态走廊。

2021工作思路

2021年,我中心将在持续开展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全力推进2021年建党节及2021年国庆节开放体验项目建设。

(一)积极谋划推进永昌堡东侧塘河两岸地块开发。依托永昌堡国家文保单位这个金字招牌,深入谋划永昌堡东侧永强塘河两岸开发项目,充分依托水系资源及永昌堡文化资源,建设一批与永昌堡相有机融合的旅游设施,打造一个以永昌堡抗倭文化为底蕴的集旅游服务、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时尚休闲水长廊。

(二)加快完成永中街道青山直河沿河景观工程。青山直河作为永强塘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沿线以大罗山自然风光为主,横穿龙湾区政府中央绿轴线,毗邻万达购物中心广场、奥体中心等核心商圈,周边文旅资源丰富;与茅永公路、南洋大道等纵向城市重要交通干线相交,交通便利位置突出。项目涉及沿线学校公共绿道退让、绿道提升、红色主题创建等,提升面积约 5.5万平方米,建设绿道约 4 公里,投资估算约700万元,计划2021年建党节前完工。建成后,将依托中心区现代的景观资源,以贯通各节点为主线,以红色走廊为展现形式,以“来时路”为宣传主题,展示中国共产党及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和新时代发展中的龙湾印记。

(三)加快实施状元街道十字河绿道贯通提升工程。项目位于状元街道十字河北岸,全长约1.8公里,沿线涉及多个住宅小区、公建单位、学校、企业等公共绿道退让等,总用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计划贯通断点约500米,通过提升绿化和景观亮化,打造“休闲山水”风格的塘河绿道,投资估算约600万元,计划2021年国庆节前。

(四)持续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养护工程。巩固剿劣成果,以“水质持续改善”为目标,继续做好河道生态修复后续维养。重点开展永中街道轮船河、状元街道十字河、蒲州街道屿田河等3个市控站位生态修复养护工程,确保COD、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水质指标稳定在IV类水以上;开展龙湾区黄石山后河等12条重要河道生态修复的持续养护工作,推动我区塘河水质持续向好发展。

五、对区委、区政府意见建议

(一)深入谋划“夜游塘河”打造龙湾“月光经济”。近年来,随着塘河沿河环境明显提升以及南塘夜游成功开发,龙湾群众对推动“夜游塘河”、打造龙湾的月光经济品牌的意愿日趋迫切。为进一步拓展消费时间与空间,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努力满足老百姓消费升级和消费多元化需求。建议:区政府结合当前我区正在打造“月光经济”,将 “夜游塘河”列入区政府“十四五”重点谋划项目的议事日程,尽早启动“夜游塘河”方案的编制工作,分阶段组织实施,“十四五”建设完成。

(二)市场化运作打造龙湾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结合夏区长在2020年10月研究永昌堡东侧塘河两岸旅游策划工作的指示精神,鉴于我区在推动塘河沿线文化和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上存在缺经验、缺资金等实际问题。建议:区政府参考兄弟区市做法,尽快牵头整合相关资源,组建专业从事塘河开发建设和文化旅游的投资平台,以平台为基础,与市现代集团、市文旅集团等大企业、大平台开展广泛合作,积极谋划塘河沿线大项目,通过市场化、公司化合作运营,探索塘河“文化+商业+旅游”新模式推动我区塘河沿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索引号 001008003002110/2021-38997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
生成日期 2021-07-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龙湾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和202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1-07-05 浏览次数: 来源: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 字体:[ ]

2016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城市塘河、生态塘河、旅游塘河、文化塘河”等四个塘河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塘河沿线开发建设、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作,五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工程项目118个,完成投资约2.26亿元,为我区推进“五水共治”和美丽龙湾贡献力量。现就我中心“十三五2020年工作总结及十四五2021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三五”以来,我中心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开展“五水共治”和“两线三片”建设为契机,以污水管网建设和重点河道治理为重点,全力实施“生态发展”优先战略,持久深入开展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坚持生态修复、环境美化、文化提升三措并举,进一步提升塘河亲水休闲品质。全区塘河水质和沿河环境得到了巨大提升,江南水乡“母亲河”形象逐步呈现。

(一)沿河人居环境明显提升一是紧盯目标,持续推进美丽水乡建设。五年来,我们以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为目标,以沿河公园为节点,以沿河绿道为纽带,通过沿河驳坎、绿化、配套设施等工程建设,整合沿河绿化资源,串点成线、串线成面,累计建设沿河环境整治项目20个,完成河道护岸3800米,绿化77600平方米,游步道43700平方米,逐步打造集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的龙湾塘河绿色滨水长廊。二是突出重点,打造一批样板工程。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两线三片”五张亮丽城市名片决策部署,高标准推进蒲州河沿线整治提升,开展了蒲州河南岸沿线整治提升工程、蒲州河南岸沿线亮化工程、上江河下埠段景观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造展现龙湾特色的“蒲州新韵”。围绕打造永强轮船河,对沿河景观绿化、历史文化遗迹等进行整理修葺和改造提升,完成永强塘河绿道整治提升工程建设。三是贯通断点,打造滨水慢行系统。加速滨水绿道打卡工作,重点围绕温瑞塘河“一环三线”东线、永强轮船河沿线,协调属地街道和职能部门合力攻坚,持续推进塘河沿线绿道断点的政策处理和贯通工作。五年来,通过拆违清零、整治提升等措施,温瑞塘河“一环三线”东线龙湾区域全部断点已经贯通,累计建成滨水绿道约22公里,进一步健全我区滨水慢行系统。

(二)塘河水质持续改善。一是以“污水应收尽收”为目标,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2016-2019年,开展了93个截污纳管项目建设,累计建成污水管网82.58公里,进一步健全我区污水收集网络系统。二是以“污水零直排”为目标,推进沿河排放口专项整治。2017年以来,在对全区范围内所有河道沿河排放口情况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2183个排污口进行集中整治,完成率100%。同时,联合职能部门多次对排污口的封堵、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有效遏制了污水入河,为全区河水消除黑臭现象、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提供坚实基础。三是以“水质持续改善”为目标,做好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和后续养护。围绕全区四个市控站位和33条主要河道,综合施策、全力以赴做好水质改善工作,持续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和后续维护,五年来,我区主要河道水质改善明显,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顺利通过省督查组消劣验收。

(三)塘河文化建设深入人心。一是积极推动塘河文化研究和保护。举办塘河文化论坛,邀请龙湾本地的文化大咖,汇总塘河文化资源,挖掘人文历史底蕴,整理散落文化记忆,调研沿河古迹现状,为后续开展塘河文化保护开发工作提供保障。针对当前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对沿河文化古迹的保护。及时保护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石浦村近百年历史的张氏民居、原石浦大队卫生室等民国民居典型代表建筑。二是大力推进塘河文化元素注入。围绕文化塘河建设目标,从项目设计阶段就注重项目范围内的塘河文化资源整合,保留塘河文化元素的多样性,注重点与线相结合,文化与景观相结合,原有的与新建的相结合,集中展示塘河文化魅力,传承塘河记忆。永强塘河整治工程将棋盘村陈时祯宅这一建于清朝具有永强特色的古建筑迁移入项目范围,蒲州河将一座代表状蒲文化的古门台融入蒲州记忆节点中去,利用拆旧的老砖头做一面“蒲州新韵”的入口景墙。三是持续开展塘河保护条例宣传。以《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和《温州市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办法》为依据,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保护母亲河日”、《条例》和《办法》颁布周年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对沿河居民展开全方位的塘河保护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塘河保护条例进企业、进村社、进校园、进机关“四进”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展示龙湾塘河文化底蕴和整治成效,营造全民护河、全民治水氛围。

二、2020年亮点工作

今年以来,围绕建设“四个塘河”工作目标,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扎实做好沿河绿道断点贯通、塘河沿线开发建设等工作,切实巩固“五水共治”成果,优化我区水环境质量。

(一)打卡东线绿道,实现温瑞塘河“一环三线”东线龙湾段全线贯通。根据姚高员市长8月份提出的“一环三线”滨水绿道贯通目标,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全力攻坚,于10月底拆除温瑞塘河东线蒲中路桥下和会展路2号桥桥下的两处历史遗留卡点,迁移长期堆放的龙舟,提前10个月实现东线绿道全线贯通。同时,对梳理出的其他河道绿道断点加大打卡力度,完成沙前河明珠大楼、永强塘河永康东路和沧河锦园等多处沿河绿道历史遗留断点的贯通。

(二)融入诗文化元素,打造上江河沿河绿化提升工程 “蒲州文韵”。在原“一带(景观绿化带)四区(运动健身区、休闲观景区、两个入口景观区)”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围绕“文缘”主题,邀请龙湾本土20位书法名家,就龙湾塘河水文化、诗文化等内容泼墨挥毫,篆刻成60余块景观石,安放在绿道边,与园内的彩绘井盖、十二生肖石雕、“诗意长廊”等内容融为一体,打造出集文化、慢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蒲州文韵”,与对岸“蒲州新韵”遥相呼应。

(三)建设美丽河湖,推进永强塘河绿道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打造龙湾特色滨河文化走廊。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整治提升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设绿道约2.3公里,通过“一河、两岸、三段、十二景”布局在原有景观和城市风貌的基础上,将龙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注入其中打造一条从自然风—新中式—古典范自然过渡的城市塘河,成功入选浙江省“美丽河湖”名单该项目计划今年11月底前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周边居民和游客休闲健身、夜游休憩的又一绝美去处。

三、 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我中心计划围绕“一环(中心片环状滨水带)两片(状蒲片滨水慢行带和空港片滨水慢行带)”持续打造我区生态、多元、高品质的滨水空间。

(一)重点打造中心片环状滨水带。黄石山后河、瑶溪河、青山直河和永强塘河等四条河流,围绕龙湾区政府中央绿轴线形成了中心城区的环状水系,北靠黄石山姿态雕塑公园,南依大罗山科创走廊,环内自然景观、都市风光、历史文化等文旅资源丰富,道路交通网南北贯通、东西相接,区域优势明显。计划东面依托新建成的永强塘河绿道整治提升工程和计划实施的永昌堡东侧塘河两岸旅游策划项目打造“永昌堡-永强塘河-黄石山公园”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南面围绕市委党校实施青山直河红色主题文化走廊、西面依托瑶溪河打造十里水街、北面依托黄石山后河及黄石山雕塑公园突出自然景观和休闲观光,构建完整的中心片环状滨水景观带,囊括了都市景观、文化观光、现代购物、运动健身、创意体验等多种主题元素,探索龙湾塘河“文化+商业+旅游”新模式。

(二)状蒲片城市滨水慢行带。状蒲片水系为温瑞塘河主河道龙湾境内唯一干流,河道沿线古树、古祠等景观资源丰富,岸坡整治已基本完成,建设条件比较成熟。下一步计划围绕已建成的“蒲州新韵”和市控屿田站位,继续实施上江河、屿田河、十字河、汤家桥河等次干河道沿河景观工程,进一步提升沿河绿化品质,打造“都市休闲观光”风格的滨水慢行绿道带。

(三)空港片城市滨水慢行带。空港新区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温州东部五大功能区之一,当前,正在按照“三生融合、幸福空港”的目标要求,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温州生态新东城。计划结合S1线地块开发和空港新区建设,围绕中横河以“沧海桑田·农情龙湾”为主题,融合渔猎、围垦、农耕、海洋等地域文化,进一步提升龙湾空港都市农业休闲示范带品质,打造集现代生态农庄、都市观光农业和滨水主题公园为一体的滨水生态走廊。

2021工作思路

2021年,我中心将在持续开展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全力推进2021年建党节及2021年国庆节开放体验项目建设。

(一)积极谋划推进永昌堡东侧塘河两岸地块开发。依托永昌堡国家文保单位这个金字招牌,深入谋划永昌堡东侧永强塘河两岸开发项目,充分依托水系资源及永昌堡文化资源,建设一批与永昌堡相有机融合的旅游设施,打造一个以永昌堡抗倭文化为底蕴的集旅游服务、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时尚休闲水长廊。

(二)加快完成永中街道青山直河沿河景观工程。青山直河作为永强塘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沿线以大罗山自然风光为主,横穿龙湾区政府中央绿轴线,毗邻万达购物中心广场、奥体中心等核心商圈,周边文旅资源丰富;与茅永公路、南洋大道等纵向城市重要交通干线相交,交通便利位置突出。项目涉及沿线学校公共绿道退让、绿道提升、红色主题创建等,提升面积约 5.5万平方米,建设绿道约 4 公里,投资估算约700万元,计划2021年建党节前完工。建成后,将依托中心区现代的景观资源,以贯通各节点为主线,以红色走廊为展现形式,以“来时路”为宣传主题,展示中国共产党及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和新时代发展中的龙湾印记。

(三)加快实施状元街道十字河绿道贯通提升工程。项目位于状元街道十字河北岸,全长约1.8公里,沿线涉及多个住宅小区、公建单位、学校、企业等公共绿道退让等,总用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计划贯通断点约500米,通过提升绿化和景观亮化,打造“休闲山水”风格的塘河绿道,投资估算约600万元,计划2021年国庆节前。

(四)持续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养护工程。巩固剿劣成果,以“水质持续改善”为目标,继续做好河道生态修复后续维养。重点开展永中街道轮船河、状元街道十字河、蒲州街道屿田河等3个市控站位生态修复养护工程,确保COD、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水质指标稳定在IV类水以上;开展龙湾区黄石山后河等12条重要河道生态修复的持续养护工作,推动我区塘河水质持续向好发展。

五、对区委、区政府意见建议

(一)深入谋划“夜游塘河”打造龙湾“月光经济”。近年来,随着塘河沿河环境明显提升以及南塘夜游成功开发,龙湾群众对推动“夜游塘河”、打造龙湾的月光经济品牌的意愿日趋迫切。为进一步拓展消费时间与空间,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努力满足老百姓消费升级和消费多元化需求。建议:区政府结合当前我区正在打造“月光经济”,将 “夜游塘河”列入区政府“十四五”重点谋划项目的议事日程,尽早启动“夜游塘河”方案的编制工作,分阶段组织实施,“十四五”建设完成。

(二)市场化运作打造龙湾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结合夏区长在2020年10月研究永昌堡东侧塘河两岸旅游策划工作的指示精神,鉴于我区在推动塘河沿线文化和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上存在缺经验、缺资金等实际问题。建议:区政府参考兄弟区市做法,尽快牵头整合相关资源,组建专业从事塘河开发建设和文化旅游的投资平台,以平台为基础,与市现代集团、市文旅集团等大企业、大平台开展广泛合作,积极谋划塘河沿线大项目,通过市场化、公司化合作运营,探索塘河“文化+商业+旅游”新模式推动我区塘河沿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