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龙湾文化馆 > 群文动态 > 群文动态
龙湾文化云课堂 相约周六9点半 “建党百年 龙城红记” ——庆祝建党百年之百首红歌赞盛世(No.71)
发布日期:2021-07-31 18:52:25浏览次数: 来源:区府办 字体:[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的风风雨雨,党的风采依旧;历史的史册里,不能没有党的记忆;历史的长卷中,不能没有党的足迹。我们的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正气之歌、民族之歌,如今我们持续建设的是13亿多中国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一路唱响走进新时代,迎来了更加幸福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一路唱响走在大路上,阔步走在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今天龙湾区文化馆周六云课堂带着大家一起聆听红色歌曲,回顾峥嵘岁月,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

这是由著名作曲家孟庆云于1999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而创作的歌曲,并于当年由张艺谋执导了首部MTV《祝福祖国》。歌曲从打造至今,人们便在对祖国的赞美抒情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与鼓舞。特别是“神六”上天之际,又作为中国第一部航天题材电视剧的主旋律贯穿于情节始末。这首歌传达了全国人民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与祝愿。

微信图片_20230223184544.png

演唱者汤灿大气的演唱和张导拍摄的恢弘画面,不仅创作了当年最具轰动效应的一部音乐电视,同时也让人记住了汤灿这个特别的名字。

《龙的传人》是中国台湾歌手李建复演唱的歌曲。由侯德健作词,侯德健作曲,收录在侯德健1980年1月发行的专辑《龙的传人》中。

微信图片_20230223184604.png


1978年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当时正在台湾政治大学读书的侯德健对周遭的“悲情”不以为然,在他看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一直被悲情笼罩,受外国人牵制,他愤怒于这种懦弱的悲情,写下了《龙的传人》。

“海峡两岸的矛盾冲突是兄弟之间的纷争,容不得外国人在其中挑拨离间、渔翁得利。”侯德健回忆起创作初衷时表示:“它当然是一首爱国歌曲,宣扬的是民族主义,只不过,我的爱国与民族主义与许多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和当时的台湾当局更是大相径庭。”

当时,正值台湾校园民歌浪潮的高潮,侯德健是其中的重要人物,《龙的传人》很快在以挖掘校园民歌著称的新格唱片录制完成,由李建复演唱,推出后立即成为热门歌曲,被迅速传唱。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歌曲。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不久。归国华人日渐增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拍摄了一部反映爱国华侨心系祖国的电影《海外赤子》。它是一部反映海外侨胞悲欢离合的故事影片。女青年黄思华报考部队文工团。虽然她的歌喉清脆婉转。但因她是华侨女儿。录取工作受到了阻力。“四人帮”被粉碎后。思华终于登上舞台。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歌词采用中国传统词律“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一咏三叹。字句凝练。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山川、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满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歌曲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子性质的乐段。节奏较自由。气息宽广。音调明亮、高亢。旋律起伏跌宕。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大地而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第二部分是歌曲的主体部分。节奏较平缓。旋律逐层上升。委婉、深沉而又内在。铺展了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使“我爱你。中国”的主题思想不断深化。第三部分是结尾乐段。经过两个衬词“啊”的抒发。引向歌曲的最高潮。末尾句“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在高音区结束。倾泻出海外儿女对祖国满腔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曲调起伏迂回。节奏自由悠长、与第一部分相呼应。

《我和我的祖国》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

由张藜填词、秦咏诚谱曲。

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

微信图片_20230223184626.png

“发表的和未发表的,我已不知道我创作了多少首歌,但是《我和我的祖国》和《我为祖国献石油》是我的创作生涯中最不能忘怀的两首歌。”歌曲曲作者秦咏诚因参加“爱国歌曲大家唱·湖南长沙篇”来到长沙,谈到当年创作这两首歌时的情景,秦老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一首歌一般来说是先有词再有曲,但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再有词。”秦老对《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背景记得非常清楚。

“1985年,著名词作家张藜打电话给我,说:‘我很喜欢你的《海滨音诗》,旋律很美,企图为它填词,但这是首器乐曲,填得不好,你可不可以再创作一首啰?要同样情调的,但旋律不能雷同!’

当时我正好在北京,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于是一天下午张藜邀请我到家里吃饭,到他家里是下午5点多,嫂子还在厨房忙乎,于是我就开始想旋律,按张藜的要求,不是《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而是‘下行’‘56543215……’没想到,我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作曲的都晓得,找到了主旋律,一下子就能展开了,于是不到20分钟,一首乐曲就创作出来了。”

秦老说:“创作出来后,张藜把它揣在了兜里,一揣就是半年。一次张藜去广西,在路上就一直想词,以至于烟头把卧铺的枕头烧了个洞也没有察觉。

到了广西,住进招待所,第二天一早起来,推开窗,眼前是一座大山,大山下是一条河,美景一下打开了他的灵感,于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重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词一下子就涌到了他眼前。”

《我为祖国献石油》由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刘秉义原唱。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一首歌唱石油工人的歌曲。此曲也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校歌。

微信图片_20230223184707.png

在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这首歌曲已成为石油工人心灵的写照,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投身祖国石油工业建设,用天不怕、地不怕的壮志豪情,谱写出一曲曲撼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乐章。把石油工人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

龙湾文化云课堂 相约周六9点半 “建党百年 龙城红记” ——庆祝建党百年之百首红歌赞盛世(No.71)

发布日期:2021-07-31 浏览次数: 来源:区府办 字体:[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的风风雨雨,党的风采依旧;历史的史册里,不能没有党的记忆;历史的长卷中,不能没有党的足迹。我们的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正气之歌、民族之歌,如今我们持续建设的是13亿多中国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一路唱响走进新时代,迎来了更加幸福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一路唱响走在大路上,阔步走在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今天龙湾区文化馆周六云课堂带着大家一起聆听红色歌曲,回顾峥嵘岁月,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

这是由著名作曲家孟庆云于1999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而创作的歌曲,并于当年由张艺谋执导了首部MTV《祝福祖国》。歌曲从打造至今,人们便在对祖国的赞美抒情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与鼓舞。特别是“神六”上天之际,又作为中国第一部航天题材电视剧的主旋律贯穿于情节始末。这首歌传达了全国人民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与祝愿。

微信图片_20230223184544.png

演唱者汤灿大气的演唱和张导拍摄的恢弘画面,不仅创作了当年最具轰动效应的一部音乐电视,同时也让人记住了汤灿这个特别的名字。

《龙的传人》是中国台湾歌手李建复演唱的歌曲。由侯德健作词,侯德健作曲,收录在侯德健1980年1月发行的专辑《龙的传人》中。

微信图片_20230223184604.png


1978年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当时正在台湾政治大学读书的侯德健对周遭的“悲情”不以为然,在他看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一直被悲情笼罩,受外国人牵制,他愤怒于这种懦弱的悲情,写下了《龙的传人》。

“海峡两岸的矛盾冲突是兄弟之间的纷争,容不得外国人在其中挑拨离间、渔翁得利。”侯德健回忆起创作初衷时表示:“它当然是一首爱国歌曲,宣扬的是民族主义,只不过,我的爱国与民族主义与许多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和当时的台湾当局更是大相径庭。”

当时,正值台湾校园民歌浪潮的高潮,侯德健是其中的重要人物,《龙的传人》很快在以挖掘校园民歌著称的新格唱片录制完成,由李建复演唱,推出后立即成为热门歌曲,被迅速传唱。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歌曲。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不久。归国华人日渐增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拍摄了一部反映爱国华侨心系祖国的电影《海外赤子》。它是一部反映海外侨胞悲欢离合的故事影片。女青年黄思华报考部队文工团。虽然她的歌喉清脆婉转。但因她是华侨女儿。录取工作受到了阻力。“四人帮”被粉碎后。思华终于登上舞台。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歌词采用中国传统词律“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一咏三叹。字句凝练。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山川、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满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歌曲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子性质的乐段。节奏较自由。气息宽广。音调明亮、高亢。旋律起伏跌宕。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大地而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第二部分是歌曲的主体部分。节奏较平缓。旋律逐层上升。委婉、深沉而又内在。铺展了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使“我爱你。中国”的主题思想不断深化。第三部分是结尾乐段。经过两个衬词“啊”的抒发。引向歌曲的最高潮。末尾句“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在高音区结束。倾泻出海外儿女对祖国满腔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曲调起伏迂回。节奏自由悠长、与第一部分相呼应。

《我和我的祖国》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

由张藜填词、秦咏诚谱曲。

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

微信图片_20230223184626.png

“发表的和未发表的,我已不知道我创作了多少首歌,但是《我和我的祖国》和《我为祖国献石油》是我的创作生涯中最不能忘怀的两首歌。”歌曲曲作者秦咏诚因参加“爱国歌曲大家唱·湖南长沙篇”来到长沙,谈到当年创作这两首歌时的情景,秦老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一首歌一般来说是先有词再有曲,但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再有词。”秦老对《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背景记得非常清楚。

“1985年,著名词作家张藜打电话给我,说:‘我很喜欢你的《海滨音诗》,旋律很美,企图为它填词,但这是首器乐曲,填得不好,你可不可以再创作一首啰?要同样情调的,但旋律不能雷同!’

当时我正好在北京,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于是一天下午张藜邀请我到家里吃饭,到他家里是下午5点多,嫂子还在厨房忙乎,于是我就开始想旋律,按张藜的要求,不是《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而是‘下行’‘56543215……’没想到,我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作曲的都晓得,找到了主旋律,一下子就能展开了,于是不到20分钟,一首乐曲就创作出来了。”

秦老说:“创作出来后,张藜把它揣在了兜里,一揣就是半年。一次张藜去广西,在路上就一直想词,以至于烟头把卧铺的枕头烧了个洞也没有察觉。

到了广西,住进招待所,第二天一早起来,推开窗,眼前是一座大山,大山下是一条河,美景一下打开了他的灵感,于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重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词一下子就涌到了他眼前。”

《我为祖国献石油》由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刘秉义原唱。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一首歌唱石油工人的歌曲。此曲也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校歌。

微信图片_20230223184707.png

在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这首歌曲已成为石油工人心灵的写照,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投身祖国石油工业建设,用天不怕、地不怕的壮志豪情,谱写出一曲曲撼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乐章。把石油工人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