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013/2020-1898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生成日期 2020-05-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05-09 18:22:09浏览次数: 来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字体:[ ]

一、概况

2019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智能化、科技化引领城市管理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智慧停车云平台获选温州市首届改革创新优秀案例;龙湾区获得了省级分类工作优秀区;瑶溪、蒲州街道通过市“基本无违建街道”复评验收;全年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71243起,罚款金额1706.95万元。

二、静态交通治理

打造智慧停车云平台管理系统,全国首创违停预警执法系统,多次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先后荣登市委深改办《探路者》、省委深改办《竞跑者》优秀案例,获选温州市首届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并入选温州市2019年度发展研究奖成果。全面推广以“雁湖模式”为样板的双错时停车机制,陆续建成4处由政府主导的错时停车小区,可为周边提供1313个错时停车泊位,每月可为社会车辆提供错时停车服务近2.8万车次。继续拓展“龙湾8分钟”暖心执法,2019累计实施人行道预警72995车次、预警整改57074车次(未被二次抓拍),预警整改率78.19%,人行道违停率从28.18%降低至1.09%。8条收费道路和9个停车场(小区)上线无感支付,落地6个ETC智慧停车场,无感、ETC支付已累计完成2.8万笔,月均无感及ETC支付比例接近22.3%,车主进出及结算时间由原先的20-60秒压缩至6秒以内。率全省之先试点开展“信易停”,将停车失信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开放5个信用停车场,实施先驶离后付费的月缴机制。以罗东街为试点,率全市之先引入停车泊位智能巡检管理模式,管理效率较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提升了5倍以上。

三、城市执法管理

全面推进执法科技化,省级试点“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9月开出了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掌上执法首张整改通知书。累计完成掌上执法现场即时检查任务5500余家次,人均检查次数达100户以上。创新“非现场+预警执法”模式,从单一违停预警,逐步向“城市牛皮癣”、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餐饮管理等城市顽疾覆盖。6月全市人行道车辆违停预警管理推广会在龙湾召开,通过非现场执法共查处机动车辆人行道违停15821件,查处乱涂写、乱张贴类案件550余件。有序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有序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拆除违法建筑80.96万平方米,区任务完成率134.94%,市任务完成率202.41%。“四边三化”持续发力,完成3段高架桥下空间利用项目。“三重”清零工作深入推进,完成21个拆改区块,20个城中村改造村、27个安置房地块、4个经营性用地做地、14个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地块的全拆除和全平整任务。

四、全域环境综合治理

开展龙湾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执法“双十大”专项行动,共出动人员3.8万余人次,有效整治市容乱点37处,累计取缔、劝离流动摊贩2.7万余个,纠正占道2.1万余起,清理乱堆放2058处,拆除各类户外广告设施652个,查处人行道违停4万余起,规范乱停放共享单车2.7万余辆。制定出台了《龙湾区(高新区)关于推进全域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和《2019-2020年温州市委党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全域整治“八整治三提升”共51个项目已逐步推进,党校周边整治共涉及11个大项,22个小项,已完成17个小项。实现主干道机械化作业100%全覆盖,其他道路90%,13座垃圾转运站安装除臭设备。文绣路“环卫之家”爱心驿站提升改造并对外开放,新建了甬江、海军基地两处中转站的“环卫之家”。推行公厕市场化管养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城公厕信息数据库和定期上报更新机制,199座城镇公厕推行统一分级管理。完成34座公厕提升改造任务。引导鼓励沿街单位、商业服务窗口单位等内部厕所对外免费开放,除重点安保单位和安保区域外,沿街6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厕所实现开放到位。

五、生活垃圾分类

龙湾区获得了省级分类工作优秀区,赢得省奖资金650万元。打造了全市首个“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小区--龙城锦园,居民签约率90%以上,打造州亿酒店商圈、罗东街等7处商业街定时定点收运区域,并创成省、市高标准示范小区10个,年度生活垃圾减量8.62%领跑全省,远超全市1%的年度控量目标。城区分类覆盖率达86.5%,城区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100%。68个村居引入分类设施,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100%。

六、园林绿化提升

完成新建绿地20.7公顷、山地公园化改造70公顷,建成绿道7.1公里创成省、市级园林式居住区4个、绿化美化示范路2条。高标准完成青科会温州峰会绿化美化工作,高品质做好亮丽南洋公园打造、黄石山雕塑主题公园建设、钟秀园古建筑水电管缆建设、雁湖公园景观亭廊建设、奥体中心周边道路绿化改造等工程,丰富绿化彩化效果,提升绿地品质。

七、城市亮化建设

坚持“巡查第一维护第二”,确保亮灯率达98%以上,设施完好率95%以上。通过EMC模式,全区8470盏市政路灯改造全部完成,综合节电率60%以上,年可节省电费近500万元。完成中心区一期景观亮化工程竣工验收,瓯海大道龙湾段12.6公里和南洋公园4.5万平方米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已于国庆节前亮灯。

八、市政公用管理

推广瓶装燃气信息化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全区送气工培训1次,累计检查燃气经营企业101次,发现安全隐患105处,整改隐患105处,整改率100%。对全区262座市政桥梁常规检测工作,检测完成率达100%,对新发现的4座D级和1座E级桥梁,督促街道采取应急措施,启动加固除险。累计发现问题桥梁10座,已完成加固除险8座,已启动治理2座,保障了辖区桥梁安全运行。

九、排水管网整治

11月12日,完成东片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污问题挂牌督办问题的解除。开展全区管网整治工作,36个市级整治项目已全部完工,全区共完成新建、修复管网长度约69公里,修复点位2560余个。一、二级管网移交清单共45个,完成全部一、二级管网的移交任务。完成6个街道44个整村的三级管网维养共计368.92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409.91%。





索引号 001008003002013/2020-1898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生成日期 2020-05-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05-09 浏览次数: 来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字体:[ ]

一、概况

2019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智能化、科技化引领城市管理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智慧停车云平台获选温州市首届改革创新优秀案例;龙湾区获得了省级分类工作优秀区;瑶溪、蒲州街道通过市“基本无违建街道”复评验收;全年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71243起,罚款金额1706.95万元。

二、静态交通治理

打造智慧停车云平台管理系统,全国首创违停预警执法系统,多次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先后荣登市委深改办《探路者》、省委深改办《竞跑者》优秀案例,获选温州市首届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并入选温州市2019年度发展研究奖成果。全面推广以“雁湖模式”为样板的双错时停车机制,陆续建成4处由政府主导的错时停车小区,可为周边提供1313个错时停车泊位,每月可为社会车辆提供错时停车服务近2.8万车次。继续拓展“龙湾8分钟”暖心执法,2019累计实施人行道预警72995车次、预警整改57074车次(未被二次抓拍),预警整改率78.19%,人行道违停率从28.18%降低至1.09%。8条收费道路和9个停车场(小区)上线无感支付,落地6个ETC智慧停车场,无感、ETC支付已累计完成2.8万笔,月均无感及ETC支付比例接近22.3%,车主进出及结算时间由原先的20-60秒压缩至6秒以内。率全省之先试点开展“信易停”,将停车失信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开放5个信用停车场,实施先驶离后付费的月缴机制。以罗东街为试点,率全市之先引入停车泊位智能巡检管理模式,管理效率较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提升了5倍以上。

三、城市执法管理

全面推进执法科技化,省级试点“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9月开出了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掌上执法首张整改通知书。累计完成掌上执法现场即时检查任务5500余家次,人均检查次数达100户以上。创新“非现场+预警执法”模式,从单一违停预警,逐步向“城市牛皮癣”、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餐饮管理等城市顽疾覆盖。6月全市人行道车辆违停预警管理推广会在龙湾召开,通过非现场执法共查处机动车辆人行道违停15821件,查处乱涂写、乱张贴类案件550余件。有序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有序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拆除违法建筑80.96万平方米,区任务完成率134.94%,市任务完成率202.41%。“四边三化”持续发力,完成3段高架桥下空间利用项目。“三重”清零工作深入推进,完成21个拆改区块,20个城中村改造村、27个安置房地块、4个经营性用地做地、14个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地块的全拆除和全平整任务。

四、全域环境综合治理

开展龙湾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执法“双十大”专项行动,共出动人员3.8万余人次,有效整治市容乱点37处,累计取缔、劝离流动摊贩2.7万余个,纠正占道2.1万余起,清理乱堆放2058处,拆除各类户外广告设施652个,查处人行道违停4万余起,规范乱停放共享单车2.7万余辆。制定出台了《龙湾区(高新区)关于推进全域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和《2019-2020年温州市委党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全域整治“八整治三提升”共51个项目已逐步推进,党校周边整治共涉及11个大项,22个小项,已完成17个小项。实现主干道机械化作业100%全覆盖,其他道路90%,13座垃圾转运站安装除臭设备。文绣路“环卫之家”爱心驿站提升改造并对外开放,新建了甬江、海军基地两处中转站的“环卫之家”。推行公厕市场化管养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城公厕信息数据库和定期上报更新机制,199座城镇公厕推行统一分级管理。完成34座公厕提升改造任务。引导鼓励沿街单位、商业服务窗口单位等内部厕所对外免费开放,除重点安保单位和安保区域外,沿街6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厕所实现开放到位。

五、生活垃圾分类

龙湾区获得了省级分类工作优秀区,赢得省奖资金650万元。打造了全市首个“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小区--龙城锦园,居民签约率90%以上,打造州亿酒店商圈、罗东街等7处商业街定时定点收运区域,并创成省、市高标准示范小区10个,年度生活垃圾减量8.62%领跑全省,远超全市1%的年度控量目标。城区分类覆盖率达86.5%,城区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100%。68个村居引入分类设施,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100%。

六、园林绿化提升

完成新建绿地20.7公顷、山地公园化改造70公顷,建成绿道7.1公里创成省、市级园林式居住区4个、绿化美化示范路2条。高标准完成青科会温州峰会绿化美化工作,高品质做好亮丽南洋公园打造、黄石山雕塑主题公园建设、钟秀园古建筑水电管缆建设、雁湖公园景观亭廊建设、奥体中心周边道路绿化改造等工程,丰富绿化彩化效果,提升绿地品质。

七、城市亮化建设

坚持“巡查第一维护第二”,确保亮灯率达98%以上,设施完好率95%以上。通过EMC模式,全区8470盏市政路灯改造全部完成,综合节电率60%以上,年可节省电费近500万元。完成中心区一期景观亮化工程竣工验收,瓯海大道龙湾段12.6公里和南洋公园4.5万平方米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已于国庆节前亮灯。

八、市政公用管理

推广瓶装燃气信息化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全区送气工培训1次,累计检查燃气经营企业101次,发现安全隐患105处,整改隐患105处,整改率100%。对全区262座市政桥梁常规检测工作,检测完成率达100%,对新发现的4座D级和1座E级桥梁,督促街道采取应急措施,启动加固除险。累计发现问题桥梁10座,已完成加固除险8座,已启动治理2座,保障了辖区桥梁安全运行。

九、排水管网整治

11月12日,完成东片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污问题挂牌督办问题的解除。开展全区管网整治工作,36个市级整治项目已全部完工,全区共完成新建、修复管网长度约69公里,修复点位2560余个。一、二级管网移交清单共45个,完成全部一、二级管网的移交任务。完成6个街道44个整村的三级管网维养共计368.92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4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