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033/2019-1897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旅体中心
生成日期 2019-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9-07-18 10:39:53浏览次数: 来源:区旅体中心 字体:[ ]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区体育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紧抓重点、合理布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区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突出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一是“健康浙江”、“四提升四覆盖”创建工作。按创建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圆满完成申报材料上报,台账收集整理,场地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为主线贯穿全年。通过赛事举办,体育技能培训、国民体质监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丰富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举办2018年龙湾区首届运动健康大会五人制足球、游泳强街篮球比赛12项系列赛事,参赛人数达3000多人。承办温州市首届职工运动会网球比赛等各级各类比赛11项。三是着力提升体育场地设施。以省、市民生实事工程为抓手,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建成小康体育村6个,新建百姓健身房1个、笼式足球场2个、登山健身步道1条、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拆装式游泳池1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1个。对全区已建180个全民健身苑点进行常态化维护更新,全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达6%,超额完成市对区考核5%指标任务。四是常态化开展科学健身。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3期,新增一、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7名,名列全市前茅。常态化开展免费体质监测活动,全年累计监测人员达2550人。五是社团活动蓬勃开展。2018区属28个体育社团组织开展竞赛、培训、展演、咨询等丰富多彩的基层活动50多次,直接参与人数达2人次。

(二)竞技体育阔步前行。2018年,全区竞技体育以“三强”工程为抓手,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的跨越。一是打造“强基”工程。连续14年举办青少年体育节棋类(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国际跳棋)、跳绳、乒乓球、短式网球、足球、排球、健美操、轮滑、游泳、羽毛球、篮球、跆拳道、田径(完成)共13个项目,带动超万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在全市率先打造8所“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二是打造“强绩”工程。我区健儿在体育赛事中表现优异,参加市以上赛事共获40金。在浙江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龙湾共获11金13银8铜,连同本周期优秀运动员大赛奖励、输送返还15金,共计获得金牌26枚,超3倍完成温州市政府下达给龙湾区政府8枚金牌指标任务,实现了龙湾竞技体育新的历史突破,创龙湾参赛省运会最好成绩。三是打造“强人”工程。调整新增轮滑、拳击训练基地,重点在训基地达24个,规模创历年之最。今年以来,已邀请市体校跆拳道、田径、体操(蹦技、艺体)、射击、射箭、游泳、篮球等项目教练到我区各基层学校组织开展了多次的选材工作,并推荐、报送运动员积极参加省体工队各项目队组织的集训,同时出台政策积极引进运动员。截至目前,为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18名,300多名青少年运动员通过了省注册,在省、市运动队注册人数达1273人。

(三)体育产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全力配合奥林匹克小镇建设,形成示范引领效应。积极协助区发改局做好奥体小镇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高质量完成小镇客厅建设并投用。截至目前,奥体中心一期投入使用,奥体中心主体育场(50000座)已于今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3月完工),温州运动学校建设稳步推进,将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积极配合市体投接洽融创房地产参与投资建设奥体三期项目谋划,吸引大型体育投资公司来小镇考察。二是用好引导资金,打造体育品牌项目。充分发挥省、市、区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效用,聚焦龙头企业,助力体育类企业做大做强。2018年天龙网球新三板挂牌上市,1个项目获得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称号,1个项目获市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8家企业共获得省、市、区产业引导资金补助100余万元,12家企业获得温州市民卡定点健身补助,共计846600元。三是精心举办赛事活动,提升龙湾体育影响力。借助奥体中心属地优势,我局配合温州市体育局协办了2018温州国际运动休闲博览会暨2018第九届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博览会,圆满完成了体育产品项目推介会、大型排舞展演以及轮滑和篮球宝贝的赛事活动。圆满完成浙江省体育产业联合会“百家体育企业走进温州”暨2018浙江省首届都市体育产业论坛的承办工作。利用温州国际网球中心和智迪全国青少年俱乐部的资源,承办了“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CTA-Open)温州钻石赛”、“智迪杯”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温州)。借助网易、天龙、中定等大中型企业自创本土品牌商业赛事,如浙南·2018全国电子竞技邀请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系列中小型商业性赛事活动,培育潜力品牌赛事活动。四是开展公益培训,培育体育消费市场。2018年共组织20余家企业开展体育公益培2,累计10000余人次参加了游泳、乒乓球、足球、篮球等19个项目。另外,瀚彬体育轮滑项目长期进学校公益培训初学者,中定体育太极拳项目长期对社会人员进行公益培训,全年累计达20000余人次。五是扎实开展高危企业安全管理。依法审批经营性游泳场所3家,对全区已审批13家对外经营性游泳场所进行4次安全检查,除泳池开放前及闭馆前2次全面检查外,进行了1次区级“双随机”抽查并配合市局开展1次市级“双随机”抽查,践行体育“阳光执法”的同时,高质量确保群众暑期健身安全。注重体育互联网+,认真做好数据采集工作。2018年我局积极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暨浙江省体育产业单位名目录库建设。保质保量做好龙湾区境内21条健身古道及相关露营基地、体育休闲场所的智能信息采集工作,率先完成浙江省“全域户外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任务。

二、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区体育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体育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以“大健康大体育”为中心,高标准、高质量强化三大重点工作为打造健康龙湾贡献力量

(一)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一是不断健全体育场地设施。努力推进省、市民生实事体育项目建设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积极做好区民生实事建设工作,及时对全区现有健身苑点进行维护、更新、提升,同时打造高质量的健身苑点,大力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工作。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龙湾区第二届健身大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活动积极引导群众投入全民健身的热潮。积极组队参加温州第四届全民运动休闲大会系赛事,通过各项赛事活动加强体育交流,不断提升完善我区全民健身技术水平。三是继续推进科学健身指导。广泛开展国民、公民体质监测工作,为群众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体育社团与城市社区结对共建。

(二)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一是继续推进体教结合深化青少年体育节和8所重点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带动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形成一校一品一特色,夯实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的塔基。二是全力做好人才输送。完善民办训练机构扶持措施,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争取向省、市输送30名以上运动员。三是全力做好各项参赛、办赛工作。加强体育对外交流,努力引进高水平单项国际体育赛事。提升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上争金夺牌,赛出龙湾真风采。

(三)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全力推进奥林匹克小镇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完善小镇整体规划,充分发挥温州奥体中心区位优势,稳步推进小镇建设。加快体育产业政策研究,强化招商,加快小镇产业集聚。二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办体育。充分发挥产业资金效用,聚焦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支持大项目体育产业(如天龙网球)发展体育产业新兴业态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多种形式兴办体育产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着力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发挥温州奥体小镇、温州国际网球中心等属地优势,积极打造体育品牌赛事,不断探索创新体育赛事运作机制和资源整合方式,拓展赛事覆盖面和吸引力加强与知名体育赛事公司的合作,提升品牌赛事运营水平,提升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CTA-Open)温州钻石赛和“智迪杯”全国国际象棋大师赛等赛事的规模和影响力,争取“天龙网球杯”中国城市网球团体赛重回温州举办,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自创本土品牌商业赛事。四是加强体育交流,培育体育消费市场。积极组织体育产业节庆、展会、论坛等活动,配合市体投做好产业营销活动同时做好工作结合,争取30万元资金专项支持社会公益培训,培育体育消费市场






索引号 001008003002033/2019-1897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旅体中心
生成日期 2019-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9-07-18 浏览次数: 来源:区旅体中心 字体:[ ]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区体育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紧抓重点、合理布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区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突出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一是“健康浙江”、“四提升四覆盖”创建工作。按创建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圆满完成申报材料上报,台账收集整理,场地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为主线贯穿全年。通过赛事举办,体育技能培训、国民体质监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丰富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举办2018年龙湾区首届运动健康大会五人制足球、游泳强街篮球比赛12项系列赛事,参赛人数达3000多人。承办温州市首届职工运动会网球比赛等各级各类比赛11项。三是着力提升体育场地设施。以省、市民生实事工程为抓手,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建成小康体育村6个,新建百姓健身房1个、笼式足球场2个、登山健身步道1条、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拆装式游泳池1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1个。对全区已建180个全民健身苑点进行常态化维护更新,全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达6%,超额完成市对区考核5%指标任务。四是常态化开展科学健身。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3期,新增一、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7名,名列全市前茅。常态化开展免费体质监测活动,全年累计监测人员达2550人。五是社团活动蓬勃开展。2018区属28个体育社团组织开展竞赛、培训、展演、咨询等丰富多彩的基层活动50多次,直接参与人数达2人次。

(二)竞技体育阔步前行。2018年,全区竞技体育以“三强”工程为抓手,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的跨越。一是打造“强基”工程。连续14年举办青少年体育节棋类(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国际跳棋)、跳绳、乒乓球、短式网球、足球、排球、健美操、轮滑、游泳、羽毛球、篮球、跆拳道、田径(完成)共13个项目,带动超万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在全市率先打造8所“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二是打造“强绩”工程。我区健儿在体育赛事中表现优异,参加市以上赛事共获40金。在浙江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龙湾共获11金13银8铜,连同本周期优秀运动员大赛奖励、输送返还15金,共计获得金牌26枚,超3倍完成温州市政府下达给龙湾区政府8枚金牌指标任务,实现了龙湾竞技体育新的历史突破,创龙湾参赛省运会最好成绩。三是打造“强人”工程。调整新增轮滑、拳击训练基地,重点在训基地达24个,规模创历年之最。今年以来,已邀请市体校跆拳道、田径、体操(蹦技、艺体)、射击、射箭、游泳、篮球等项目教练到我区各基层学校组织开展了多次的选材工作,并推荐、报送运动员积极参加省体工队各项目队组织的集训,同时出台政策积极引进运动员。截至目前,为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18名,300多名青少年运动员通过了省注册,在省、市运动队注册人数达1273人。

(三)体育产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全力配合奥林匹克小镇建设,形成示范引领效应。积极协助区发改局做好奥体小镇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高质量完成小镇客厅建设并投用。截至目前,奥体中心一期投入使用,奥体中心主体育场(50000座)已于今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3月完工),温州运动学校建设稳步推进,将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积极配合市体投接洽融创房地产参与投资建设奥体三期项目谋划,吸引大型体育投资公司来小镇考察。二是用好引导资金,打造体育品牌项目。充分发挥省、市、区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效用,聚焦龙头企业,助力体育类企业做大做强。2018年天龙网球新三板挂牌上市,1个项目获得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称号,1个项目获市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8家企业共获得省、市、区产业引导资金补助100余万元,12家企业获得温州市民卡定点健身补助,共计846600元。三是精心举办赛事活动,提升龙湾体育影响力。借助奥体中心属地优势,我局配合温州市体育局协办了2018温州国际运动休闲博览会暨2018第九届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博览会,圆满完成了体育产品项目推介会、大型排舞展演以及轮滑和篮球宝贝的赛事活动。圆满完成浙江省体育产业联合会“百家体育企业走进温州”暨2018浙江省首届都市体育产业论坛的承办工作。利用温州国际网球中心和智迪全国青少年俱乐部的资源,承办了“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CTA-Open)温州钻石赛”、“智迪杯”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温州)。借助网易、天龙、中定等大中型企业自创本土品牌商业赛事,如浙南·2018全国电子竞技邀请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系列中小型商业性赛事活动,培育潜力品牌赛事活动。四是开展公益培训,培育体育消费市场。2018年共组织20余家企业开展体育公益培2,累计10000余人次参加了游泳、乒乓球、足球、篮球等19个项目。另外,瀚彬体育轮滑项目长期进学校公益培训初学者,中定体育太极拳项目长期对社会人员进行公益培训,全年累计达20000余人次。五是扎实开展高危企业安全管理。依法审批经营性游泳场所3家,对全区已审批13家对外经营性游泳场所进行4次安全检查,除泳池开放前及闭馆前2次全面检查外,进行了1次区级“双随机”抽查并配合市局开展1次市级“双随机”抽查,践行体育“阳光执法”的同时,高质量确保群众暑期健身安全。注重体育互联网+,认真做好数据采集工作。2018年我局积极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暨浙江省体育产业单位名目录库建设。保质保量做好龙湾区境内21条健身古道及相关露营基地、体育休闲场所的智能信息采集工作,率先完成浙江省“全域户外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任务。

二、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区体育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体育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以“大健康大体育”为中心,高标准、高质量强化三大重点工作为打造健康龙湾贡献力量

(一)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一是不断健全体育场地设施。努力推进省、市民生实事体育项目建设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积极做好区民生实事建设工作,及时对全区现有健身苑点进行维护、更新、提升,同时打造高质量的健身苑点,大力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工作。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龙湾区第二届健身大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活动积极引导群众投入全民健身的热潮。积极组队参加温州第四届全民运动休闲大会系赛事,通过各项赛事活动加强体育交流,不断提升完善我区全民健身技术水平。三是继续推进科学健身指导。广泛开展国民、公民体质监测工作,为群众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体育社团与城市社区结对共建。

(二)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一是继续推进体教结合深化青少年体育节和8所重点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带动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形成一校一品一特色,夯实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的塔基。二是全力做好人才输送。完善民办训练机构扶持措施,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争取向省、市输送30名以上运动员。三是全力做好各项参赛、办赛工作。加强体育对外交流,努力引进高水平单项国际体育赛事。提升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上争金夺牌,赛出龙湾真风采。

(三)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全力推进奥林匹克小镇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完善小镇整体规划,充分发挥温州奥体中心区位优势,稳步推进小镇建设。加快体育产业政策研究,强化招商,加快小镇产业集聚。二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办体育。充分发挥产业资金效用,聚焦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支持大项目体育产业(如天龙网球)发展体育产业新兴业态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多种形式兴办体育产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着力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发挥温州奥体小镇、温州国际网球中心等属地优势,积极打造体育品牌赛事,不断探索创新体育赛事运作机制和资源整合方式,拓展赛事覆盖面和吸引力加强与知名体育赛事公司的合作,提升品牌赛事运营水平,提升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CTA-Open)温州钻石赛和“智迪杯”全国国际象棋大师赛等赛事的规模和影响力,争取“天龙网球杯”中国城市网球团体赛重回温州举办,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自创本土品牌商业赛事。四是加强体育交流,培育体育消费市场。积极组织体育产业节庆、展会、论坛等活动,配合市体投做好产业营销活动同时做好工作结合,争取30万元资金专项支持社会公益培训,培育体育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