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政府门户网站 > 今日龙湾
潮涌龙湾逐浪高 革故鼎新再起航
发布日期:2018-07-10 10:16:35浏览次数: 来源:龙湾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 欧阳潇 通讯员 黄日聪 字体:[ ]

龙湾区的高精尖产业逐步替代传统产业。苏巧将/摄

  

  “夫龙湾,其僻而胜矣,其时而古矣,且其小而大矣。”

  龙湾区处于温州城市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的“十字”交叉口,它面海临江、工业发达、人口稠密,更是温州面海向东发展的前沿阵地。

  2016年年底,正值“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在中共龙湾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龙湾提出了要加快打造“五个中心”的理念,作为龙湾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五个中心分别是——温州科技创新中心、温州东部城市发展中心、温州东部综合交通中心、温州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温州东部公共服务中心。

  如今,“五个中心”建设已践行一年有余。近期,记者深入龙湾,探访其成效,深觉龙湾的发展恍若一幅画作的绘就——龙湾区一手强抓环境改造、加快交通建设,勾勒出城区发展的轮廓与底色;一手大抓软环境建设,以一系列创新性政策吸引高新产业、打造文化产业、营造营商环境,为深挖城市潜力“细描上色”。

龙湾区举办的温州市健身排舞锦标赛。叶晓东/摄

  从铁腕治水到产业布局

  城市转型蓄势谋远

  新温州人杨女士把家安在龙湾瑶溪,每天上下班在瓯海大道上走个来回。今年,她发现瓯海大道车辆明显增多了,原来龙湾区新落成的楼盘越来越多,吸引了很多“市内”人入住,造成了每天早晚高峰的“抢道”。近期,龙湾区委书记陈应许接受本报专访,谈及该现象,他先是有些许自豪:“这证明着我们龙湾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定居龙湾,说明我们龙湾环境宜人,居住舒适。”然而,他又转念与周围工作人员说:“这个现象同时给我们龙湾的交通发展提出了高要求啊。我们的东西走向的道路要加快畅通,以满足越来越多龙湾市民的出行需要。”他忍不住向记者“剧透”:“今后,我们东西走向除了瓯海大道与机场大道以外,今年10月S1线就要通车,环山北路明年贯通。明年下半年,还有温州大道东延、瓯江路东延开通……希望借助东部综合交通中心的发展之力,提升龙湾的舒适感、辐射力、吸引力!”

  陈应许对于城区环境格外关注。他说,4年前刚来龙湾时,每次出门都感觉有股怪味,时间久了,这怪味的种类他都能辨出来,哪些是制革类、哪些是化工类,他打电话给环保局局长“举报”,总是一报一个准。“针对这偷排现象,我当了一段时间的‘举报员’。”陈应许说,“这环境要是不下狠手改,龙湾怕是没人愿意来了。”

  4年一晃而过。今年6月,龙湾区拿下了全省年度治水最高奖“大禹鼎”,不少龙湾市民忍不住在朋友圈转发——这可是龙湾连续三年拿下“大禹鼎”啊,要知道,以前的龙湾可是全市治水的“后进生”!

  龙湾“逆袭”的背后,是铁腕整治带来的实效。

  在治水剿劣方面,全区223条河道都各有“河长”;整治重污染高耗能产业,关停重污染企业近300家;再下决心投入截污纳管的建设,实现了全区96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还发动全区群众参与治水,“河嫂护河队”“河小二”等长期活跃在巡河一线……如今,龙湾区195个劣V类水体全部通过市级总体剿劣销号。

  环境整治方面,龙湾区借力“大拆大整”,用3年时间实施了34个整村(区块)拆迁改造、拆出土地9000余亩。此外,更是对传统产业集聚的10个老旧工业区进行整体的搬迁改造,对污染严重的“低散污”企业或淘汰或重组,对潜力较大的企业置于空港新区等小微园给予扶持转型。

日益崛起的龙湾新城。叶朝炜/摄

  在交通方面,去年10月一纸《龙湾区(高新区)打造温州东部综合交通中心实施方案》出炉,明确提出实施综合交通建设“3311”工程,提出加快融入省、市一小时交通圈,构建区内一刻钟交通圈的目标,龙湾区交通发展日新月异。今年6月1日,龙湾国际机场的T2航站楼“掀起盖头来”。T2航站楼总投资19.6亿元,总面积11.6万平方米,项目设计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它与楼前的交通综合体构建成以机场航站楼为核心,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公交大巴和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相互换乘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龙湾国际机场俨然成为未来的“温州小虹桥”。

  如果说,一系列整治是为“破”,是对“老龙湾”的画卷进行修缮,那未来的“新龙湾”又将如何“立”出新形象?

  陈应许铺开面前的龙湾区行政区域图:“龙湾将围绕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走出一条突出重点区块打造的路子”。将以状蒲片为核心,建设世界时尚产品博览园等时尚消费平台,打造温州东部时尚商圈;以万达金街、罗东大街等为重点,建成一批品质夜市消费街区,推动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业态联动发展;以龙湾国际机场为核心,建设现代物流园、通用航空产业园,争创综合保税区,构筑综合物流服务网,打造临空经济板块;以市域铁路为纽带,实施TOD(公共交通引导开发)和SOD(服务引导开发)的城市开发理念和模式,沿市域铁路S1线、S2线形成若干个居住组团,以线带面,提升城区活力……

  “老龙湾”零敲碎打、“野蛮生长”的城建及产业发展态势将不复存在。

龙湾区交通建设日新月异。王国新/摄

  从动能转换到人才新政

  持续激发城市潜能

  据经信部门了解,龙湾区合成革产业、不锈钢产业的规上企业数、产值总额已连续4年呈“双降”态势。而以前的龙湾区,拥有着中国鞋都女鞋基地、中国制笔之都、中国合成革之都等8张国字号“金名片”,这一系列传统制造产业一度是龙湾工业发展的支柱力量。如今,在传统产业丧失其支柱地位之时,龙湾区将如何维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陈应许解答,这正是龙湾主动舍弃旧名片,培育产业“新名片”所带来的结果。这些年来,龙湾传统制造业在发展之时出现了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使龙湾发展“后劲”乏力。龙湾区从2009年开始布局产业升级,这两年更是借力“大拆大整”优化布局。近年来,先后出台《温州市龙湾区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龙湾区合成革行业生产线削减经济补偿方案》等文件,提升合成革、不锈钢行业的环保标准、准入门槛,促使重污染高耗能企业逐步外迁。同时,以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小升规企业等方法,促进制笔行业、女鞋制造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取代合成革、不锈钢产业的“支柱”地位。此外,在龙湾区“十三五”规划中对全区产业进行总体布局,提出重新规划浙南科技城板块等四大功能板块产业布局,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激光与光电、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以目前空港新区的现代物流园为例,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在浙南科技城,专注高科技研发的温州泛波激光有限公司,已朝着年产值3000万元的目标大步迈进——而这些新兴产业,都是龙湾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代表。“我们下决心改变龙湾长期给人留下的‘工业区’‘空气质量差’的形象。龙湾区不要带污的GDP、带臭的GDP,而是要以绿色环保、高新尖的产业逐渐替换曾经的‘低散污’,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陈应许说。

  在“温州硅谷”名声渐盛的同时,“文创城区”的名头也日益凸显。以前文昌路一带全是工厂,现在变成了创客小镇;上江路的浙江康泉电气旧址,被改建为彩虹湾亲子广场;位于机场大道的原大森鞋业旧厂房,变成了白鹿堡葡萄酒博物馆……2016年、2017年,龙湾规(限)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44亿元、15.4亿元,GDP占比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前列。为扶持文化产业,龙湾区出台了《临时退二进三项目备案管理方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从资金扶持、审批优化、技术人力支持等各方面助传统‘制造’转成文化‘智创’,三年内择优扶持了12个优质文化产业项目。

大建大美。江国荣/摄

  产业“革新”之外,龙湾区还有“一大波”政策提升自身“魅力值”。

  去年12月,《关于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出炉,其中,最让人心动的是对中坚骨干人才进行创业全周期的“创业券”支持,如特别优秀的人才将享受到200万元的创业券。目前,龙湾人才新政价值初现,在温州市领军型人才项目和团队评选中,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入选项目(团队)数将近全市总数的一半。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营商环境“双十条”举措。措施中,将龙湾区企业的审批手续、时长全部“量化”,而在措施之外,龙湾区领导干部的服务态度也让高新企业感慨不已。温州泛波激光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余勤跃至今还记得:“企业在研发期曾遇到资金困难,一时间贷款还没落下来,一位区领导甚至打算自掏腰包资助我们。”

  采访中,陈应许多次提到“高质量”发展的概念:“高质量发展与‘五个中心’建设好比手掌的两面,不可分割。新形势下,单纯追求总量的发展模式已走至尽头,我们要推动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让发展更为可持续,在持续激发城市潜能的同时,努力在经济发展、城市转型以及百姓生活质量方面达到‘高质量’。”

潮涌龙湾逐浪高 革故鼎新再起航

发布日期:2018-07-10 浏览次数: 来源:龙湾新闻中心 字体:[ ]
龙湾区的高精尖产业逐步替代传统产业。苏巧将/摄

  

  “夫龙湾,其僻而胜矣,其时而古矣,且其小而大矣。”

  龙湾区处于温州城市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的“十字”交叉口,它面海临江、工业发达、人口稠密,更是温州面海向东发展的前沿阵地。

  2016年年底,正值“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在中共龙湾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龙湾提出了要加快打造“五个中心”的理念,作为龙湾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五个中心分别是——温州科技创新中心、温州东部城市发展中心、温州东部综合交通中心、温州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温州东部公共服务中心。

  如今,“五个中心”建设已践行一年有余。近期,记者深入龙湾,探访其成效,深觉龙湾的发展恍若一幅画作的绘就——龙湾区一手强抓环境改造、加快交通建设,勾勒出城区发展的轮廓与底色;一手大抓软环境建设,以一系列创新性政策吸引高新产业、打造文化产业、营造营商环境,为深挖城市潜力“细描上色”。

龙湾区举办的温州市健身排舞锦标赛。叶晓东/摄

  从铁腕治水到产业布局

  城市转型蓄势谋远

  新温州人杨女士把家安在龙湾瑶溪,每天上下班在瓯海大道上走个来回。今年,她发现瓯海大道车辆明显增多了,原来龙湾区新落成的楼盘越来越多,吸引了很多“市内”人入住,造成了每天早晚高峰的“抢道”。近期,龙湾区委书记陈应许接受本报专访,谈及该现象,他先是有些许自豪:“这证明着我们龙湾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定居龙湾,说明我们龙湾环境宜人,居住舒适。”然而,他又转念与周围工作人员说:“这个现象同时给我们龙湾的交通发展提出了高要求啊。我们的东西走向的道路要加快畅通,以满足越来越多龙湾市民的出行需要。”他忍不住向记者“剧透”:“今后,我们东西走向除了瓯海大道与机场大道以外,今年10月S1线就要通车,环山北路明年贯通。明年下半年,还有温州大道东延、瓯江路东延开通……希望借助东部综合交通中心的发展之力,提升龙湾的舒适感、辐射力、吸引力!”

  陈应许对于城区环境格外关注。他说,4年前刚来龙湾时,每次出门都感觉有股怪味,时间久了,这怪味的种类他都能辨出来,哪些是制革类、哪些是化工类,他打电话给环保局局长“举报”,总是一报一个准。“针对这偷排现象,我当了一段时间的‘举报员’。”陈应许说,“这环境要是不下狠手改,龙湾怕是没人愿意来了。”

  4年一晃而过。今年6月,龙湾区拿下了全省年度治水最高奖“大禹鼎”,不少龙湾市民忍不住在朋友圈转发——这可是龙湾连续三年拿下“大禹鼎”啊,要知道,以前的龙湾可是全市治水的“后进生”!

  龙湾“逆袭”的背后,是铁腕整治带来的实效。

  在治水剿劣方面,全区223条河道都各有“河长”;整治重污染高耗能产业,关停重污染企业近300家;再下决心投入截污纳管的建设,实现了全区96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还发动全区群众参与治水,“河嫂护河队”“河小二”等长期活跃在巡河一线……如今,龙湾区195个劣V类水体全部通过市级总体剿劣销号。

  环境整治方面,龙湾区借力“大拆大整”,用3年时间实施了34个整村(区块)拆迁改造、拆出土地9000余亩。此外,更是对传统产业集聚的10个老旧工业区进行整体的搬迁改造,对污染严重的“低散污”企业或淘汰或重组,对潜力较大的企业置于空港新区等小微园给予扶持转型。

日益崛起的龙湾新城。叶朝炜/摄

  在交通方面,去年10月一纸《龙湾区(高新区)打造温州东部综合交通中心实施方案》出炉,明确提出实施综合交通建设“3311”工程,提出加快融入省、市一小时交通圈,构建区内一刻钟交通圈的目标,龙湾区交通发展日新月异。今年6月1日,龙湾国际机场的T2航站楼“掀起盖头来”。T2航站楼总投资19.6亿元,总面积11.6万平方米,项目设计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它与楼前的交通综合体构建成以机场航站楼为核心,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公交大巴和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相互换乘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龙湾国际机场俨然成为未来的“温州小虹桥”。

  如果说,一系列整治是为“破”,是对“老龙湾”的画卷进行修缮,那未来的“新龙湾”又将如何“立”出新形象?

  陈应许铺开面前的龙湾区行政区域图:“龙湾将围绕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走出一条突出重点区块打造的路子”。将以状蒲片为核心,建设世界时尚产品博览园等时尚消费平台,打造温州东部时尚商圈;以万达金街、罗东大街等为重点,建成一批品质夜市消费街区,推动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业态联动发展;以龙湾国际机场为核心,建设现代物流园、通用航空产业园,争创综合保税区,构筑综合物流服务网,打造临空经济板块;以市域铁路为纽带,实施TOD(公共交通引导开发)和SOD(服务引导开发)的城市开发理念和模式,沿市域铁路S1线、S2线形成若干个居住组团,以线带面,提升城区活力……

  “老龙湾”零敲碎打、“野蛮生长”的城建及产业发展态势将不复存在。

龙湾区交通建设日新月异。王国新/摄

  从动能转换到人才新政

  持续激发城市潜能

  据经信部门了解,龙湾区合成革产业、不锈钢产业的规上企业数、产值总额已连续4年呈“双降”态势。而以前的龙湾区,拥有着中国鞋都女鞋基地、中国制笔之都、中国合成革之都等8张国字号“金名片”,这一系列传统制造产业一度是龙湾工业发展的支柱力量。如今,在传统产业丧失其支柱地位之时,龙湾区将如何维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陈应许解答,这正是龙湾主动舍弃旧名片,培育产业“新名片”所带来的结果。这些年来,龙湾传统制造业在发展之时出现了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使龙湾发展“后劲”乏力。龙湾区从2009年开始布局产业升级,这两年更是借力“大拆大整”优化布局。近年来,先后出台《温州市龙湾区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龙湾区合成革行业生产线削减经济补偿方案》等文件,提升合成革、不锈钢行业的环保标准、准入门槛,促使重污染高耗能企业逐步外迁。同时,以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小升规企业等方法,促进制笔行业、女鞋制造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取代合成革、不锈钢产业的“支柱”地位。此外,在龙湾区“十三五”规划中对全区产业进行总体布局,提出重新规划浙南科技城板块等四大功能板块产业布局,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激光与光电、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以目前空港新区的现代物流园为例,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在浙南科技城,专注高科技研发的温州泛波激光有限公司,已朝着年产值3000万元的目标大步迈进——而这些新兴产业,都是龙湾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代表。“我们下决心改变龙湾长期给人留下的‘工业区’‘空气质量差’的形象。龙湾区不要带污的GDP、带臭的GDP,而是要以绿色环保、高新尖的产业逐渐替换曾经的‘低散污’,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陈应许说。

  在“温州硅谷”名声渐盛的同时,“文创城区”的名头也日益凸显。以前文昌路一带全是工厂,现在变成了创客小镇;上江路的浙江康泉电气旧址,被改建为彩虹湾亲子广场;位于机场大道的原大森鞋业旧厂房,变成了白鹿堡葡萄酒博物馆……2016年、2017年,龙湾规(限)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44亿元、15.4亿元,GDP占比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前列。为扶持文化产业,龙湾区出台了《临时退二进三项目备案管理方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从资金扶持、审批优化、技术人力支持等各方面助传统‘制造’转成文化‘智创’,三年内择优扶持了12个优质文化产业项目。

大建大美。江国荣/摄

  产业“革新”之外,龙湾区还有“一大波”政策提升自身“魅力值”。

  去年12月,《关于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出炉,其中,最让人心动的是对中坚骨干人才进行创业全周期的“创业券”支持,如特别优秀的人才将享受到200万元的创业券。目前,龙湾人才新政价值初现,在温州市领军型人才项目和团队评选中,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入选项目(团队)数将近全市总数的一半。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营商环境“双十条”举措。措施中,将龙湾区企业的审批手续、时长全部“量化”,而在措施之外,龙湾区领导干部的服务态度也让高新企业感慨不已。温州泛波激光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余勤跃至今还记得:“企业在研发期曾遇到资金困难,一时间贷款还没落下来,一位区领导甚至打算自掏腰包资助我们。”

  采访中,陈应许多次提到“高质量”发展的概念:“高质量发展与‘五个中心’建设好比手掌的两面,不可分割。新形势下,单纯追求总量的发展模式已走至尽头,我们要推动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让发展更为可持续,在持续激发城市潜能的同时,努力在经济发展、城市转型以及百姓生活质量方面达到‘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