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2012/2012-2472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龙湾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12-10-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龙征管办〔2011〕16号
龙湾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
2011年度工作总结及2012年度工作思路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城市建设需要,我区成立区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加大房屋征收工作推进力度,全年已完成房屋征收843户(家),征收面积19.18万平方米,其中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77户(家),征收面积7.49万平方米;公用事业指挥部146户(家),征收面积4.48万平方米;城市化建设办公室(东林村)490户(家),征收面积5.66万平方米;永昌堡管委会105户(家),征收面积0.9956万平方米。现将全区房屋征收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工作总结
(1)筹建征收机构,公开招录工作人员。
2010年12月23日,区编委(温龙机编〔2010〕88号)发文成立龙湾区拆迁管理办公室,由区府办李道钮主任兼任主任;2011年4月28日,区编委(温龙机编〔2011〕3号)发文将龙湾区拆迁管理办公室更名为龙湾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内设综合管理科、房屋征收科、政策法规科等3个科室。5月份,由区委组织部以“招才挂牌”形式向全区公开招考1名副主任,同时从区府办等单位选调3名工作人员,6月份向全市公开招考4名技术专业人员,7月份正式挂牌对外办公,办公室租用在永昌供电所办公楼四楼。
(2)开展调查摸底,加大拆迁扫尾力度。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后,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各指挥部和街道抓紧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拆迁扫尾工作,我办人员到位后即对已领取拆迁许可证项目和已做好房屋丈量前期工作的项目进行调查梳理,确定7个项目采取协议拆迁方法,共涉及房屋拆迁1281户,拆迁面积23.86万平方米。截至年底,已完成房屋拆迁(征收)843户,拆迁(征收)面积19.18万平方米。各项目具体情况如下:(1)城市化建设办公室东林村旧村改造项目涉及房屋征收504户,面积6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房屋拆迁490户,完成率97.2%,拆迁面积5.66万平方米。(2)公用事业指挥部罗东南街和围垦路永中段拆迁项目涉及房屋拆迁193户,面积5.18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房屋拆迁146户,完成率75.6%,拆迁面积4.48万平方米。(3)城市中心区指挥部瑶溪南片道路网及永中二号横街拆迁项目涉及房屋拆迁86户,拆迁面积7.76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房屋拆迁77户,完成率89.5%,拆迁面积4)永昌堡管委会修建项目涉及房屋拆迁441户,拆迁面积3.66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房屋拆迁105户,完成率23.8%,拆迁面积9956平方米。针对剩下未完成户数各单位将继续加大协议拆迁工作力度,尽量完成扫尾任务。
(3)制定拔钉方案,破解拆迁遗留难题。
4月25日全市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动员大会之后,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有建设工程涉及到拆迁工作的项目进行调查摸底,结合被拆迁人实际情况,制定“拔钉清障”处置方案,梳理确定94户(家)为重点“疑难户”对象。区政府成立“拔钉清障”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在相关街道和指挥部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抽调业务骨干负责拆迁工作。各工作组针对被拆迁人情况不同,采取分类处置的方式,经过三个多月努力,于7月底全部完成第一批“拔钉清障”专项行动任务,并受到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4)重视后续保障,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
拆迁后的安置是拆迁户(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事关拆迁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消除拆迁户的后顾之忧,我区进一步加快安置房建设速度,现有安置房建设项目17个,总用地692.386亩,总建筑面积60.13万平方米,安置对象1451户。目前各安置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如永中旧城二期外迁安置点用地面积105.33亩,建筑面积17.48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桩基础施工;江滨路龙湾段安置点用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已进场施工;永昌堡安置房一期工程已建成;龙腾南路A地块工程主体已结顶;围垦路永中安置点正处于施工图设计阶段。安置房交付使用步伐加快,目前已有4个安置点完成交钥匙任务,安置对象332户。其中公用事业指挥部河滨安置点113户,城市中心区指挥部下湾一期和上璜安置点86户,交通指挥部青山安置点90户,城市化建设办公室东林村安置点43户;永昌堡安置房一期正在做认购安置方案前期工作。继续做好安置资金后续保障,区财政部门根据房屋征收及安置房建设进度,及时安排安置补偿资金和安置房建设资金到位,确保安置房工程如期建设,全年完成安置房工程投资额3310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100.3%。
(5)起草配套文件,规范房屋征收行为。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抓紧起草我区房屋征收规范性文件,从8月中旬开始着手起草各项工作,充分听取各方建议,9月30日在龙湾政府网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过多次修改,数易其稿,于12月7日由区政府(温龙政发[2011]142号)下发了《温州市龙湾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该实施细则明确征收部门和征收实施单位工作职责,规定具体操作程序,为房屋征收实施提供政策保障。目前已起草《龙湾区房屋征收补偿补助奖励标准》、《龙湾区房屋征收工作流程》、《龙湾区房屋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等配套文件,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同时对征收工作中涉及到的相关文书进行梳理,制定征收决定、征收补偿决定、征收委托书、征收补偿协议、社会稳定评估表等文书范本,统一规范我区房屋征收工作。
(6)紧抓维稳协调,优化房屋征收环境。
由于拆迁安置工作涉及到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部分被征收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捞好处,个别甚至“漫天要价”,满足不了要求就上访、闹事,严重的将引发群体性事件,是不稳定事件发生的主要源头,我办将房屋征收信访维稳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今年以来已有瓯海大道龙湾段指挥部、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和公用事业指挥部等单位出现上访件,涉及到35批次88人,各单位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协调解决拆迁安置信访问题。积极做好被征收人来信来访登记接待工作,对他们的利益诉求不堵不避,不托不压,做到答复及时。各单位在房屋征收工作中十分注重被征收人动态,及时掌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征收工作和谐稳定。
(7)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房屋征收技能。
征收队伍自身建设是房屋征收工作的保障措施,需要在完善制度、强化培训、加强沟通等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征收水平。一是建立内部规章制度。起草办公室工作制度,如办文办会制度、请销假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AB岗工作制度、失职追究制度等,明确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二是加强学习及业务培训。保证每周一次学习交流会,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解读房屋征收政策,总结工作心得,形成以踏实工作增长学识,以学习总结增进效率的良好机制。同时开展征收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征收人员业务水平,12月15日,在市委党校举办第一期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政策学习培训班,全区28家单位从事房屋征收一线人员共100余人与会,邀请市征管办领导授课,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加深对“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新政策的理解,对今后房屋征收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三是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发挥办公室综合协调功能,加强上下沟通联系,掌握情况,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运转。主动与市征管办对接,及时汇报征收工作中实际困难,同时还与各指挥部及街道进行沟通,建立联络员工作例会制度,形成信息报送联动机制,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8)深刻剖析原因,认清征收工作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房屋征收(拆迁)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许多问题,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征收条例实施需要磨合和适应过程。由于我区原拆迁执行标准已有五、六年没有调整,总体上被拆迁人补差额偏低,与新政策标准比较相差1倍甚至2倍,这对房屋征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征收(拆迁)要素保障跟不上需求。一些征收项目调产安置房建设滞后跟不上征收进度需要,甚至有极个别项目的安置用地未落实,工业企业安置用地和商业安置房源紧张,尤其是面积较小的工业企业安置用地问题较为突出。重征收轻安置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永昌堡工程拆迁多年,安置房已竣工至今未安置分配。三是被征收人期望值过高影响了工作进度。由于房屋征收涉及民房和企业,情况比较复杂,对安置补偿要求过高,且相互攀比,想得到更多利益,如将沿街住宅改成店面,希望按照店面来补偿;一些既成事实的违章建筑,希望按合法建筑来补偿;有的想多换面积少补差价,甚至不补差价;也有的想通过征收(拆迁)发财致富,增加拆迁难度,影响整体推进。四是在解决“钉子户”问题上缺乏有效手段。由于以往在安置补偿方面公开透明度不够,给个别“钉子户”有利可图,以种种理由漫天要价,无理取闹,致使政府对“钉子户”进行打击处置力度受到影响。五是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特别是违章建筑,主观上有关部门历史资料保存不齐全,导致认定难度较大,标准难以统一;农村房屋私下买卖现象较为普遍,遇征收(拆迁)时集中爆发,解决难度较大。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总结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我区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依据《龙湾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进行房屋征收工作的初始之年。我办紧扣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型发展为主线,新型城市化为龙头,建设“三生融合幸福龙湾”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房屋征收工作。2012年房屋征收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处理两个关系,把握三个环节,抓好四项工作,强化五项措施,确保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工作有序推进。
1、围绕一个目标。就是确保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2、处理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公共利益与被征收人利益关系,二是处理好征收部门与征收实施单位的关系。
3、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把握好房屋调查认定环节,二是把握好征收补偿方案拟定环节,三是把握好被征收房屋评估环节。
4、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抓好征收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二是抓好房屋征收政策宣传动员工作,三是抓好征收补偿协议签订工作,四是抓好阳光操作廉政建设工作。
5、强化五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二是强化补偿费用保障,三是强化配套政策保障,四是强化征收人员业务技能保障,五是强化内部管理制度保障。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索引号 | 001008003002012/2012-2472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龙湾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12-10-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龙征管办〔2011〕16号 龙湾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 2011年度工作总结及2012年度工作思路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城市建设需要,我区成立区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加大房屋征收工作推进力度,全年已完成房屋征收843户(家),征收面积19.18万平方米,其中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77户(家),征收面积7.49万平方米;公用事业指挥部146户(家),征收面积4.48万平方米;城市化建设办公室(东林村)490户(家),征收面积5.66万平方米;永昌堡管委会105户(家),征收面积0.9956万平方米。现将全区房屋征收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工作总结 (1)筹建征收机构,公开招录工作人员。 2010年12月23日,区编委(温龙机编〔2010〕88号)发文成立龙湾区拆迁管理办公室,由区府办李道钮主任兼任主任;2011年4月28日,区编委(温龙机编〔2011〕3号)发文将龙湾区拆迁管理办公室更名为龙湾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内设综合管理科、房屋征收科、政策法规科等3个科室。5月份,由区委组织部以“招才挂牌”形式向全区公开招考1名副主任,同时从区府办等单位选调3名工作人员,6月份向全市公开招考4名技术专业人员,7月份正式挂牌对外办公,办公室租用在永昌供电所办公楼四楼。 (2)开展调查摸底,加大拆迁扫尾力度。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后,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各指挥部和街道抓紧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拆迁扫尾工作,我办人员到位后即对已领取拆迁许可证项目和已做好房屋丈量前期工作的项目进行调查梳理,确定7个项目采取协议拆迁方法,共涉及房屋拆迁1281户,拆迁面积23.86万平方米。截至年底,已完成房屋拆迁(征收)843户,拆迁(征收)面积19.18万平方米。各项目具体情况如下:(1)城市化建设办公室东林村旧村改造项目涉及房屋征收504户,面积6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房屋拆迁490户,完成率97.2%,拆迁面积5.66万平方米。(2)公用事业指挥部罗东南街和围垦路永中段拆迁项目涉及房屋拆迁193户,面积5.18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房屋拆迁146户,完成率75.6%,拆迁面积4.48万平方米。(3)城市中心区指挥部瑶溪南片道路网及永中二号横街拆迁项目涉及房屋拆迁86户,拆迁面积7.76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房屋拆迁77户,完成率89.5%,拆迁面积4)永昌堡管委会修建项目涉及房屋拆迁441户,拆迁面积3.66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房屋拆迁105户,完成率23.8%,拆迁面积9956平方米。针对剩下未完成户数各单位将继续加大协议拆迁工作力度,尽量完成扫尾任务。 (3)制定拔钉方案,破解拆迁遗留难题。 4月25日全市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动员大会之后,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有建设工程涉及到拆迁工作的项目进行调查摸底,结合被拆迁人实际情况,制定“拔钉清障”处置方案,梳理确定94户(家)为重点“疑难户”对象。区政府成立“拔钉清障”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在相关街道和指挥部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抽调业务骨干负责拆迁工作。各工作组针对被拆迁人情况不同,采取分类处置的方式,经过三个多月努力,于7月底全部完成第一批“拔钉清障”专项行动任务,并受到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4)重视后续保障,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 拆迁后的安置是拆迁户(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事关拆迁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消除拆迁户的后顾之忧,我区进一步加快安置房建设速度,现有安置房建设项目17个,总用地692.386亩,总建筑面积60.13万平方米,安置对象1451户。目前各安置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如永中旧城二期外迁安置点用地面积105.33亩,建筑面积17.48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桩基础施工;江滨路龙湾段安置点用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已进场施工;永昌堡安置房一期工程已建成;龙腾南路A地块工程主体已结顶;围垦路永中安置点正处于施工图设计阶段。安置房交付使用步伐加快,目前已有4个安置点完成交钥匙任务,安置对象332户。其中公用事业指挥部河滨安置点113户,城市中心区指挥部下湾一期和上璜安置点86户,交通指挥部青山安置点90户,城市化建设办公室东林村安置点43户;永昌堡安置房一期正在做认购安置方案前期工作。继续做好安置资金后续保障,区财政部门根据房屋征收及安置房建设进度,及时安排安置补偿资金和安置房建设资金到位,确保安置房工程如期建设,全年完成安置房工程投资额3310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100.3%。 (5)起草配套文件,规范房屋征收行为。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抓紧起草我区房屋征收规范性文件,从8月中旬开始着手起草各项工作,充分听取各方建议,9月30日在龙湾政府网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过多次修改,数易其稿,于12月7日由区政府(温龙政发[2011]142号)下发了《温州市龙湾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该实施细则明确征收部门和征收实施单位工作职责,规定具体操作程序,为房屋征收实施提供政策保障。目前已起草《龙湾区房屋征收补偿补助奖励标准》、《龙湾区房屋征收工作流程》、《龙湾区房屋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等配套文件,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同时对征收工作中涉及到的相关文书进行梳理,制定征收决定、征收补偿决定、征收委托书、征收补偿协议、社会稳定评估表等文书范本,统一规范我区房屋征收工作。 (6)紧抓维稳协调,优化房屋征收环境。 由于拆迁安置工作涉及到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部分被征收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捞好处,个别甚至“漫天要价”,满足不了要求就上访、闹事,严重的将引发群体性事件,是不稳定事件发生的主要源头,我办将房屋征收信访维稳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今年以来已有瓯海大道龙湾段指挥部、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和公用事业指挥部等单位出现上访件,涉及到35批次88人,各单位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协调解决拆迁安置信访问题。积极做好被征收人来信来访登记接待工作,对他们的利益诉求不堵不避,不托不压,做到答复及时。各单位在房屋征收工作中十分注重被征收人动态,及时掌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征收工作和谐稳定。 (7)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房屋征收技能。 征收队伍自身建设是房屋征收工作的保障措施,需要在完善制度、强化培训、加强沟通等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征收水平。一是建立内部规章制度。起草办公室工作制度,如办文办会制度、请销假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AB岗工作制度、失职追究制度等,明确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二是加强学习及业务培训。保证每周一次学习交流会,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解读房屋征收政策,总结工作心得,形成以踏实工作增长学识,以学习总结增进效率的良好机制。同时开展征收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征收人员业务水平,12月15日,在市委党校举办第一期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政策学习培训班,全区28家单位从事房屋征收一线人员共100余人与会,邀请市征管办领导授课,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加深对“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新政策的理解,对今后房屋征收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三是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发挥办公室综合协调功能,加强上下沟通联系,掌握情况,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运转。主动与市征管办对接,及时汇报征收工作中实际困难,同时还与各指挥部及街道进行沟通,建立联络员工作例会制度,形成信息报送联动机制,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8)深刻剖析原因,认清征收工作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房屋征收(拆迁)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许多问题,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征收条例实施需要磨合和适应过程。由于我区原拆迁执行标准已有五、六年没有调整,总体上被拆迁人补差额偏低,与新政策标准比较相差1倍甚至2倍,这对房屋征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征收(拆迁)要素保障跟不上需求。一些征收项目调产安置房建设滞后跟不上征收进度需要,甚至有极个别项目的安置用地未落实,工业企业安置用地和商业安置房源紧张,尤其是面积较小的工业企业安置用地问题较为突出。重征收轻安置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永昌堡工程拆迁多年,安置房已竣工至今未安置分配。三是被征收人期望值过高影响了工作进度。由于房屋征收涉及民房和企业,情况比较复杂,对安置补偿要求过高,且相互攀比,想得到更多利益,如将沿街住宅改成店面,希望按照店面来补偿;一些既成事实的违章建筑,希望按合法建筑来补偿;有的想多换面积少补差价,甚至不补差价;也有的想通过征收(拆迁)发财致富,增加拆迁难度,影响整体推进。四是在解决“钉子户”问题上缺乏有效手段。由于以往在安置补偿方面公开透明度不够,给个别“钉子户”有利可图,以种种理由漫天要价,无理取闹,致使政府对“钉子户”进行打击处置力度受到影响。五是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特别是违章建筑,主观上有关部门历史资料保存不齐全,导致认定难度较大,标准难以统一;农村房屋私下买卖现象较为普遍,遇征收(拆迁)时集中爆发,解决难度较大。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总结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我区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依据《龙湾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进行房屋征收工作的初始之年。我办紧扣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型发展为主线,新型城市化为龙头,建设“三生融合幸福龙湾”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房屋征收工作。2012年房屋征收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处理两个关系,把握三个环节,抓好四项工作,强化五项措施,确保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工作有序推进。 1、围绕一个目标。就是确保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2、处理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公共利益与被征收人利益关系,二是处理好征收部门与征收实施单位的关系。 3、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把握好房屋调查认定环节,二是把握好征收补偿方案拟定环节,三是把握好被征收房屋评估环节。 4、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抓好征收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二是抓好房屋征收政策宣传动员工作,三是抓好征收补偿协议签订工作,四是抓好阳光操作廉政建设工作。 5、强化五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二是强化补偿费用保障,三是强化配套政策保障,四是强化征收人员业务技能保障,五是强化内部管理制度保障。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