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02070/2012-24671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龙湾区残疾人联合会
生成日期 2012-10-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12-10-12 10:42:14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龙湾区残疾人联合会 字体:[ ]

温龙残〔2010〕25号

 

温州市龙湾区残疾人联合会

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0年上半年,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支持及省、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贯彻落实中央7号、省委3号、市委78号、区委78号有关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为主线,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为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为维护残疾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利益,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两个体系在抓重点促共享中逐步构建

  今年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残工委、省市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要求,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为重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精心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加大对重度残疾人的救助保障力度。经有关部门及镇(街道)的努力,今年全区有475名重度残疾人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并已领取了补助金。另外对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本地低保标准150%以下的无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重度贫困残疾人给予每人每月200元补助,第一季度发放补助资金11.4万元。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也取得实效,以区残疾人托养中心为依托,已有36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入中心进行集中托养,同时做好    37名精神残疾人在康宁、民康等精神病医院集中托养以及219名重度残疾人纳入居家安养工作。在市、区有关单位支持下,我们积极实施“助明、助听、助行”工程,为残疾人办实事,康复年度任务大部分已完成,部分任务指标已超额完成。进一步实施安居工程,逐步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我们继续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解决安居工程资金,扶助贫困残疾人改善住房条件。

  二是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与培训工作。我们始终把推进残疾人就业作为重要实事来抓,倡导和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引导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协调落实扶持就业措施,组织35名残疾人参加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招聘会,达成意向的有20人;加大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法规等宣传力度,探索激励机制,鼓励残疾人创业致富等多种措施,对残疾人创业者,特别是从事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个体服务业的残疾人创业者给予贴息扶持;对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缴纳养老保险有困难的给予每月100元的补助;发放“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和“个体创业户 ”扶持资金8.9万元;组织参加温州市第四届残疾人技职比赛,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5月,我区残疾人冯茂星在市残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市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盲人按摩项目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一等奖。

  三是切实加强残疾人特殊教育服务。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残疾人文化素质。针对残疾人就业能力差,岗位竞争优势弱,脱贫本领不强等特点,加大对残疾人技能培训力度,采取“送出去、走下去、请进来”等方式,实施技能助残、培训助残。大力实施助学工程,六一期间,区残联走访慰问特殊教育学校,向残疾儿童致以节日问候。有关部门积极也采取诸如“两免一补”政策,以及对考上高中以上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给予补助等措施,并做好跟踪服务。

  二、发展环境在抓申报促创建中逐步优化

  自市人民政府确定我区为第二批(2010年)“扶残助残爱心城区”申报创建单位之后,按照《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标准》,我们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倒排时间,逐步开展各项工作。

  3月份,区残工委起草《龙湾区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向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5月份,经区政府研究,决定申报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并向市残工委提交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工作的申请报告;经区政府残工委会议通过,印发《龙湾区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工作方案》;区政府召开第14次常委会会议,讨论研究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创建相关事宜,并落实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我们以创建为契机,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宣传残疾人工作,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舆论热度,提升各方面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真正使广大残疾人得实惠。

  三、扶助氛围在抓载体促落实中日益浓厚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日活动 。组织好以“加大扶持与救助力度,帮扶农村困难残疾人”为主题的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此次助残日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根据国务院残工委、省市残工委的部署,区残工委及时下发文件指导各镇(街道)助残活动。在助残日期间,市委书记邵占维来我区慰问残疾人;区委书记王祖焕、副区长黄阳栩等领导走访慰问区残疾人托养中心、部分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农村残疾人种植户,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宣传到位,氛围浓厚。助残日期间,我们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横幅、标语等各种形式的媒介开展宣传,形成立体宣传模式。三是活动多样,注重实效。如永兴街道开展走访慰问残疾人活动;状元镇举行助残日义诊宣传活动;沙城镇开展孤残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等等。

  二是开展扶残助残志愿者活动。2010年4月25日,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健康天使”在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开展“关爱他人,珍爱自己,‘健康天使’之牵手你我他”的主题活动。温大“健康天使服务队”在托养中心成立服务基地,将不定期到托养中心开展志愿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和康复等提供了大量周到的帮助和服务,坚持不懈地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能更加快乐地融入社会,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市福彩中心捐献电脑给我区残疾人。5月14日下午,温州市福彩中心“福彩帮你忙”活动小组和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记者一行来到区残疾人托养中心,看望了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17岁的小娜,并给小娜送去了她最喜欢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

  四、文体活动在抓落实促突破中有所发展

  一是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上半年,区残联以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为契机,及时报道扶残助残典型事例及工作动态,及时更新网站信息近20条,被省市残联采用刊发16篇;悬挂宣传横幅90多条,张贴宣传标语近2000条,组织作品参加市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等形式,获得好新闻评选三等奖,努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弘扬人道主义和现代残疾人观,营造扶助氛围。对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完善与更新,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二是组队参加市第七届残运会。在温州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区共选派了30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射击、飞镖、象棋、盲人门球等九项比赛。经过运动员努力拼搏,我区15名运动员共获得11金5银8铜的优异成绩,列奖牌榜第四名,团体总分第五名的。

  三是举办残疾人趣味运动会。5月22日下午,区残联在温州市第二十中学室内体院馆举办 “携手参与,展示风采”残疾人趣味运动会。来自全区的5个镇5个街道的10支代表队共12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定点投篮、吹气球、夹弹珠、飞镖、拔河等趣味运动项目,展示了他们团结向上、不惧困难、勇于超越自我的顽强拼搏精神。

  五、工作能力在转作风优服务中稳步推进

  区残联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从3月开始,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这次活动,着力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公信力,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努力打造一支“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主线,以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学习效果和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学习为基础,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残疾人工作所需的各方面知识,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全面提高区残联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促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组织保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工作中依然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方面甚至呈拉大趋势,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社会特别是政府向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与残疾人的需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三是开展残疾人工作镇(街道)之间、村(居)之间不平衡,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和水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四是一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还刚刚起步,公共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五是社会上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六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七是残疾人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10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0年下半年,我区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继续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全局总目标、总战略和总要求和省市残联的工作部署,以贯彻落实中央7号、省委3号、市委78号、区委78号有关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为主线,突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两大重点,抓好“共享小康、安居、培训、助学、助明、助听、助行、助智、就业、创建”等十件实事,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务实创新,为加快推进我区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以上总体要求,2010年下半年突出做好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工作:

  (一)继续抓好“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创建活动。严格对照具体创建要求,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倒排时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要指导镇(街道)开展创建活动,并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出台扶残助残爱心村(居、社区)创建办法。

  (二)精心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我们要强化领导,深化宣传,完善政策,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重度残疾人得到集中托养和居家安养,重度贫困残疾人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做好康复工程调整充实项目,为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助听、助明、助行康复服务。

  (三)切实抓好残疾人扶贫解困。开展多种形式的助残帮扶活动。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推进残疾人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工作。对城镇贫困个体户参加养老保险给予补贴。

  (四)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法规。争取出台《浙江省残疾人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有关配套文件,继续做好扶贫贷款贴息政策,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全年新增三类就业47名。继续抓好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保增长、保就业,争取扶持发展1个以上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个市级示范基地、5个区级示范基地。

  (五)切实加强特殊教育服务。推动进一步建立完善扶残助学制度。全区免费培训125名残疾人,扶助200名贫困残疾学生及低保残疾人子女就学,盲、聋、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8%以上。全年力争通过助学、个体创业扶持、种养业扶持等手段,使103名残疾人得到省级就业创业帮扶。

  (六)抓好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的建设。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是托(安)养重度残疾人及残疾人活动照料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今年市残联下达我区1家建设“小康•阳光庇护中心”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场地的落实,服务对象的确定、工疗企业的联系,需要有关部门的协助与支持。

  (七)着力促进残疾人文体发展繁荣。办好残联工作简报、区残联网站。组织好第十九个“国际残疾人日”活动。组织好群众性残疾人文艺演出,挖掘残疾人优秀人才和作品,融入全县文化发展大局,推动残疾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开展群众性残疾人体育活动,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全民健身苑点设置残疾人康复健身器材。

  (八)深入作风建设年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根据区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继续抓好风建设年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全面提高区残联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促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残疾人 上半年 工作总结  工作思路 

  温州市龙湾区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2010年6月22日印发





索引号 001008003002070/2012-24671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龙湾区残疾人联合会
生成日期 2012-10-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12-10-12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龙湾区残疾人联合会 字体:[ ]

温龙残〔2010〕25号

 

温州市龙湾区残疾人联合会

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0年上半年,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支持及省、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贯彻落实中央7号、省委3号、市委78号、区委78号有关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为主线,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为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为维护残疾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利益,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两个体系在抓重点促共享中逐步构建

  今年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残工委、省市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要求,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为重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精心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加大对重度残疾人的救助保障力度。经有关部门及镇(街道)的努力,今年全区有475名重度残疾人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并已领取了补助金。另外对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本地低保标准150%以下的无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重度贫困残疾人给予每人每月200元补助,第一季度发放补助资金11.4万元。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也取得实效,以区残疾人托养中心为依托,已有36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入中心进行集中托养,同时做好    37名精神残疾人在康宁、民康等精神病医院集中托养以及219名重度残疾人纳入居家安养工作。在市、区有关单位支持下,我们积极实施“助明、助听、助行”工程,为残疾人办实事,康复年度任务大部分已完成,部分任务指标已超额完成。进一步实施安居工程,逐步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我们继续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解决安居工程资金,扶助贫困残疾人改善住房条件。

  二是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与培训工作。我们始终把推进残疾人就业作为重要实事来抓,倡导和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引导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协调落实扶持就业措施,组织35名残疾人参加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招聘会,达成意向的有20人;加大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法规等宣传力度,探索激励机制,鼓励残疾人创业致富等多种措施,对残疾人创业者,特别是从事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个体服务业的残疾人创业者给予贴息扶持;对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缴纳养老保险有困难的给予每月100元的补助;发放“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和“个体创业户 ”扶持资金8.9万元;组织参加温州市第四届残疾人技职比赛,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5月,我区残疾人冯茂星在市残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市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盲人按摩项目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一等奖。

  三是切实加强残疾人特殊教育服务。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残疾人文化素质。针对残疾人就业能力差,岗位竞争优势弱,脱贫本领不强等特点,加大对残疾人技能培训力度,采取“送出去、走下去、请进来”等方式,实施技能助残、培训助残。大力实施助学工程,六一期间,区残联走访慰问特殊教育学校,向残疾儿童致以节日问候。有关部门积极也采取诸如“两免一补”政策,以及对考上高中以上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给予补助等措施,并做好跟踪服务。

  二、发展环境在抓申报促创建中逐步优化

  自市人民政府确定我区为第二批(2010年)“扶残助残爱心城区”申报创建单位之后,按照《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标准》,我们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倒排时间,逐步开展各项工作。

  3月份,区残工委起草《龙湾区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向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5月份,经区政府研究,决定申报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并向市残工委提交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工作的申请报告;经区政府残工委会议通过,印发《龙湾区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工作方案》;区政府召开第14次常委会会议,讨论研究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创建相关事宜,并落实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我们以创建为契机,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宣传残疾人工作,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舆论热度,提升各方面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真正使广大残疾人得实惠。

  三、扶助氛围在抓载体促落实中日益浓厚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日活动 。组织好以“加大扶持与救助力度,帮扶农村困难残疾人”为主题的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此次助残日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根据国务院残工委、省市残工委的部署,区残工委及时下发文件指导各镇(街道)助残活动。在助残日期间,市委书记邵占维来我区慰问残疾人;区委书记王祖焕、副区长黄阳栩等领导走访慰问区残疾人托养中心、部分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农村残疾人种植户,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宣传到位,氛围浓厚。助残日期间,我们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横幅、标语等各种形式的媒介开展宣传,形成立体宣传模式。三是活动多样,注重实效。如永兴街道开展走访慰问残疾人活动;状元镇举行助残日义诊宣传活动;沙城镇开展孤残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等等。

  二是开展扶残助残志愿者活动。2010年4月25日,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健康天使”在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开展“关爱他人,珍爱自己,‘健康天使’之牵手你我他”的主题活动。温大“健康天使服务队”在托养中心成立服务基地,将不定期到托养中心开展志愿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和康复等提供了大量周到的帮助和服务,坚持不懈地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能更加快乐地融入社会,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市福彩中心捐献电脑给我区残疾人。5月14日下午,温州市福彩中心“福彩帮你忙”活动小组和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记者一行来到区残疾人托养中心,看望了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17岁的小娜,并给小娜送去了她最喜欢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

  四、文体活动在抓落实促突破中有所发展

  一是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上半年,区残联以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为契机,及时报道扶残助残典型事例及工作动态,及时更新网站信息近20条,被省市残联采用刊发16篇;悬挂宣传横幅90多条,张贴宣传标语近2000条,组织作品参加市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等形式,获得好新闻评选三等奖,努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弘扬人道主义和现代残疾人观,营造扶助氛围。对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完善与更新,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二是组队参加市第七届残运会。在温州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区共选派了30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射击、飞镖、象棋、盲人门球等九项比赛。经过运动员努力拼搏,我区15名运动员共获得11金5银8铜的优异成绩,列奖牌榜第四名,团体总分第五名的。

  三是举办残疾人趣味运动会。5月22日下午,区残联在温州市第二十中学室内体院馆举办 “携手参与,展示风采”残疾人趣味运动会。来自全区的5个镇5个街道的10支代表队共12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定点投篮、吹气球、夹弹珠、飞镖、拔河等趣味运动项目,展示了他们团结向上、不惧困难、勇于超越自我的顽强拼搏精神。

  五、工作能力在转作风优服务中稳步推进

  区残联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从3月开始,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这次活动,着力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公信力,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努力打造一支“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主线,以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学习效果和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学习为基础,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残疾人工作所需的各方面知识,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全面提高区残联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促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组织保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工作中依然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方面甚至呈拉大趋势,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社会特别是政府向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与残疾人的需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三是开展残疾人工作镇(街道)之间、村(居)之间不平衡,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和水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四是一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还刚刚起步,公共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五是社会上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六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七是残疾人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10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0年下半年,我区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继续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全局总目标、总战略和总要求和省市残联的工作部署,以贯彻落实中央7号、省委3号、市委78号、区委78号有关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为主线,突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两大重点,抓好“共享小康、安居、培训、助学、助明、助听、助行、助智、就业、创建”等十件实事,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务实创新,为加快推进我区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以上总体要求,2010年下半年突出做好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工作:

  (一)继续抓好“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创建活动。严格对照具体创建要求,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倒排时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要指导镇(街道)开展创建活动,并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出台扶残助残爱心村(居、社区)创建办法。

  (二)精心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我们要强化领导,深化宣传,完善政策,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重度残疾人得到集中托养和居家安养,重度贫困残疾人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做好康复工程调整充实项目,为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助听、助明、助行康复服务。

  (三)切实抓好残疾人扶贫解困。开展多种形式的助残帮扶活动。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推进残疾人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工作。对城镇贫困个体户参加养老保险给予补贴。

  (四)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法规。争取出台《浙江省残疾人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有关配套文件,继续做好扶贫贷款贴息政策,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全年新增三类就业47名。继续抓好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保增长、保就业,争取扶持发展1个以上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个市级示范基地、5个区级示范基地。

  (五)切实加强特殊教育服务。推动进一步建立完善扶残助学制度。全区免费培训125名残疾人,扶助200名贫困残疾学生及低保残疾人子女就学,盲、聋、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8%以上。全年力争通过助学、个体创业扶持、种养业扶持等手段,使103名残疾人得到省级就业创业帮扶。

  (六)抓好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的建设。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是托(安)养重度残疾人及残疾人活动照料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今年市残联下达我区1家建设“小康•阳光庇护中心”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场地的落实,服务对象的确定、工疗企业的联系,需要有关部门的协助与支持。

  (七)着力促进残疾人文体发展繁荣。办好残联工作简报、区残联网站。组织好第十九个“国际残疾人日”活动。组织好群众性残疾人文艺演出,挖掘残疾人优秀人才和作品,融入全县文化发展大局,推动残疾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开展群众性残疾人体育活动,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全民健身苑点设置残疾人康复健身器材。

  (八)深入作风建设年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根据区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继续抓好风建设年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全面提高区残联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促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残疾人 上半年 工作总结  工作思路 

  温州市龙湾区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2010年6月22日印发